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期导读     
《内蒙古政报》2006,(8):1-1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
《湖北政报》2010,(1):38-41
<正>鄂财综规[2009]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以下简称《条例》)、《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政报》2011,(17):4-5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保障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8]79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5号)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9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3年4月19日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2]6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黔府办函[2014]8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主要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黔府发[2013]2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取水许可管理,规范取水的申请、审批和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取水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取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加强人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保障防洪和工程设施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正国办发[20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08,(2):33-35
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3年我省颁布了《山西省用水定额(试行)》(晋政办发[2003]4号)。《山西省用水定额(试行)》实施以来,在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管理、取用水计划下达、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推动全省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明之根。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水资源约束日益加重的新形势下,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重要而迫切,水资源立法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事关发展、事关民生。2011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务院相继颁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近年来,为适应我省水资  相似文献   

11.
鄂政发[2009]2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5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资源费征收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青政办[2016]20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以及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的通知》(水资源[2016]379号)精神,《青海省"十三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却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2016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在河北省率先开展水资源费改为征收水资源税试点。201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出台《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北京、天津、山西等9个省市纳入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按照《办法》,水资源税征税对象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水利(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水利局: 为规范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8379号)的相关规定,财政部、水利部研究制定了《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6.
正豫政[2013]6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进一步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实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05]129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五年九月六日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进一步发挥价格杠杆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精神,现对全省水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和《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市政府决定对在渝发电企业全面征收水资源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收范围: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溪流)、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用于发电和循环冷却的发电企业。二、征收标准:按照重庆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三、征收机关:发电企业水(火)力发电总装机容  相似文献   

19.
《天津人大》2006,(12):39-40
为了依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9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为让大家全面了解这部地方性法规,下面,就《办法》规范的主要内容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正宁政办发[2018]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全市域水功能区监管,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水利部《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0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水功能区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102号)、《南京市排水条例》等规定要求,现就加强全市水功能区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