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文化运动,为中国人民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所论述的,仅是抗战初期,即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段时间进步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 一、抗战初期进步文化运动的发展 抗战初期的进步文化运动,郭沫若是用“蓬蓬勃勃”“轰轰烈烈”来形容的。这不仅是指进步文化运动规模大、范围广,而且是指其内容丰富、影响久远。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也揭开了抗日文化运动的序幕。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抗战进步文化运动经历了一个迅速起动、迅速形成浩浩荡荡局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广东抗战文化宣传是华南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南》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抗战文化的机关刊物,具有浓厚的统一战线色彩。《新华南》在抗战文化宣传策略上兼具合作性与斗争性、政治性与文艺性、国内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地区宣传"团结抗战、打败日本,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为华南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抗战的指导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这条抗战路线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形成,并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都是有意义的。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地制定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陈光耀 《世纪桥》2003,(2):30-31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科技事业的奠基时期。党在坚持抗战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活动,并取得重大成就,从物质上保证了抗战的胜利进行。由于当时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党的科技活动具有许多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立足于抗战建国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我国领土。中共中央制定的各种政策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的。立足于抗战建国,成了当时党支部的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一切科学研究都应该“服从于发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而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历尽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形成了独特的抗战文化,留下了众多抗战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抗战文化遗产,是我们党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引领中国社会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必须有效保护好、忠实传承好、合理开发好、科学利用好。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015年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刊特开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专栏,旨在大力宣传抗战事迹,努力弘扬抗战精神,深切缅怀抗战先烈,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巍巍太行,莽莽吕梁,矗立着山西抗战历史伟业的丰碑。一、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构想,把山西摆到关系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有三点:日本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它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性启示是:必须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始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抓好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对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还特别重视文化斗争,千方百计发挥文化在抗战中的作用,注重抗战文化建设,开辟了文化领域内的另一场抗战。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引导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和统领,通过制定抗战文化方针,培养抗战文化队伍,明确抗战文化任务、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规定抗战文化建设的任务、步骤和方法,重新构建了根据地抗战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根据地干部教育事业,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教育,扫除文盲和创办期刊、报社,大力建设抗战文化传播媒介,创造性地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为抗战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本刊第8期推出主题策划:“中流砥柱&#183;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旨在与读者一起追忆往昔.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郑书祥与国立福建音专的进步师生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并同国民党顽固派作坚决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红色廉政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我们共产党人、知识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总结、创造和积累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以“一切为了抗战,一切为了胜利”为时代主题,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为基本方针,并强调注重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紧密结合,从而使红色廉政文化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时代要求,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3.
路欣 《世纪桥》2011,(4):34-37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用坚韧意志和血肉之躯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抗战精神。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黑龙江人民前仆后继与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5,(11)
从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到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再到2015年7月7日习近平参观《伟大胜利历史贡献》抗战主题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本文分别从"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功勋与伟大贡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5.
郑立柱 《党史纵览》2013,(10):36-3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抗日文化宣传,对推动抗战的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墙壁.是当时进行抗日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墙壁文化,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包括街头标语、壁画、黑板报、街头诗等多种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每当有新的街头标语、黑板报出现时.就会围拢过来很多人,有人在阅读、朗诵,  相似文献   

16.
近年,北京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发展战略。根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所处的地位优势、地理优势,提出打造抗战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想,使之成为一个全面的、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字号抗战文化的传播中心。抗战馆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与全国乃至世界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博物馆、纪念馆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先天的资源优势,提供了打造以抗战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说到17世纪德国文化的发展时说,“这个最屈辱的对外依赖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领域最辉煌的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最兴盛的时期”.①中国抗战时期的文化发展也类似这种猪况.在历时八年全面抗战中,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蓬勃发展,不仅卓有成效地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牢固的治神支柱,而且对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粗略探讨,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从1937年7月7日制造声沟桥事变开始,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把战…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一度出现了抗战文化大发展的繁荣局面,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填补了有价值的一页。研究这段历史,对了解香港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价值。一、全面抗战爆发前香港抗战文化的状况香港长期以来处于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下,进步文化力量受殖民文化压制始终不能得到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呼吉日益高涨,在国难当头的大形势下,香港的抗战文化终于破土萌芽。如设在香港的由李章达、标法棠、何思敬等领导的“全国各界救国会华南区总部”曾出版交战鼓JJ作为会刊:原十九路军蔡廷错、…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是全国文化事业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省份。特别是首府桂林的文化事业更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被誉为“抗战文化城”。这都与广西政府的文化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影响文化政策改变的因素及这种文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莞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研究东莞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敌后抗战的历史功绩。一、日军全面入侵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