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辨证施护老年皮肤感染9例柴月芹(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辨证施护;皮肤感染;老年老年皮肤感染是某些慢性病的常见并发症,如消渴、痿证并发痈(疖),长期卧床易发褥疮、慢性溃疡等。1994年4月~1995年8月,笔者对9例老年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2.
千振金丝万应膏(简称千振膏)是家父王世禄在《医宗金鉴》“绀珠膏”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而组成的验方。它由膏料和多种掺药组成,集薄贴、围敷、拔筒等于一体,临证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相应的掺药,予以敷贴,对痈、疽、疔、疖均有较好的疗效。我们从1985年4月至1987年1月运用千振膏治疗疔疮58例,均获痊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倍子散治疗背痈21例罗萍(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五倍子散;背痈背痈俗称搭背,为一严重外科疾病,其溃破者小若杯口,大可盈盘,痛苦不堪。笔者使用民间验方五倍子散,治疗本病21例,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对步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KOA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刀组32例,行“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对照组33例,行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步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显著降低(P<0.05),HSS评分中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针刀组屈曲畸形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针刀组和对照组步频、步速、步长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刀组治疗后VAS显著降低(P<0.05),HSS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步频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针刀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矫筋正骨法”针刀可以显著减轻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步频同步得到改善,体现了KOA治疗中“筋骨并重、标本兼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牙痈方治疗牙痈126例朱南英(淮南化三建职工医院232038)关键词:牙痈,牙痈方,滋阴泄胃火牙痈系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于1979年6月至1994年元月期间,用自拟牙痈方治疗牙痈12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26例中,男75例...  相似文献   

6.
急性乳腺炎论治体会黄保楠(山东省白野县妇幼保健所274900)关键词:急性乳腺炎;银翘散;四逆散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笔者在临症中常以胃火炽热与肝郁气滞两型辨治,现举例并谈谈体会。1病案举例胃火炽热案:张某,24岁,1989年10月6日诊。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法组给予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压痛阈值、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评分(Constant Murley score,CMS)、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图(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值。结果 手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手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压痛阈值、CMS、肩关节ROM、iEMG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手法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可缓解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之“温通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将5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纳入病例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运动锻炼;在此基础上口服降糖药物和(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禁用抗凝剂、扩血管药物。观察组病例同时采用“贺氏三通法”之“温通法”针刺方案,对照组采用假穴浅刺法,两组均每星期治疗2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评价DPN临床症状总积分、密西根糖尿病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 MDNS)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MDN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DNS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症状总积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贺氏三通法”可明显改善DPN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药贴脐治疗阳萎126例庞保珍赵焕云胥庆华(山东省莘县城关医院252400)关键词:阳萎;穴位中药敷贴一般资料本组126例,年龄20~60岁,平均32岁;病程3月至12年,平均6年;均已婚。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治疗方法贴脐方:熟地黄、山萸肉、...  相似文献   

10.
龙牡罂粟散贴脐合辨证治疗久泻64例昌年发龚蔚君(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213003)关键词:龙牡罂粟散;泄泻;神阙;中药敷贴疗法近年来,我们采用龙牡罂粟散贴脐,同时加用中药内服治疗本病6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4例中,...  相似文献   

11.
补泻通涩法治疗乳糜尿二则彭玉叶(安徽省郎溪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42100)关键词:膏淋;乳糜尿;补泻通涩法乳糜尿属中医之“白浊”、“膏淋”,大致可分虚实两类。然虚实一体又为该症最常见的病机。笔者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常补泻通涩配合使用,以冀虚补实泄,寒通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从督论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从督论治”针刺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提高ADL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提高MMSE评分方面较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从督论治”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且较常规针刺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妙除痹汤内服外洗对热痹(风湿类疾病急性期或活动期)患治疗前后体温(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O”(ASO)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96例热痹患,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四妙除痹汤及布洛芬片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T、ESR、CRP、ASO变化。结果:四妙除痹汤治疗热痹汤治疗热痹具有明显的疗效(P<0.01),并与其降低T、ESR、CRP、ASO 等相关(P<0.01)。结论:四妙除痹汤对热痹患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开瘖五穴”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开瘖五穴”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采用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测法(Chinese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CFCP)评价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基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评分改善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和CFCP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口语表达评分和听理解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开瘖五穴”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与传统针刺相当,均能改善患者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及对比以膏摩法和“消痛贴膏外敷加主动功能锻炼”两种治疗手段治疗踝关节扭伤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方法 将93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膏摩疗法)和对照组(消痛贴膏外敷和主动功能锻炼),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踝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膏摩法和“消痛贴膏外敷加主动功能锻炼”对踝关节扭伤后疼痛均具有一定疗效,膏摩组疗效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法对肿瘤重症患者留置鼻肠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肿瘤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2次置管率、置管并发症等,监测患者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1 h的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指端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变化。结果 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的二次置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氯普胺组与耳穴贴压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3组患者置管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置管前比较,置管中3组患者HR、RR均明显加快(P<0.05),MAP明显增高(P<0.05),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置管中比较,置管后1 h,3组患者HR、MAP、RR均明显降低(P<0.05);与置管前比较,置管后1 h,3组患者HR、MAP、RR、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置管中,甲氧氯普胺组和耳穴贴压组患者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贴压法可提高肿瘤危重症患者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当归贝母苦参汤治验2例周桂芝(安徽省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医院243000)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汤;热淋;带下当归贝母苦参丸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原治疗“妊娠小便难”,笔者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用于证属湿热为患的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急性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8.
肩骨禺穴“三透法”针刺治疗肩周炎88例张学武(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233000)关键词:肩周炎;针刺疗法;肩骨禺穴中图法分类号:R684.3;R245.3肩周炎是肩部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笔者近年来应用“三透法”治疗该病88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慢性哮喘大鼠Th1下游抑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穴位假贴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慢性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IL-12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假贴敷组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P<0.05),IL-2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但3组之间IFN-γ、IL-2、IL-1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哮喘大鼠的机制与调节呼吸道中抑炎细胞因子IFN-γ、IL-2、IL-12的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水针合耳针治疗三叉神经痛58例姚玉芳姚玉芹(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水针;耳针中图法分类号:R745.11笔者近年来采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配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