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老区农村脱贫奔小康的基本情况闽西龙岩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革命老区实现小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闽西老区位于福建西部,为我省的内陆,大部分地处山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基础较差,是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也是全国18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7个县市中,4个县被定为国家重点贫困县,120个乡镇中有53个被定为贫困乡镇,1879个行政村有715个为贫困村。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5.61亿元,仅占全省的6.6%,全区农民人均年纯收人200元以下,人均口粮200公斤以下的贫困户有9.1万户,贫困人口49万人,…  相似文献   

2.
(二)轻工业我省轻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虽高于全国,但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7年人均轻工业产值331.28元,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4.7%。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年来我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除省际商品调拨都是调入商品总额大于调出外,还需要从省外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50年,是贵州省从一个极为贫困的农业地区迈入工业化进程的50年。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1亿元,其中手工业占92%,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24.2%。到196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比1949年增长2.47倍。1964-1976年,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东、中部地区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贵州,相继建成航空、航天、电子、煤炭、电力、冶金、有色、机械、化工等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蒙山横亘,沂水纵贯,素称沂蒙山区,是我党我军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由于自然、历史原因,沂蒙老区一直未摆脱贫困。到1984年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44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元,其中7个县、2896个村,52.7万户、198万人年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下,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中央和省委的关心支持下,临沂市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大打扶贫开发总体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全国重点贫困省区之一。1985年,全省贫困人口1500万,占当时农村人口的57%。到1993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000万,在全省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也下降到35%,占当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8。但全省贫困人口中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的极贫人口仍达392万,集中连片的贫困县有4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突出特点,决定了我省脱贫的难度大,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6.
同处一山景不同 转换观念是关键 我省贫困地区长期背着贫困与落后的双重包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受“贫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这种贫困文化诸如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等。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长期束缚人们的思想,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处望谟、紫云、罗甸、长顺、惠水、平塘、荔波7县的麻山、瑶山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1992年人均占有的粮食17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56.6元的33%,缺粮3个月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20%以上,麻山地区5600多户,30多万贫困人口,至今还处在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住不遮风雨的境况。然而同处于麻山地区的罗甸县大关村,近几年来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山、水、田、林、路综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个丘陵农业小县——丹棱县竟然挤进了经环发展的快车道,受到了市委领导的赞扬,在全省小有名气。1993年,全县经沙发展实现了五个历史第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年,增长33.5%;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占53.8%;乡镇企业总产值第一次实现一年翻一番,增长106.5%;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增长15.3%;财政收入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纵向看毕节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但横向看,差距越拉越大。仅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1978年毕节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4元,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分别为218元和29元,占全国和全省的比例是39.8%和83.2%。1992年,毕节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567元,和全国全省的差距拉大到1335元和435元。仅为全国、全省的29.8%和56%。1978年毕节地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我省税收收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我省的GDP为4070亿元,财政收入42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10.5%,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5%,全省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4年翻一番.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我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  相似文献   

10.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属“少、边、穷”地区,全州人口具有基数大、少数民族比重大、增长快、素质差的特点,人口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而全州社会总产值却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同期平均水平,1993年全州财政赤字一万三千多万元。经济上的贫困与多生劣育犹如一对孪生兄弟,要发展经济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在我州农村中普遍存在,导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黔西南州境内山多坡陡、交通闭塞,人口总数据1993年底统计2591928万人,年平均增长人口近三万人。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了“抓住机遇、主动决策、发展自己”的态势。万年县原有的“八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年均递增9.6%。其中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年均递增6.39%,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年均递增13.27%。财政收入4700万元,年均递增11.3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年均递增7.45%。调整后的目标改为:工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年均递增  相似文献   

12.
《党建》1994,(8)
悄然崛起的奥秘──浙江省台州地区围绕经济抓党建纪实施兆年,张武台州地处浙江沿海中部,被三面大山包围,曾经是“被富裕遗忘的角落”。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仅有12.5亿元,财政收入不足1.2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处于落后地...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省恩施州生态功能区国土面积20089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83.5%,人口323.9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9.9%。201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95亿元,较上年增长6.2%,低于全省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总量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3位,仅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21%;人均GDP25900元,全省最低,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8.83%。因此,发展不够、经济相对落后是恩施州当前最大的实际。笔者认为,恩施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准确把握各类机遇、充分正视自身优势,也要理性看待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四川工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成绩十分明显。全省有工业企业33.03万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5200多个,集体企业6.5万个,城乡个体企业25.85万个,其他企业1688个。全省工业总产值(当年价)1996年为2968亿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0%。四川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样也是一个工业大省。 四川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与沿海先进省市比较,差距在拉大。从增长速度看,1996年与1989年比较,四川工业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15.
国庆35周年前夕,回顾我省工业战线三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展望四化建设的光辉前景,我们对开创全省工业经济的新局面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一、三十五年来的巨大成就——工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物质技术基础日益雄厚。我省地处沿海,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可是,解放前,全省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技术十分落后,生产发展极为缓慢,一九四九年全省解放前的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16.
怀柔县是北京的山区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8.9%,全县21个乡镇,山区乡镇占18个,其中有9个列入北京市边远山区。多年来,我们为扶持山区经济发展,引导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并不显著。去年北部山区9个乡镇实现的1.7亿元的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2%,山区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7.
我县是鄂西山区县之一,基本上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科技驱动,系列开发,城乡一体,兴县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而振兴农村经济,带领全县22万人民进行山区开发建设,坚持念好“山字经”,做好“山字文”,取得了显著成效.1992年,我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9225万元,其中县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1721万元,在1980年14868万元的基础上增长了2 .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58万元,比1980年增长7.4倍,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 820元,比1980年增加657元.全县人均居民储蓄存款达到822.5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个省第三十四位,而社会分类指数和居民生活分类指数分别为第三名和第一名.据《湖比统计资料》1993年第21期公布的全省县市项主要经济指标资料计算,我县有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类产量、油料产量等9项人均指标已进入全省县市的前10名,在全省山区县市中,我县15项主要人均经济指标都进入了前8名.  相似文献   

18.
市领导县是我国行政和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对较大规模发展城乡商品经济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省由市领导的县共有十八个。这些市县占全省县(市)总数的21.4%,总人口的28.4%,工农业总产值的44%,财政收入的51.9%。因此,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9.
乐山市沙湾区委在局级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以“学习、团结、勤政、廉洁”为内容的”四好”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199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增长44.8%,财政收入增长32.6%,农民人均纯收入979元,增加151元。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50年是我们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巨变的5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山东同全国一样,面对的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烂摊子。长期的战争和恶性通货膨胀,使生产萎缩,民生凋敝,失业现象严重,城乡劳动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当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仅为325亿元,其中农业和手工业占85%,粮食产量为87亿公斤。我省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发展,现今已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1622亿元,粮食总产达到430亿公斤。50年前,山东给世人的形象是贫穷、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