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95%左右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7年,国际国内的环境仍然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首先,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掌握新信息,把握新要点,至关重要。经济增长不一味追求过高速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要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增长,意味着2006年经济速度,既不过低,但也不宜过高,要防止经济大的起落。 2006年经济保持适宜增长速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有利于切实防  相似文献   

3.
第一,在世界经济增长急剧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还能继续保持高增长吗? 国内经济学界认为,2002年的经济运行还会延续2001年上半年以来的发展趋势,国内需求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其中投资需求又是维持国内需求稳定增长的推动力量。立足于扩大内需,通过财政和金融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仍会超过“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长目标,GDP增长可望达到7%左右。 第二,今年是入世的第一年,我国会出现大量失业吗?  相似文献   

4.
《实践》2008,(Z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经济总体上处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2004年世界经济年度增速破了此前近30年的记录。进入2005年以来,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虽然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关于2005世界经济增速,国际权威研究机构已有不少预测。其中IM F在2005年4月份和9月份先后发表的两份《世界经济展望》中,均预测世界经济将增长4.3%。联合国贸发会议(U NCTA D)则预测,世界经济将增长3.0%。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全球经济将增长4%。客观地来说,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主要受“三大””一众”经济的左右。“三大”即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实体,号称世界…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球经济呈现出缓慢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趋势,成都市经济仍处于本轮周期的下行阶段,全年走势虽总体保持平稳,但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在内的主要经济指标均较2012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有望步入复苏与增长新阶段,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以及自身经济运行特点,预计2014年成都市经济增速在10.3%左右,仍处在近年的低谷阶段。  相似文献   

7.
张立群 《新视野》2006,(1):14-15
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物价涨幅明显降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势头,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增幅趋稳,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己进入稳定期。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增长稳定期的基本特征。努力扩大消费,持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键因素。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绝好时机。政策的重点不是调控增长速度,而是完善经济增长的体制和机制,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宏观调控方式。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中长期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前线》2015,(2):80-81
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长环境的新变化,全市上下努力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普查数据和2014年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14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159 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下降0.1%;第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将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2009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一 1979~1988年,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大规模地进行经济建设的10年。经过10年努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88年同1978年相比: 国民生产总值由3482亿元增加到138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倍,平均每年增长9.6%,明显高于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国民收入由3010亿元增加到11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倍,平均每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机遇,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省经济在较高增长的平台上保持了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可望较好实现。2007年,宏观经济环境和河南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仍将会促使全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增速持续较快1950—1977年,贵州经济年均增长4.9%,1978—2011年年均增长10.3%。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提速发展,2012—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3.8个百分点,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3。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负增长和中期的零增长,近年来终于步入了高速增长阶段。2000年,俄罗斯经济出现全面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工业产值增长约9.5%,农业产值增长约3%,外贸顺差6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9年来首次超过770亿美元。因此,回顾并总结一下俄罗斯经济十年私有化改革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津夫 《新视野》2001,(3):17-19
2001年是中国改革与发展关键性的一年,能否保持去年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为新世纪开好头,为“十五”起好步,今年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上看,2001年的经济增长条件,利好因素很多(包括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不利条件也不少。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经济增长的利好因素 2001年,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利好因素有很多,在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我国经济应当能够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这些因素包括: 第一,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有利于推进全球经济增长。一是国际局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促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全年可望实现7%的预期增长目标2001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严峻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79%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独特的亮点。从世界经济来看,美国商务部预期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将增长2%,公布的数字却只有出乎意料的13%,而公众的预期更悲观,认为实际上只增长了05%。联合国经社理事会7月发表的报告预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减至25%,远远低于去年47%的增长水平。世界贸易增长也将减至55%。美国经济年增长率将在18%左右;欧元区国家年经济增长可达27%;日本今年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6.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企业家到理论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宁波市一九九五年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其经济增长的质量高与低,为全市人民所关注.本文对宁波市一九九五年经济增长的质量作简要分析,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抓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整体经济回升向好,超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4.56亿元,同比增长11.6%,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全  相似文献   

18.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经济将保持高位运行,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国际化。预测分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6%,第三产业增长7.4%。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安徽经济走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省经济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前三季度经济增速12.5%。经济增长稳中加快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向好。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