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红军战士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常在梦中思念他们。我至今仍然记得我们军委教导师从瑞金出发,踏上长征路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它不仅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而且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我们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怀念     
深挚的怀念是感人的。在红军长征的艰苦年代,一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妇女,一个流落在外的巴安汉子,他们对贺龙和红军战士的深切怀念,尤为感人。这是那位湘鄂西根据地妇女心中的歌:男跟老贺当红军,奴带娃儿做阳春;十年r回十年等,总有一l回家门。诗中的“老贺”便是贺龙,湘鄂西革个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这位妇女的丈夫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军,而她刚带着孩子在家辛勤劳作。但随着根据地第五次反“图加”战争的失败,贺龙带着红军进行了万里长征。当时,根据地在敌人的残酷“清剿”下,腥风血雨,天低云暗,这位妇女的处境是极其困苦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最早的“参考消息”,是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战士编印的。由于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处在敌人的全面包围和封锁之中,红军首长要想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十分困难。他们从缴获的战利品中搜集各种报刊,或者派些小分队到敌占区去搜集和购买子种报刊,以获取信息。1931年1月,红军有了自己的无线电台。电台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  相似文献   

5.
赣北红军游击队两次大规模转移阳新,攻占重要县城,袭击南浔铁路,有力地震慑了敌人,支持了其他根据地的发展。岷山革命根据地在当时产生的影响重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某个班级的团支部请了一位老红军战士,座谈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故事。红军在强大敌人和严重  相似文献   

7.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是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的辉煌昭亮。福建同南方各省一样,在红军主力长征后,进入了艰难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向福建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清剿”。但是,敌人的血腥政策,并没有把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吓倒,反而使他们更加紧密地  相似文献   

8.
红二、红六军团主力转移离开黔东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反动派、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向黔东革命根据地疯狂反扑,在"一人当红军,全家都诛灭"的反革命叫嚣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处搜捕黔东独立师、红军家属、地方干部.沿河县河蛟岩乡苏维埃主席孔朝庭受尽敌人严刑拷打,毫不屈服,临终给儿子留下遗嘱:"等到我红军回来,你一定要替我申冤报仇"、"要与土豪彻底斗争到底".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11,(6):30-30
在瞿家湾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烈士展厅内,有一位烈士让记者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段德昌。段德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武装的创始人之一。水泊洪湖是他革命军事生涯的起点,"大马刀,红缨枪,我到红军把兵当。革命纪律要遵守,共产党教导记心头……"他创作的这首《红军战士纪律歌》至今仍在传唱。  相似文献   

10.
红军十一师师长张子清,于1928年4月战地负伤,被送进小井红军医院治疗。是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敌人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物等处于奇缺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用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用革命的战争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以保卫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用武装斗争波浪式地推进根据地的发展、扩大红色区域,是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着这个中心任务,红军的文化建设也蓬勃地开展起来。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之日起,党就在军队内部建立了  相似文献   

13.
大南山革命石刻标语群,共57条。它是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处于潮(阳)普(宁)惠(来)之间的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的大南山儿女,机智、勇敢地粉碎了敌人一个个的阴谋诡计,把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广东省重点革命文物,198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给潮阳县一块大理石保护单位标志。 红军进山 东江革命根据地潮普惠苏区地处大南山,是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五日 )同志们 ,今天我要向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报告的不是中国红军与苏维埃的发展问题。我只讲一讲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后西征的情况。我在讲西征之前 ,先要讲一讲我们党为何决定西征。我们党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巩固的根据地对红军来说是必需的 ,没有这样的根据地会给今后的国内战争带来很大的困难。还在 1 930年 ,共产国际的指示就已经指出 :建立根据地是中国党头等重要的任务。共产党过去执行这一任务 ,在今天它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当敌人包围了我们以前的苏区 ,把我们挤到一小块地区里时 ,我党为…  相似文献   

15.
张鼎丞同志是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也是福建革命斗争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对我省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和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经济建设等方面,都作  相似文献   

16.
1934年,白色恐怖笼罩南粤大地。国民党军队加紧向革命根据地进攻,而红军与群众正处在与敌人艰苦作战的时期。 盘踞在广东省东江地区的国民党军大举向我大南山革命根据地袭击,潘彪部配合地主反动武装共1500多人,攻人揭(阳)丰(顺)五(华)边红色村庄。这支乌合之众到处抢劫掳掠,屠杀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弄得东江地区狼烟四起,满目疮痍,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中共东江特委派东江红军游击总队参谋长卢笃茂率卢秋桂中队突击敌后,吸引敌人,以解大南山之围。  相似文献   

17.
我军无线电通信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建立,在我军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红军第一部无线电台 1930年12月30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龙冈大捷中,红军缴获了敌人一部电台。可是,由于当时红军还没有电台,许多红军战士没见过这新奇的东西,就把发报机等器材给砸坏了,只剩下了一台收报机。 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欣喜地看到这台十分宝贵的收报机后,便立即下令通  相似文献   

18.
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巩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大红军运动,组织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与敌人进行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得以保存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的指挥中心和后方保障基地,是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为红军提供落脚点,从而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做一浅析探究,分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陕甘边红军干部学校,是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培育下创办的,它伴随着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建立,并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逐步得到壮大,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亮点,为陕甘边红军部队和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