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寄生在猪或人体的各部肌肉(横纹肌、心肌、隔肌和舌肌)组织内,有时还可寄生在脑子里,所引起的疾病。野猪、狗、猫等动物也能感染猪囊虫。所以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动物病。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引起的疾病。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的终末宿主,同时又是它的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患者是猪囊虫病的传染源。由于猪带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在人畜中间循环感  相似文献   

2.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全球分布 ,而以发展中国家较多 ,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东欧地区。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不但寄生在猪体引起猪囊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可侵入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各种囊虫病 ,其中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囊虫可致神经系统损害 ,引起癫痫、高颅压、精神障碍等症状 ,甚至造成患者残废或死亡。猪带绦虫病、囊虫病在我国分布也较广泛 ,对人身体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危害极大[1] 。以往采取服用抗蠕虫药物治疗和改变人们行为习惯的方法防制囊虫病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明显降低了绦虫…  相似文献   

3.
猪囊虫病的简易诊断方法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等动物的肌肉和其他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不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而且威胁着人的健康,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该病的诊断方法较多,但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视、听、触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是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由猪带绦虫六钩蚴重组抗原与ISCOM基质结合而成,目前已进入区域性试验阶段,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适应该疫中图分类号 S858.285.9收稿日期 1999-02-01苗扩大生产及确保生产用菌种的稳定性,我们对SOA工程菌进行52代人工传代和不同条件的保存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 SOA工程菌由翟春生等(1997)构建,含猪带绦虫六钩蚴保护性抗原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质粒含氨苄青霉素(Amp)抗性和tac启动子,宿主菌…  相似文献   

5.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吸虫类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如浙江、广东、江西等省都有人、猪共患的流行区存在,造成严重的损失。我省已证实人、猪姜片虫流行区为莆田县江口公社。1964年据卫生部门调查,东蔡等三个大队人的感染率在50.58~83.1%之间,猪的感染率在45~86.6%之间。查明当地有三种平卷螺均可作为姜片虫的中间宿主。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在我省各地都有,危害性也很大,如1957年长乐县农场调查,该场一般猪饲养十一个月,体  相似文献   

6.
将试验动物牛和猪分为 4 组:A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牛组)、B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组)、C组(都匀亚洲牛带绦虫感染牛组)及 D组(都匀亚洲牛带绦虫感染猪组)。分别灌喂从江牛带绦虫和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的孕节,并于感染后第67 d剖检,对牛带绦虫人工感染牛、猪的囊尾蚴形态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囊尾蚴分布在肝,C组囊尾蚴分布在肝、心、肾及四肢肌肉等;A组、B组囊尾蚴外有少量纤维组织包绕,A组囊尾蚴囊壁向囊腔内突出生长,周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组、D组囊尾蚴发生坏死、钙化,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D组肉芽肿形成,B组、D组均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7.
绦虫蚴是寄生在中间宿主人、家畜(猪、牛、羊、兔)以及鱼的肌肉、内脏或脑内的各种绦虫的幼虫的总称。如果人或家畜吃了含有这种绦虫蚴的肌肉、内脏或脑,就能分别感染各种绦虫,给人体健康或畜牧业发展造成损失。而绦虫病患者或患畜排出的妊娠节片或虫卵,如被人畜吞食,又能使人畜感染绦虫蚴病,造成循环感染。因此,熟悉一些绦虫蚴病的知识,对开展绦虫病的防治,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仅就常见的十种绦虫蚴病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猪囊虫病是全世界流行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一些省市也发生本病,近年来某些地区的感染率还有升高的趋势。猪囊虫病的生前诊断是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一环,虽然多种免疫诊断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尚存在某些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应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A)诊断猪囊虫病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抗原:全囊虫粗抗原(CECC)、Sepha-dex G-200过滤抗原(APCC),亲和层析纯化抗原(SACC),工作浓度25μg/ml,均为本所制备。  相似文献   

9.
猪囊尾蚴是寄生于人体的带科有钩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则是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两病的流行范围都很广泛,危害性较大,长期以来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 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也寄生于人。猪是其中间宿主,而人既是其终末宿主,又是中间宿主。本病可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患有囊尾蚴的病猪,轻者需进行无害处理,重者则需销毁,平均以每头猪损失35元计算,流行省份一年损失即达千万元以上,全国累计,每年几达亿元之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济经损失。  相似文献   

10.
猪囊虫病是由猪囊虫(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猪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国内有些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北方地区流行更为广泛。这不仅给养猪事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人民的健康也有一定危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许多猪囊虫病的流行地区,正在大力开展驱绦灭囊的群众运动,并取得了不少成效。  相似文献   

11.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为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1978年国务院在“全国防止食品污染规划要点”中要求1985年基本消灭猪囊虫病。 根据商业部和河南省科委下达的应用吡喹酮防治猪囊虫病的科研任务,我们从1980年4月至1982年5月进行了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的疗效试验和肉品营养成分分析等试验。  相似文献   

12.
人工感染猪囊尾蚴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成熟猪囊尾蚴的组织结构,进一步研究其特异性抗原定位,对猪带绦虫病患者用槟榔、南瓜子驱虫,采集虫卵,人工感染猪,收集新鲜猪囊尾蚴,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了光镜观察,并用胆汁法翻出头节,超薄切片,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光镜观察表明,囊尾蚴有2个囊腔,较小的囊腔包括头节和颈节,较大的囊腔包括囊壁和囊液,囊壁外层具有绒毛,并有宿主结缔组织的成分;电镜观察表明,翻出头节的囊尾蚴除与已报道的未翻出头节的囊尾蚴结构相同外,最突出的特点是神经索和排泄管并行,石灰小体呈板层状.  相似文献   

13.
中药合剂OLS治疗猪囊尾蚴病的效果观察董玉贵,王裕卿,张莹,李淑声,徐苑茹,赵路明,吴延龙(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王俊英,张治中,冯连荣何树彬,赵乾芳(黑龙江省五常市畜牧局)(五常市牛家畜牧综合站)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病例呈败血病变化;病期较长的在发病后期常有猪霍乱沙门氏菌或巴氏杆菌等继发性感染,使病猪肠道(主要是大肠部分)和肺发生剧烈炎症及坏死。本病一年四季发生,不分猪种、年龄、性别都可感染。1流行情况近2a来,猪瘟在兰州地区常...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可感染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群和绝大多数温血动物,是引起人兽共患原虫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其在弓形虫的流行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猫科动物排泄的粪便中若含有感染性的弓形虫卵囊,这些卵囊便可在一定条件下分散到自然环境中并污染水体、土壤、瓜果蔬菜等,从而造成危害严重的食源性污染。人群或动物有可能在活动过程中接触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土壤或摄取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环境中弓形虫卵囊的富集和检测技术,以期为进一步建立更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国外进展概况 近年来国外对人的囊虫病研究较多,从其流行情况,病原超微结构,囊虫生物化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至免疫和防制等各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猪囊虫病的报道却较少,且仅限于对本病的分布和防治方面作了些探讨。 1.病的分布和流行:报道人囊虫病例的国家有墨西哥、印度、印尼、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几内亚、南朝鲜、日本、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英国、法国、苏联、比利时以及西德等,其中以墨西哥、印度、印尼、美国的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17.
猪囊虫是生猪宰后检验中遇到较多的一种肌肉寄生虫。除误食了有活力的囊虫可使人患绦虫病和囊虫病外,是否还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毒素,国内外文献虽有记载,但说法不一。苏联沃耳费茨教授在《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记载:“猪囊尾蚴分泌毒素,在经口服和皮下注射时,对小白鼠有剧毒。”“将肉加热到50℃以上可将之破坏,但冰冻不能破坏。”据此,有关单位曾进行了猪囊虫毒力试验研究工作,各家结论仍不完全一致。为此,我厂于1978年2~8月进行了猪囊虫毒力动物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寄生于猪、牛、羊、马等多种动物和人肌肉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也是我国法定检验的三大寄生虫病(囊虫、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之一。但目前肉品卫生检验实践中只重视囊虫,而对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重视不够,有些地方根本不将住肉孢子虫列入检验项目,对此现象必须加以纠正,以保证肉品符合卫生标准。住肉孢子虫属二宿主寄生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其终末宿主为猫、犬、狐、狼和人等,中间宿主为草食动物、杂食动物、禽类和啮齿类等。在中间宿主横纹肌内寄生的虫体是一种包囊结构,称为米氏囊。猪和牛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学方法防治猪囊虫病,是根除绦虫病的重要措施。我们于1982年开展了此项研究,历经4年的时间,基本摸清了猪全囊虫匀浆(简称Q_(33)抗原)对猪囊虫病的预防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动征与分组 选用无囊虫感染的8~15公斤、40~50日龄的健康仔猪,随机分组编号。  相似文献   

20.
猪脂螨病     
猪脂螨又叫蠕形螨或猪毛囊虫,寄生于猪的皮脂腺或毛囊内,也有寄生于淋巴结的报道。它的全部发育过程均在宿主身上进行。本病的发生系因健畜与患畜或被患畜污染的物体接触而引起。据资料介绍,感染轻微者对猪生长无多大影响,较严重者引起猪发生皮脂腺炎或毛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