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苍溪县民政局局长李勤生经常对基层民政干部说:"‘情为民所系'是落实‘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自从他上任以来,始终坚持一条,民政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情系民政,带着对老百姓的感情搞好民政T作,使全县的民政工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显绩与潜绩     
在现有的条件下,一般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察评价一个干部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衡量一个干部的基本标准,就是要看他到底为人民群众做了些什么事情。老百姓看一个干部的好坏就是看他为自己做了什么。一个称职的好干部,他肯定是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政府,要找的人首先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偏远、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县的党员干部,应常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之心,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4.
民政战线和民政工作领域最能接近和体现民生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常年直接与弱势群体打交道,最能够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和呼声。因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求助部门就是民政!因为,民政工作职能众多,涉  相似文献   

5.
民政战线和民政工作领域最能接近和体现民生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常年直接与弱势群体打交道,最能够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和呼声.因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求助部门就是民政!因为,民政工作职能众多,涉及千家万户,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人的一生,与群众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和群众性、社会性、基层性、政策性、广泛性较强的特点.显然,民政在百姓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如何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我认为应当努力创建“爱心献百姓,温暖送万家”服务品牌。我们创建“爱心献百姓,温暖千万家”服务品牌,就是通过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政特点的品牌服务,让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民政部门的真情、党和政府的关爱、社区的温馨和生活的美好,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提高民政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献爱心、送温暖是民政工作的永恒主题。民政干部必须以民为本、倾注爱心,把为人民群众创造温馨祥和、幸福安康的生活作为自己的责任。我们把民政服务品牌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群众利益无小事。泸溪县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改进了机关单位办事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推进了和谐泸溪建设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政府,要找的人首先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偏远、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县的党员干部,应常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之心,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民政工作是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时期我们做好民政工作,使其能更好体现党的宗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大力加强现代服务型民政建设。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建设现代服务型民政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就是关于无产  相似文献   

9.
少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作为民政工作者,特别是民政部门的一名领导干部,不能不考虑,不能不思索,我们应当怎样去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我的体会是,要一以贯之地把民政上的事情办好,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要以民为本,以诚待民,一切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要落实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民政,顾名思义,就是以民为本、为民施政,就是为人民群众解忧难、谋福利。民政部门是主管社会事务的政府职…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7):8-8
民政工作是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基层群众解愁的重要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做好民政工作,关键是要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困难,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民政管理体制创新,全面提高民政事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去年,省委书记张学忠要求全省干部喊响“我是人民的儿子”;今年初,张学忠同志又向全省干部发出呼吁:“搞好政府自身建设,干部首先要当好人民的儿女”。省委提出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情感和为政理念。要当好人民的儿女,首先对人民就要有“情”。人民是天,没有比人民更高的;人民是地,没有比人民更深厚的;人民是海,没有比人民更博大的。我们党立党和执政的基础是人民。全省广大干部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保持和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就要真心爱民,视人…  相似文献   

12.
办事要公道     
要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当干部的,做工作、办事情是不是公道,有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群众选我们当干部,让我们支撑生产队的家业,说明群众信得过我们,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我们当了干部,就要不辜负群众的信赖,把工作做好,把生产搞好,把家业管好。群众对一个干部是不是信得过,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干部怎么行事,怎么解决问题,怎么处理个人和集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公仆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树立人民群众主体的观点,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是检验党的干部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意识、服务意识所必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教育干部,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上下功夫。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凡是群众赞成的,拥护的,答应的,高兴的事就做,凡是群  相似文献   

15.
10月12日,北京市召开第十二次民政会议,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总结五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本市民政工作各项任务。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委副书记吉林出席会议。王安顺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民政部多年来对北京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北京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向全市民政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他指出,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接民  相似文献   

16.
为民解难服务塑造政府形象济南市民政局建立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民政社会服务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褚玉颜一、新形势对民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党风政风是我们的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性质和素质的外部表现。人民群众往往以此来评价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干部,它关系到我...  相似文献   

17.
半月要闻     
正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发展。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  相似文献   

18.
网闻摘录     
正基层是最好的"练兵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人往高处走也要重视从"低处"起步,从基层干起,向群众学习,尤其是党员干部,不能一味想着"高攀",而忽视基层。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在基层一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夸赞,彰显出巨大的人生价值。基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基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干部,既了解实情又深知群众所需,既有深厚的百姓情怀又有丰富的治理经验,能够妥善解决群众普遍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爱很神圣。这种爱就是对老百姓至真至诚的爱。从事民政工作15年的共产党员、河东区民政局社会科科长张志勇,就拥有这种爱。多年来,张志勇用他的爱心、热心和诚心来尽心竭力地为民政对象服务,用他的行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领导干部 ,要落实好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这一基本要求 ,真正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表 ,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做好事 ,二是办实事 ,三是管坏事。所谓做好事 ,就是指要做对大多数人民有利益的事情。要多做群众拥护、民心所向、人民欢心鼓舞的事情。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 ,不仅是党的宗旨的要求 ,也是领导干部自身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