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后,韩练成历任我军要职,但未接受上将军衔1950年冬季,经周恩来总理安排,韩练成在北京与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见了面,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也在座。周恩来问韩练成和冯白驹,昨晚怀仁堂晚会上演出的京剧《三岔口》这出戏你们看了吗?  相似文献   

2.
中统局长叶秀峰对韩练成旁敲侧击,他与中共之间的联络员“投江自尽”1948年8月1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公布解放战争第二年战绩:自1947年7月l日至1948年6月30日,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2  相似文献   

3.
受周恩来指示,保护琼崖纵队;蒋介石斥责他“擅权行事”3月,第四十六军编入第二方面军。4月,日军为在东北、华北抗击苏军、美军,把华南的部队向北方集中,第二、第三方面军乘日军撤离湘桂沿线之际发起桂柳追击战。5月25日,韩练成正式到职,率第四十六军投入反攻,30日攻克宾阳,6月1日攻克迁江,29日与第二十九军配合攻克柳州,7月攻克镇南关、雷州半岛,打下廉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由张治中、赫尔利陪同,从延安飞抵重庆,国共两党代表开始和谈。韩练成衷心希望双方能谈出一个和平建国的良好开…  相似文献   

4.
中统局长叶秀峰对韩练成旁敲侧击。他与中共之间的联络员“投江自尽”.  相似文献   

5.
风雨曾家岩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征得已故的雷英夫将军家属的同意,特选发雷将军生前口述《风雨曾家岩》一文,以飨读者。1939年8月,毛泽东向周恩来推荐雷英夫,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任参谋。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等职,长期在毛泽东、周恩来身边参与重大军事问题决策。本刊2005年第2、3期连载雷将军《我在毛泽东身边当参谋》期间,雷将军不幸逝世。发表此文亦为对将军之纪念。  相似文献   

6.
熊向晖,在对国民党秘密情报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潜伏 12年,颇得信任,预闻机密,向中共中央传递了许多重要的情报,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和另外两名地下工作者申健、陈忠经被誉为中共秘密战线的“后三杰” (前三杰为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 ),亦被人称为“中共高级特工”。  相似文献   

7.
风雨曾家岩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征得已故雷英夫将军家属的同意,特选发雷将军生前口述《风雨曾家岩》一文,以飨读者。1939年8月,毛泽东向周恩来推荐雷英夫,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任参谋。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等职,长期在毛泽东、周恩来身边参与重大军事问题决策。本刊2005年第2、3期连载雷将军《我在毛泽东身边当参谋》期间,雷将军不幸逝世。发表此文亦为对将军之纪念。  相似文献   

8.
1937年3月周恩来与张冲在西湖会谈时合影。题头的这幅照片,虽然经历了59个春秋,图中人物却依然清晰可辨:表情凝重、目光深邃的左立者是大家熟悉的周恩来,而面带微笑、踌躇满志的右立者为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当我们在原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后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的帮助下,从尘封已久的国家文物档案中寻觅到这张编号为101的珍贵照片时,不禁对照片本身及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西湖佳话”便由此引发,国共两党当年的那场秘密谈判也端倪初露……周恩来、潘汉年随国民党联络代表张冲从…  相似文献   

9.
张治中轶事     
张治中,安徽巢县人,系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主张抗日,反对内战,与毛泽东志同道合,和周恩来志趣相投。1949年,北平和谈时,毅然率代表团与国民党政权决裂,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以上宾相待。他文武全才,刚直不阿,留给后人许多佳话。“夫人作证”1925年,张治中在南京任国  相似文献   

10.
士方 《海内与海外》2005,(8):21-21,20
惊悉程思远先生于7月28日以97岁高龄逝世,深为悲痛,不由得想起与他生前唔面的情形。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不少知名人士。他们是原李宗仁秘书程思远,国民党将军黄维、何柱国、沈醉、马璧,国民党天津市市长杜建时、长春市市长赵君迈,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铭,杨虎城将军的秘书米暂沉等。程思远先生,高高的个子,颀长的身材,笔挺的西装,浓重的广西口音,说话时嗓子很尖,频率很快,绅士风度,待人热情。我们都亲切地称他“程公”。程公1937年获罗马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6年到1929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至1934年任第四集团军总司…  相似文献   

11.
一位学者这样评价他:他是当代法学家中唯一的将军;唯一的军事法学家;唯一从事实际工作的法学家;唯一的蒙古族法学家。他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他写了许多畅销书有人读过,却未必都能记住他的名字。——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2.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距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一条长300多米叫“桑哈”的街道。街道两旁挤满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和各种各样的中国店铺,周围居住着近万名华侨、华人和华裔,这就是哈瓦那华人区。古巴的华人将军———邵黄在古巴华人社会乃至当今中古两国的关系中,莫伊赛斯·邵·黄是不能不提的人物。他是古巴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革命武装部队少将,又是古中友协主席。他的中文名字叫邵正和,父亲姓邵,母亲姓黄,在古巴,人们都称他邵黄将军。邵黄将军祖籍广东增城,父亲1895年与前妻关氏离乡背井来到古巴。关氏病故后父亲与黄氏结婚,生有5男4女,邵黄是其…  相似文献   

13.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他和他父亲酷似的长相及其言谈举止,简直令人确信,张治中仍活在人间,仍在为国共合作而奔走。  张一纯,1932年12月14日生,现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任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的父亲张治中、重庆谈判和他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  相似文献   

14.
1937年10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在忻口会战中牺牲,成为七世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课文来描写他。1938车3月12日,延安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毛泽东在会上高度评价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他说,“郝梦龄将军等的热血是不会自流的”,并称赞他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15.
1947年,台湾。 一条树木掩映的盘山公路上,有辆轿车在急驰。坐在司机旁的是个穿美式将校呢军装的中年人,他就是张治中将军,当时的国民党西北行辕主任。此次是经蒋介石特批,来台湾休假的。  相似文献   

16.
有句法国谚语说:“无人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奉为先知圣人。”可是周恩来却是一个例外,他在自己的国家里深受人民敬仰,尤其受到年轻人们的崇拜。在他去世之时,整个中国泪雨滂论,一片悲声哀语,人们向他表达出I无限的崇敬、感激与深情。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没有任何领袖可以与之相比。在我所结识的世界领袖中,周恩来是我视为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法国的戴高乐。以周恩来的才华与品德,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民族的领袖并建立卓越功勋。然而,让人颇感不解同时也最令人感叹的是,周恩来最伟大的美德是他一生都甘居…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延安学习、工作、生活了七年,听过毛泽东同志大小报告六、七次,印象最深的有两次。1939年底,我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那时,国民党正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蒋介石从抗战初期的“抗日第一,反共第二”,改变为“反共第一,抗日第二”,虎视眈眈企图进犯延安,日寇气焰也十分嚣张,中国向何处去是全国人民面临的关键问题。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同志请毛主席去讲演。当时,中国青年西北联合会为活跃青年的思想,对中国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模拟国统区参议会进行辩论。以马列学院为反方,代表国民党顽固派,以抗日军政大学为正方代表中…  相似文献   

18.
●全军唯一获国际“南丁格尔”奖崇高荣誉者●将门之后,却做了一辈子“提灯女郎”●60多位亲人在海外,她独身一世留中国●功高德劭,为三代最高层领导人所赞佩  兰州军区总医院有位81岁的女军人,全军以至全国不少的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字:黎秀芳。但人们更喜欢称她为中国的“南丁格尔”。  最近,她真的获得了有很高荣誉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奖,从江泽民主席手中接过了那枚闪亮的奖章,圆了一生的梦想。  黎秀芳一生传奇色彩,将军之女,独身一世,与伟人之交……等等,象一团团谜,吸引着许多人。将军门第的“叛逆者”  “…  相似文献   

19.
梁亮胜这个名字,对湖北人来说,并不陌生。他领导的丝宝集团向故国奉献的日本丝宝、丽花丝宝高级化妆品系列,风靡大江南北;他投资、捐献的动人事迹,更是令人钦佩和赞赏。被人们誉为“美与爱的使者”。  相似文献   

20.
“不能忘记老朋友”,这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六十多年来对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的特殊尊重。在海峡两岸阻隔、张学良软禁不释的阴冷岁月,中共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传递对在台湾的原国民党老朋友的关切和惦念。在一次纪念“西安事变”的活动结束后,周恩来特意对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说:“我近来很想到你家吃东北菜。如果哪天汉卿获释,我是要亲自去接他回来的。”“不要忘记老朋友”1975年,周恩来总理已是重病缠身了,多次昏迷。就在这种情况下,当他苏醒过来时,还是强撑病体,找有关人员研究台湾问题,关注台湾的老朋友。1975年9月4日,周恩来就3日《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