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从1922年起从事工人运动,在将近半个世纪中,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纪念他一百诞辰的时侯,探索和研究他的工运思想,对总结历史经验,认识我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运理论。指导我国工人阶级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1922年夏,刘少奇由莫斯科学习回国后,党中央派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国内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苏联波诺马廖夫主编、即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一书的第六卷,比较系统地阐述了1945—1979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研究领域中较有权威性的一部专著,由哲学博士、教授阿·丹·科西切夫、已故科学院院士博·米,克德罗夫和教授苏·季·卡尔塔赫昌三人撰写。经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本书作为国立大学哲学系教科书,1987年由莫斯  相似文献   

4.
高放文集<国际共产主义主义运动别史>第三本书(另两本为<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纵览世界风云>),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际共运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国际共运史学科带头人.全书收录了文稿145篇,是作者长期从事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其中大部分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作者之所以把本书取名为"别史",主要是认为本书继承了我国史学的别史传统(古代把正史与杂史之间的史书称为别史),又有别于正式的共运史教科书,所以称"别史"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瑞典式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瑞典式社会主义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瑞典社会民主党以改良与和平方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上.瑞典社会民主党诞生于1889年4月19日,是瑞典工人运动的产物.早在瑞典社民党成立之初,瑞典社民党第一任主席亚尔玛·布兰亭就开始了对瑞典式社会主义的探索.布兰亭主张争取普选权,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上台执政,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领导社民党在1920年开始了首次单独执政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何孟雄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中共早期历史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第一批信仰马列的人,参与了中共早期党组织创建,是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党员之一。他领导过北方早期工人运动,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开创江苏农民运动新局面,较早地阐发了农民游击战争思想,与中共早期"左"倾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在狱中表现出高度的党性,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  相似文献   

7.
1992年10月11—17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在石家庄举行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17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以“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苏联解体的思想方法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科学地总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会议分析了前一时期学术界存在的思想方法问题,清理了片面性观点:①“外因论”,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看作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个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苏联哲学博士Б·Г·安东年科等12位学者(其中一人为匈牙利哲学博士Д·法尔卡什)集体撰写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一部专著。全书共12章,由每位学者围绕共同主题各写一章。该书1988年由乌克兰政治书籍出版社在基辅出版. 作者从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的结合上,从12个侧面分别研究论述了《共产党宣言》这一天才著作的基本思想,以及列宁对这些基本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书中也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歪曲和篡改。该书12章的标题分别是:  相似文献   

9.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被称为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新哲学”.它集中反映了现在的苏联领导人对当代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及其战略、策略思想。它指导苏联外交政策进行新的调整。研究新思维的理论和实践,有助于探明苏联对外关系的趋向。一、苏联外交新思维的产生及其特点新思维是在多种原因和背景下产生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压力;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价值哲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的哲学分支学科,迄今已有100年历史。10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价值哲学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还没有一本全面、系统地总结价值哲学发展100年历史的书。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玉樑著的《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一书,是对价值哲学发展100年历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发展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的第一本专著。这本书的出版,对价值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分支学科,形成较晚,我国对价值哲学的广泛研究更晚。我国学者张东荪在20世纪30年代曾研究过价值哲学,1934…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批判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在他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一反传统社会学思维,提出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以个人经历、社会历史与时代生活相联系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苏共历史问题》杂志1989年第2期,对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召开的一次以历史问题和现实为题的“圆桌会议”作了比较详细的报导。现将参加这次“圆桌会议”的苏联学者对几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的看法编译如下。 1. 关于“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制度”问题 历史科学博士B·П·瑙莫夫教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斯大林主义”这个概念不能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问题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涉及苏联70年历史,而且涉及国际共运的兴衰与今后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及对近一个世纪国际政治的基本认识。为便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将近来我国理论界有关的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斯大林问题研究的途径 学术界普遍认为,深入研究斯大林问题有很大难度。因为这一问题首先涉及的时间跨度  相似文献   

14.
对托洛茨基如何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目前在对托洛茨基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是完全按照《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所定的格调,把托洛茨基说成是叛徒、间谍和自卫杀人凶手,替德日法西斯效劳的奴仆和走狗。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也曾经出版过若干关于托洛茨基的小册子,基本上采取上述绝对否定的方针。1987年9月27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历史学教授伊万诺夫的文章,阐述为什么不应该给托洛茨基平反。他说,布尔什维克党拒绝接受托洛茨基和托洛茨基主义,并且同他决裂,这是托洛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末发生的震撼历史的大事,而其根本是执政党的问题.苏共在执政过程中逐渐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导致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根本原因.分析苏共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违背执政规律的表现,总结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思想原因和国际环境,对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育南是党的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先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结合斗争活动,他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运动的策略、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近日,欣喜地读到了李毅博士的新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这是继《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之后,他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方面做出的又一努力,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探索。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下篇展开思想理论的分析,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既紧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矛盾斗争这一主线,又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的具体统一。作者以20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非常关心妇女解放事业,在许多文章中讨论过这一问题,内容丰富而广泛。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思想中三个基本观念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其思想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一 毛泽东同志一生关注中国革命事业,虽有过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言论,但基本上没有专门论述,几乎都是在研究讨论中国革命的全局时涉及的。然而,当我们详细系统研究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之后发现,他虽然没有专门讨论妇女的文章,但却有一个共同观念,即他总要把妇女和妇女解放事业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19.
1985年基辅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В·Г·安东年科教授(苏联)和法尔卡什教授(匈牙利)合编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一书。 该书以苏联和匈牙利为例,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历史特点,研究了其发展的本质、基本阶段和总的趋势。其中,尤其着重分析了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提高社会组织和劳动集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方面所进行的活动。同时,书中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者对《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解读《资本论》及其手稿世界历史理论的新语境、新原则,二是厘定《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位、梳理主要内容,三是揭示《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深化相关研究应当注意三点:首先,从思想特质角度,准确把握和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其次,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确定《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位.最后,结合资本全球化当代发展及其问题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