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 ,在我国鲜有研究。笔者认为 ,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对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我国刑法应当引进。  相似文献   

2.
期待可能性理论建立在深厚的人性基础之上,本文试图揭示期待可能性理论蕴含的人性基础并针对期待 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提出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期待可能性理论源于德国,在日本得到发扬.但现阶段期待可能性在德日刑法理论与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受到严格限制.然而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方兴未艾,却出现了滥用之势,有必要厘清其适用之范围.首先,不能以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检验罪过存在与否;其次,没有法律依据不能以缺乏期待可能性作为出罪根据;再次,期待可能性理论只适用于稀罕案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作了简单的概述。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笔者主张行为人标准说,并阐述分析认为行为人标准囊括了行为人、平均人和国家三方的判断。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应批判的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并在责任论中加以论述,并提出期待可能性是与故意、过失以及责任能力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此外,笔者认为,从期待可能性的实质出发,在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时应一分为二具体分析,使该理论得到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期待可能性理论受到大陆法系国家的重视.我们应加强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梳理并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我国要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必须深刻理解其理论精髓,准确界定判断标准.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借鉴路径,以解决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结合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大力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形势,借鉴其"合理内核"对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具有特别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期待可能性理论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根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期待可能性的行为应减免处罚;通过对主观罪过的影响进而影响刑事责任的有无或轻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因素可以为我国刑法所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阻却罪责的学说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期待可能性这一理论的含义和来源,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了将这一理论引入我国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它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应有之地位和它的判断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9.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条件包括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前者由客观要素和心理要素构成,即行为客观情状的非常性和行为动机形成的受涉性。后者是指行为在刑法上的可宽宥性。必须同时具备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才能成立期待可能性。在我国,期待可能性理论目前主要还停留在学理研究阶段,在司法实践中引入期待可能性进行分析,既有利于实现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内在价值,也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期待可能性理论一直是我国刑法领域关注的重要理论之一.应该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现有的犯罪理论体系下,将缺乏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出罪事由,明确规定于刑法之中.只有符合外在情势异常和选择实施违法行为理由适当的条件,才能适用期待可能性.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应该站在法益保护的立场,根据行为人当时的具体条件以及附随情况,通过与具有行为人特性的其他多数人的比较进行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1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产物,是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结合我国刑法理论分析,由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和我国刑法理论难以找到契合点,同时考虑到其作为一种补偿性的超法规的评价因素,本身便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因素,在当今的危险社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已经没有太大的适用必要性.期待可能性所要实现的合理目标,可通过立足我国既有刑法理论,探寻现有刑法规范中的相关人性设计,完善部分立法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起源于19世纪未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司法适用在德日逐渐受到严格限制,甚至弃用.在我国,学者们主张在普遍性的意义上使用期待可能性,使期待可能性理论成为一般性的刑罚恕免事由.期待可能性的实质是犯罪动机,但将期待可能性作为可免除刑事责任的一般性犯罪动机加以规定,极有可能会使刑法丧失一般预防作用,破坏刑法的稳定性.因此,期待可能性作为一个可免责的犯罪动机类型只能由刑法在紧急避险中加以规定,不宜将其作为普适性的免责事由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3.
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期待可能性是大陆法系中的重要刑法理论。二者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但也有相当的差异 :二者基于不同的理念 ,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中的非禁止性条款 ,是刑法允许、保护的行为 ,所以法定合法是其核心 ;而期待可能性理论则适用情形更为广泛 ,它以人性为切入点 ,体现刑法的人文关怀 ,二者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4.
见危不救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其中期待可能性问题值得研究。分析期待可能性的一些基本问题,与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机结合,在厘清见危不救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无特定职责或义务人见危不救入罪的期待可能性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借鉴该理论,发挥其刑法的法益保护功能、人权保障功能与刑法谦抑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期待可能性之人本法哲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可能性与以人为本具有天然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期待可能性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争议及我国是否该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问题上,应该在人本的法哲学思考前提下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6.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基本主旨是在国家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对个人利益进行适当的倾斜和保护.我国刑法虽没有明确规定这一理论,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却富含期待可能性思想.对这一理论,我们应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为我所用,以完善我国刑法理论体系尤其是犯罪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刑法理论中,期待可能性宜作为刑事责任的构成要素,在责任论中论述。期待可能性的判断应以行为人为标准。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适用于一切过失犯罪和某些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18.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产物 ,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生命力 ,在大陆法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 ,由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难以找到契合点 ,故不能将其完全予以移植到我国刑法理论中 ,而只宜吸收其思想内核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探寻期待可能性的判例和理论渊源,阐释刑事归责的合理化理念,是法官运用该理论解释并在刑事判决中进行说理,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权进行裁判的理论支撑和力量源泉。期待可能性作为规范责任论的要素,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归责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官解释为解决路径,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刑法一般性预防并没有实质性冲突。  相似文献   

20.
期待可能性应以纯粹行为人标准作为判断标准.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深厚的生命根基,具有哲学与法学根基,具有人性基础并且体现刑法的谦抑,维护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且有利于实现刑事责任功能.需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来丰富和发展我国刑法理论,构筑更为科学的罪贲体系.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实践.期待可能性应作为一种执法理念贯穿刑事司法.确定其在我国犯罪论中的体系性地位对我国刑法理论界某些问题的解释、刑事立法理论与实践以及刑事司法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