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安排。依法实施制度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途径。只有依法实施政党制度安排,才能有效规范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政党与政治资源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结构,充分发挥政治功能,才能在新形势下解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的新问题,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2.
陈喜庆 《团结》2011,(6):6-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探索形成的重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必须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瑞林 《理论导刊》2004,3(11):43-45
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之所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一政党制度,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因为这一政党制度具有六大比较优势。在新时期,经济结构多元,新的阶层涌现,社会矛盾复杂,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现状是不允许实行多党竞争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
蔡永飞 《团结》2009,(1):21-22
多党合作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简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简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一。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坚持多党合作制度 发展和谐政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元祥 《民主》2009,(5):10-11
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无论在多党合作理论上还是在多党合作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既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6.
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着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即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否更加巩固和继续发展,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否更加巩固和执政地位是否坚强有力。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样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确确实实地落在实处,达到通过党自身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实现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新波 《学理论》2012,(32):8-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党政治演变的结果。这一制度孕育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制度有了初步发展;195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遭受了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党的十三大以来这一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回顾这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借鉴多党合作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多党合作的形成是错综复杂的近代中国纷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结果。推动和促成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原因有中间党派的性质和特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独裁统治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探究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助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9.
《团结》2006,(4):4-6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民革制度建设,在总结民革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民革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加强参政党的制度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5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何鲁丽 《团结》2004,(1):4-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指针。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05,(2):20-20,8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和政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重要政治制度B、基本政治制度C、根本政治制度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2.
吴革 《团结》2006,(5):20-2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立法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创新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梓浩 《民主》2004,(1):9-10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89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3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发展的历史表明:两党制、多党制运行昙花一现;国民党一党专制导致众叛亲离;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最终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保障。这一过程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是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08,(5):10-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基本方针、四项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6.
金刚  臧秀玲 《理论探讨》2012,(3):139-141
在多党合作当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内在地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根本推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使这一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首先必须着力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尤其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7.
陈险峰 《团结》2004,(6):14-16
一、多党合作“三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三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又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深入理解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三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推进多党合作制度“三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三化”建设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  相似文献   

18.
李金河 《团结》2007,(4):12-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模式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在引进政党和政党制度后,在经历了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模式的实践失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政党制度模式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澄清社会上存在的盲目崇拜西方政党制度的错误认识、挫败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不是谁的主观意愿,而是由这个国家具体的政治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是各民主党派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时。当时,它只是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的一项基本政策实行的。经过我党在长期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20.
廖继红 《团结》2009,(3):14-16
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的标志.政党制度建设的发展深刻体现政治发展的规律.决定着政治发展的方向。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方向的改变大都是从政党制度建设方向的改变而开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并经过中国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