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1,(20):28-28
近年来,全国妇联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反家庭暴力国家立法,连续4年建议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国家立法计划。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反家暴法已进入最后调查论证阶段。据全国妇联相关人员介绍,反家暴立法研究论证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主要是如何处理和其他法律的关系以及对于家庭暴力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周天枢 《世纪桥》2009,(7):87-88
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对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在推动国家立法、突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权保障理念、创新综合治理机制和强化司法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制定反家庭暴力的国家专项立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秀玲 《世纪桥》2007,(3):58-60
农村家庭暴力与城镇家庭暴力实际上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必要把农村家庭暴力单独作为考察对象,在进行深层次分析后发现:农村家庭暴力的产生与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态度、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而农村家庭暴力得以持续存在的原因则缘于:被害人无寻求司法维权的观念与立法不完备和司法的漠视,而与城镇家庭暴力中通常存在的个人心理疾病(如多疑、虐待狂)、双方经济收入的悬殊和家丑不可外扬的顾虑则关联甚微。建议应从立法、普法、道德、经济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预防和制止农村家庭暴力,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8):33-33
在我国,家庭暴力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全国妇联一直致力于反对家庭暴力,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了反家庭暴力法的立项论证工作。为了解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对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态度,全国妇联权益部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了“反家庭暴力立法公众态度调查”。  相似文献   

5.
李洪祥 《新视野》2012,(4):98-101
我国《婚姻法》明文禁止家庭暴力,但对如何禁止则缺乏具体规定,于是地方性法规对此开始加以规制。目前,主张应当通过国家立法对家庭暴力进行规制已形成基本共识。家庭暴力之主体限定在家庭成员间,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面临一些困难,应对策略是:立法方面,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执法和司法方面,参与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相关部门应改变不利于解决家庭暴力案件的工作惯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制止家庭暴力;社会和个人方面,应当建立和完善家庭暴力受暴者救助机制,解决家庭暴力受暴者寻求救助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家庭冷暴力属于精神暴力,它是与身体暴力、性暴力并存的家庭暴力形式。目前,我国在防治家庭冷暴力方面存在如立法缺失、司法界定难、追究法律责任难等诸多困境。因此,应尽快出台《家庭暴力防治法》,明确家庭冷暴力的法律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扩大证据形式,赋予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不断完善我国家庭立法,进而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正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何时发布施行?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12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共六章38条。第一章总则,共5条,包括立法宗旨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预防,共7条,  相似文献   

8.
肖北庚 《学习导报》2011,(23):60-61
自1996年湖南省妇联在全国率先提出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建议以来,湖南省妇联就一直砥砺前行始终站在全国反对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潮头。近年来更是深化与提升了以往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对这些经验与具体做法进行梳理进而形成一般理念与普遍原理,既能为工作全面推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范围内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也存在非常严重的家庭暴力现象。据全国妇联统计,2002年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总数31万多件,有关婚姻家庭权益的占到总数的52.4%,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的产生具有思想文化、现实经济、个人心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也存在着种种误区,如忽略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的严重危害,忽视对家庭暴力进行初期的、普遍性的预防,忽视对"约会暴力"和"同居暴力"的防范,忽视对"反家庭暴力"理论的综合创新等.我们应当将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孕育、幸福家庭生活氛围的创造以及对家庭人际冲突解决之道的寻求融入人们对爱情与亲情的理解和珍视之中,并且通过形成与保持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使人们对家庭暴力产生永久的免疫力.同时,我们也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立法执法、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等措施,来遏制、制止和化解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