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经过18年的建设,已从过去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的一座新兴城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深圳正面临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深圳定位为经济中心城市,对特区新优势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把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这一新定位,无疑给处于“特区中的特区”──福田保税区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中,福田保税区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能否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支撑点?本文集中对这些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国不少城市把国际性城市作为奋斗目标。为此,有必要对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必然性,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建设国际性城市的道路作些剖析。香港是公认的国际性城市,可以作为分析大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借鉴。(一)国际性城市的内涵对于国际性城市,大致有两方面的理解。一、说明城市面向世界的程度,向世界开放的程度。周八骏提出这类城市三条指标:①经济国际开放度大,外贸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大;②文化国际开放度大,具有国际文化特色,常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演示、展览;③人员国际开放度大,有大量外国公民从事商务、文化活动。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的发展,一直受到传统布局的影响,难以在改革开放中施展“大手脚”。最近,长沙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把长沙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战略,颇具新意。为此,我们走访了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 秦光荣认为,城市是敏感的经济部位,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的城市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沿海、沿江及内陆的一部分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向国际化都市发展的战略。世界国际性都市,与一般性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它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辐射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和本国,而且是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它的功能是国际性的;每一个国际性城市都各有特色,但有一个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深圳大学与深圳商报联合举办“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研讨会”,会议就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定位、城市功能、产业配置、人文环境及管理等问题展开研讨。专家认为,现有的经济结构优势和体制优势使深圳有条件在高起点高标准上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今后应着力于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名牌产品成长机制;②在改革上继续探路和先行,进一步发挥深圳的“窗口”作用,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法规体系、会计制度和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发挥体制方面优…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深圳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增强广州、深圳两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两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全省城乡发展的龙头作用,重点在金融、科技信息、商贸、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成为区域中心,发挥辐射作用。深圳市二届八次全会也作出了加快经济中心城币建设的部署。贯彻省党代会和市委会议精神,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正确认识深圳特区的城币功能定位。(一)一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否正确,对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制定其中长期及近期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厉有为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上,代表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了进行第二次创业,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战略任务,标志着深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创业离不开干部。第一次创业,我们把培养选拔干部放在突出的位置,建立了基本适应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特区的事业突飞猛进,只用了短短十五年时间,就把一个昔日的边睡小镇建成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城市。第二次创业,再用十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使深圳成为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区域性金…  相似文献   

7.
口岸形象包括口岸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基本方面,或者说应包括口岸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塑造深圳口岸新形象,就是要把深圳口岸建设成为廉洁高效、安全畅通、依法把关、优质服务、效益显著、环境优美的一流口岸。深圳是与香港毗邻的口岸城市,陆海空口岸在深圳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口岸是城市的一面镜子,塑造一流的口岸形象,对于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深圳陆路口岸形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研究解决深圳口岸形象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城市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了包括“国际花园城市”在内的许多美誉,但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与深圳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相比,无论在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管理体制,还是在城市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还存在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际性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首先表现为它是一个颇有影响的金融中心。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体系中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乃是金融中心形成的首要环节。深圳迈向二十一世纪要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蓝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把深圳建成一个高标准、全方位、多功能、影响大、辐射强的货币市场。一、深圳货币市场的目标模式抉择深圳货币市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发展货币市场的成功经验,设计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1.区域性沙【向型中心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所谓区域性,是指深圳货币市场要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的短期资金集散…  相似文献   

10.
深圳信息     
我市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基本确定省委、省政府目前在“珠三角”规划纲要中,将我市发展目标定为国际性城市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市规划办据此提出,深圳要进一步发挥其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在已形成的经济基础和经济联系上,继续开拓进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争取到2O10年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旅游胜地和南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并加强与香港的互利互补,成为国际大都会的一个组成部分。A我市民科企业向“二次创业”阶段发展我市…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出台,为深圳下一个三十年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也向深圳提出了建设"世界级海洋中心城市"的新课题。结合国际知名湾区的发展经验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需求,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已成为深圳自身转型发展以及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城市,应主动牵头大湾区城市编制协同发展的区域性产业规划、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完善区域服务配套设施、按照国际标准提升邮轮游艇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和开放性,建设具有国际标志性地标意义的邮轮/游艇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2.
李子彬谈增创特区新优势8月16日,李子彬市长在接受(求是}杂志社记者采访时提出,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增创特区新优势,使深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用匕年的时间,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1.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2.要努力优化经济结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增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优势;3.要搞好深港经济衔接,增创区位新优势;4.要继续大力搞好市政建设,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现代化服务功能,增创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功能新优势;5.要坚持科教兴市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事关深圳长远发展和最终成为“东方魅力都会”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圳在未来一段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牵涉到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典型。它在短短的 2 0年时间里 ,利用国家所赋予的优惠政策 ,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经过自身的奋斗 ,由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和神话。深圳的发展历程有大量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研究深圳金融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深圳已进入依靠自身力量、依靠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深圳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其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用20年时间,把深圳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这是一项跨世纪的战略抉择。然而,多年来积聚于深圳的几十万“三无”入员,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构成7一个巨大的障碍。彻底清理“三无”入员.是建设国际性城市的需要,势在必行。一、“三无”人员的涌入,给特区城市背上了沉工的包袱滞留在深圳的无有效合法证件、无合法正当职业、无合法居所的“三无”入员,构成相当复杂.乞讨、卖花、拣破烂、摆地摊、做小买卖者有之;居住在山边、水边、沟边、村边、路边和乱搭乱建场所的无证者有之;此地入…  相似文献   

16.
一、争创一流大学是深圳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深圳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看,深圳人无疑立下了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的宏伟夙愿。那么,从世界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概念看,大学在其所在城市发展框架中占居着从未有过的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城市要抢占时代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使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信息经济时代、文化时代、高科技时代的所有根本属性,就必须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在这个时代,大学则以“不可替代”的身份,扮演着“轴心机构”的角色,起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作用,成为城市…  相似文献   

17.
十五年来,深圳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深圳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特区艺术舞台好戏连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繁荣仍然是初步的,与深圳作为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和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为适应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市文化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并从理论上对我市的文艺发展战略规划作初步探讨。(-)十五年来,深圳文化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设…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引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搂”的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特区的作用,在1995年市二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用1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进行二次创业,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需要一大批通晓深圳实际、熟悉国际惯例、懂经营会管理。掌握现代工作技能的国际性人才。然而,当时深圳的干部队伍远不适应这一需要,有56%的党政局级干部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世纪之交的10年间要到龄退休,有824…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广东省也确定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宏伟任务,深圳继续承担“排头兵”的角色,这就促使深圳的经济必须迅速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从而使深圳经济实现新的腾飞。深圳直接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第一,深圳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递增40%左右,1992年9月工业总产值达327亿元,为深圳经济奠定了经济基础。第二,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已逐步配套,为近向国际性城市和…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结束的中共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和深圳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在今后5年中把深圳初步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等几十个城市也都先后提出了类似的发展目标,这说明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不仅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圳各项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条件和发展战略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关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几个基本概念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我们必须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