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2年12月4日是现行的“八二宪法”公布实施20周年的纪念日。“八二宪法”是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发展的产物,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宪法的完整概念应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以法制权之法。尽管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只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现行的“八二宪法”在序言中就明确地宣告了自身的最高法律地位和…  相似文献   

2.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宪法和宪政存在着悖离 ,其原因是宪法文本的缺失。现行宪法是不解决宪法问题的宪法 ;对国家机构只授权、不限权 ;公民权利没有充分保障。现行宪法应该以公民财产权和国家财政权之间的关系为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3.
宪法保障制度,是指在维护宪法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所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它包括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和查究违宪的程序、宪法解释权的归属和修改宪法的程序以及宪法诉讼等内容。我国第一部宪法,就对宪法保障问题作了原则规定,确立了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奠定了我国宪法保障斜度的基础。现行宪法使我国宪法保障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一次确认了宪法的根本法地  相似文献   

4.
杨昌宇 《北方法学》2010,4(3):117-124
公民权利作为现代宪政的核心主题,是透视俄罗斯宪政问题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视角。自20世纪以来,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宪法,公民权利在宪法中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从宪法规范的语言表述、到公民权利规范在宪法文本中的位次、再到具体的权利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立宪理念上,专制主义、集体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分别主导着1906年根本法、1918年苏俄宪法和1993年联邦宪法。厘清这种变化对当下俄罗斯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有重要的意义,对透视转型国家的宪政发展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奕之 《法制与社会》2011,(31):12-13,16
根本法是盛行于17世纪美国的一个古老概念,表达了统治者须受制于外在权威这一理念,18世纪美国复兴这一观念,根本法成文化为宪法,它强调约束主权的根本法与约束个人行为的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发展了法院实施宪法保障根本法地位的机制,完成了根本法的法律化。从而使得宪法与根本法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今天宪法理论的基石。而以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为核心的宪法关系则进一步深化了根本法理论的内涵。我国民国和新中国宪法学都继受了这一概念。但是我国宪法更多继受了西方根本法观念,在表现形式与能动效应的结合上存在缺失。随着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公民权利尤其是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加注重,鉴于宪法的特殊地住,必须明晰表现形式,促进基本权利的保护,寄以发挥公民社会之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6.
韩宇 《法制与社会》2010,(31):53-53
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和实行,从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对人权的有效保障人权的保护,维护了宪法的尊严和最高效力,实施宪法监督、防止任何形式的违宪现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个法律体系,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后,公民权利被提到了更高的法律地位。宪法公民权利的本质是人权。人权的保障需要各级国家机关根据宪法的职权分工,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范军  王瑶 《行政法制》2005,(1):10-11,15
一、对传统宪法概论的介绍与分析,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概念的界定表述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1、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3、宪法是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4、宪法是分配法权并规范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5、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6、宪法乃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何谓根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贤君 《中国法学》2007,2(4):180-189
根本法是盛行于17世纪英国的一个古老概念,表达了统治者须受制于外在权威这一理念,后在主权概念的冲击下衰落。18世纪美国复兴这一观念,根本法成文化为宪法,它强调约束主权的根本法与约束个人行为的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发展了法院实施宪法保障根本法地位的机制,完成了根本法的法律化。德国根本法是真实和实定的协定。根本法概念其后注入基本权保障元素。我国民国和新中国宪法学都继受了这一概念。新中国宪法学理论的根本法观念侧重于强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宪法作为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的优位地位,但基本权保障未得到应有重视,司法实施宪法保障根本法的机制亦不健全。鉴于宪法的政治性,须重新恢复根本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完成当代司法审查和现代宪法维护社会基本价值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活动准则,同时它还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尽管规定日趋完善,但宪法实施中却显得很无力.如何激活宪法,以便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从宪法诉讼制度的角度探讨激活宪法的问题,认为建立宪法讼诉制度是激活我国宪法,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社会 (人民 )同国家 (执政者 )的一份政治契约 ,它首先是、主要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社会主体 (人民 )对国家既授权又限权、既支持又防卫的“约法”、控权法和社会主体保障自己和防范国家的自卫法。因此它主要是社会法或社会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以人权和公民权利为渊源、起点、基础 ,并以之为权力运转的轴心和权力的禁区与最终归宿。宪法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产物 ;“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权为本”。基本人权和公民权至上 ,是宪法的最高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的概念写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民主宪政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宪法是一部根本法,一般不具有直接司法性。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理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理应在现实中得到贯彻实施,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的法律,是否为老百姓所熟知?是否在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又是否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宪法的实施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宪法的实施,本文也将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行政程序法的两大模式叶必丰一、行政法和宪法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组成部分,行政法是独立于宪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律部门”。在大陆法系学者看来,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的“根本法”。行政法却是“规律行政及行政权对于人民关系之法...  相似文献   

15.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中的一对基本范畴。研究宪法中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本源及二者对立统一关系,从本质上明确公民权利产生并制约国家权力,而公民权利的实现则依靠国家权力的保障和规范,并且两者在宪法中要达到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论宪法学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是宪法学的基本问题。因为二者之关系是宪法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及其关系是宪法规范最主要的规定;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宪法思想流变最基本的线索,宪政实践中最基本的关系,宪事法律关系的最基本内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良性协调关系是宪法实现的最根本标志。宪法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宪法学问题的钥匙,是揭示宪法发展规律的指南,是重构宪法学体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的宪法,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进步。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宪法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必然联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的来完善宪法,必将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重保障人权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底线,社会的内在和谐是制度性的,它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形态下形成的和谐。人权保障和有限政府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必然要求,确认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内容的宪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首先要对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进行宪法层面的设计,确立保障人权实现的宪法制度。只有宪法所保障的人权的最高价值得到实现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够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上一讲主要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发展历程.这一讲,我们着重讲述宪法与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赋予各种基本制度以宪法的地位.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经济制度、政党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增长理念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初步生成,是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特色的浓缩。其体现了保护人的尊严的最高宪法价值,映射出保障社会权的社会主义《宪法》结构。宪法视域下实现包容性增长,国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是基本措施、促进对经济增长的平等共享是关键、保障弱者基本生存是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