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一般资料:100例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9个月~64岁。急性咳嗽78例(上呼吸道感染19例、急性支气管炎13例、支气管肺炎17例、大叶性肺炎6例、百日咳23例),慢性咳嗽22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结核9例)。本组均为它法治疗一周无效或未经治疗连续咳嗽两周无好转者。 二、治疗方法:1.取穴:嘱患者握拳,肘关节内侧有一大筋隆起(肱二头肌腱),在其桡侧缘肘横纹上即为尺泽穴。2.药物剂量:用灭菌注射用水把硫酸链霉素稀释成0.1g/ml,每穴注射:1岁以下0.1m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四诊资料,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性别、年龄、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证型以湿热郁蒸证多见,其次是肺脾湿热证,毒热动风证最少。3种证型患儿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动风证多见于男性患儿,肺脾湿热证多见于发病后5~6 d,湿热郁蒸证多见于发病后5~7 d,毒热动风证多见于发病后7~8 d。3种证型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儿感染病原体的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湿热证以感染CoxA16为主,而湿热郁蒸、毒热动风证以感染EV71为主。毒热动风证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糖、肌酸激酶-MB、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证患儿(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与性别、病程及主要实验室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阑尾周围脓肿是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肠痈”的范畴,约占急性阑尾炎的4~10%。我院中医外科自1984~1986年辨证治疗此疾46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46例全部系住院病人,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66岁,以20~50岁最多;体温<38℃36例,38.1~39℃8例,>39.1℃2例;血白细胞总数多在10~20×10~9/L之间;超声波检查提示右下腹均有包块或液性暗区,最大者为10×10×6cm,最小者为5×3×2cm;在有液性暗区的25例中施行了脓肿穿刺,抽出脓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1985年4月至1986年12月,应用当归补血汤门诊治疗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20例(并设对照组20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摘要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40例为检查3次周围血液白细胞均低于4×10/L(4000/mm~3),且发病原因不明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17~51岁;病程1~54个月。临床表现:疲劳乏力者31例,头昏者30例,易患感冒者6例。治疗前病人大多接受过维生素B_4、利血生、鲨肝醇、力勃隆等药物治疗,皆因疗效不佳,始改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护理上注重从肺施护,对本病的治疗、预防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从肺施护谈谈自己的临床体会。 一、发病特点 临床观察表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多与外邪侵袭有关,常在感受风寒、风热或湿热之邪后发病。肺外合皮毛,外邪侵袭,常由皮毛而犯肺。正如《素问·咳论》所言:“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因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诱导的肺炎模型,观察新鱼腥草素钠对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肺炎模型组、低剂量新鱼腥草素钠组和高剂量新鱼腥草素钠组。术前4 d和1 d利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各组C57BL/6小鼠,从术前3 d开始,低剂量新鱼腥草素钠组和高剂量新鱼腥草素钠组每天给予新鱼腥草素钠治疗,使用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制备新鲜菌液,通过气道接种方法接种至小鼠制备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4、72 h进行小鼠肺及血液细菌计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冲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结果 小鼠接种鲍曼不动杆菌后肺及血液中细菌数量增多(P<0.05);小鼠肺部有严重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BALF中白细胞计数升高(P<0.05),TNF-α、IL-1β含量增加。而经过新鱼腥草素钠治疗后,小鼠肺及血液中细菌数量显著低于肺炎模型组,肺组织损伤较轻, 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新鱼腥草素钠能够显著提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小鼠的白细胞数量和活性,从而增强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德宜老中医用针灸治验失语症四例,短期内均恢复了正常的对话,随访结果疗效巩固,现报告如下。 例1:韦××,男,12岁,1978年10月20日入院,住院号7227,患儿入院前二天高热42℃,上腹疼痛伴四肢抽搐,经用抗生素、镇静剂治疗未效,急诊入院。入院以后检查:血压测不出,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呼吸急促,口唇轻度紫绀,四肢厥冷,脉搏微细,两肺(一),心率140次/分,腹软,肝脾未及,未引出病理中性神经反射。血象:细胞计数21200,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主诉胃脘疼痛,体检上腹部广泛性或局限性压痛,疼痛持续或发作时间在3个月以上。病史:3~6个月者23例,6个月以上者100例,最长达30年。性别与年龄;男性77例,女性46例;20岁以下2例,21~30岁25例,31~40岁34例,41~50岁31例,51~60岁24例,61~70岁7例。辨证:脾气虚弱者59例,挟肝郁者32例,挟肝火者20例,挟湿者7例,挟阴虚者5例。经纤维胃镜或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诊断慢性胃炎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炎合并溃疡2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肺气虚证大鼠血清β防御素和支气管灌洗液、肺匀浆β2防御素水平的变化,研究β防御素在肺气虚证大鼠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呼吸道生物被膜菌(铜绿假单胞菌)滴鼻法引起大鼠呼吸道慢性感染,辅以寒冷、疲劳刺激,诱导肺气虚证的发生.分别在大鼠感染后3,30, 100 d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血清β防御素,气管冲洗液、肺匀浆β2防御素水平. 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感染后3 d,肺部急性感染明显,血清β防御素、肺匀浆β2防御素水平显著升高;感染30,100 d时大鼠肺部显示慢性感染,血清β防御素和气管灌洗液、肺匀浆β2防御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结论 β防御素参与了肺气虚证的发病过程,发病急性期参与炎症反应,慢性期诱发或加重肺气虚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肺部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脾氨肽组、芪白平肺胶囊组.采用强迫游泳、被动吸烟和低氧环境复合方法复制COPD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和炎症细胞比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各组大鼠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3 seconds,FEV0.3)、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0.3占FVC比值(FEV0.3/FVC).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肺功能明显降低,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增厚,支气管壁可见明显黏液腺增生,管腔变窄;BALF中细胞总数、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白平肺胶囊组及脾氨肽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BALF中细胞总数和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FEV0.3、FVC、FEV0.3/FVC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芪白平肺胶囊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脾氨肽组.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可明显改善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肺部炎症,改善大鼠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相关炎症指标及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运用中药、针灸配合治疗10例男性不育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在25~40岁,婚后3~8年未育,精液常规检查:全部患者精子计数明显低于正常,最低者仅7×10~6/ml,精子活动率均低于25%。伴有早泄者3例,举而不坚者4例,遗精者2例,患者大多数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头昏疲乏,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1.中药;基本方用右归丸,有遗精、早泄者,加韭子、金樱子、龙骨、牡蛎,大便溏者加补骨脂、炒白术、党参、干姜,举  相似文献   

12.
例1 张××,男,45岁,干部,1982年10月31日入院,住院号2832。患者一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后,自觉胸闷,心跳间或停搏,而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室性早搏。给予安定、谷维素、丹参片等治疗,效果不佳,上述诸症持续存在。近四天来又患感冒,低热头痛,鼻塞流稠涕,偶有咳嗽,心跳停搏次数增加,且胸闷心悸加重,因而收住本院治疗。体检:体温37.3℃,咽部充血。心率54次,心律不齐,早搏8~12次,心音低钝,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心浊音界不大。两肺呼吸音粗糙。腹  相似文献   

13.
例1 汪××,女,23岁,未婚,社员,1978年5月25日入院。诉于10天前,始觉两膝关节疼痛,逐渐向上至髋关节,继则疼痛加剧,局部热痛,动则疼痛难忍。检查:体温38.9℃,脉搏84次,血压90/60。两肺(一),心界无扩大,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两下肢活动受限,痛不可近,两髋膝关节红肿灼热。舌红,苔白腻缺津,脉象滑数.化验:白细胞12500,中性72%,淋巴28%,血沉139毫米。西医诊为急性风湿热。病属风寒湿邪,闭阻筋脉,邪从热化,阻遏经络。治拟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生石膏,生牡蛎各30克,苍术,地骨皮、制乳没、川牛膝各10克,秦艽、木瓜、威灵仙各12克,地龙15克,黄柏6克,蜈蚣2条。2剂。  相似文献   

14.
例1.张某,31岁,1987年7月初诊。夫妻同居2年余,爱人未孕(经妇科检查无异常)。近年来虚胖气短,头昏心烦,口干,四肢乏力,纳谷不香,舌苔薄白腻,舌质红且胖大,脉细濡。精液常规:精于总数40×10~9/L,活动率50%,死精少,液化时间>2h。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此乃阴虚火旺,痰湿阻窍,而致精不化液。拟滋阴降火,软坚化痰:生地黄、制首乌、沙参各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证中,曾治愈一些高热患者。现择其数例,以就正于同道。 1.风热外感 治宜轻宣 朱某,男,26天,患儿于五天前开始发热,朝轻暮重,体温波动在38.5℃~40.5℃之间,鼻塞流涕,经用青霉素及对症处理4天,热势有增无减,于1983年11月4日晚邀余往诊,查体温39.7℃,烦躁,有汗不解,面红唇干,鼻翼搧动,呼吸急促,腹膨,大便夹有未消化奶瓣,苔薄腻微黄,指纹浮浅而红,血白细胞总数13.8×10~9/L(13800mm~(-3)),中性54%,淋巴46%。证系风热外感,肺卫失宣,治宜辛凉解表,宣肺达邪。以桑菊饮加减:桑叶、贯众各4.5g,菊  相似文献   

16.
例1 陈××,女,49岁,工人。患右偏头痛3年,时轻时剧,甚则头痛如劈,不能入睡,呻吟气短,困顿万状,脉濡紧弦,舌苔淡黄中裂。此气血不和而风火上扰之候。治以疏调气血,清泄风热:炒白芍、炙甘草各18克,制香附、全当归、桃仁各9克,刺蒺藜10克,甘菊花、川芎各6克,生石膏30克,藁本5克。5剂获效,10剂大效,20剂病愈。  相似文献   

17.
紫癜 武某,女,21岁,1984年10月23日初诊.皮肤反复出紫斑年余。紫斑及瘀点大小不等,时轻时重,偶有鼻衄牙宣。常感头晕乏力,心烦,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纳少腹胀,便干,经来量多。血小板84×10~9/L,白细胞3.8×10~9/L,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面色(白光)白,唇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脾阴不足,脉络失养,治以滋阴益脾,凉血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二至丸加减:太子参20g,茯苓,焦白术、甘草各6g,扁豆、苡仁、怀山药各24g,茜草、女贞子各  相似文献   

18.
盗汗辨治     
一般认为盗汗为阴虚所致,其实临床所见,非阴虚致病者,也不是没有。今举不同原因所致盗汗治验病案几则,供参考。 一、气血两虚型 金××,男,33岁,住院号8146,1981年1月7日初诊。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盗汗,形寒怕冷,面色不华,纳食尚可,苔白腻,脉濡。术后气虚血亏,卫外不同。治拟益气养血敛汗:党参、清炙芪、熟地各12克,白木、茯苓各9克,白芍6克,砂蔻仁各3克(后下),浮小麦15克,佛手片、青陈皮、清炙草各4.5克。服药十四剂,体质渐复,盗汗止。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82年1月至1985年10月,以辨证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4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41例均为明确诊断,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而收住院的病人。男32例,女9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1岁,41~60岁27例;病程最长20年;有肝炎病史20例,嗜酒2例,血吸虫病史3例,胆道感染1例,另15例不详;26例有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9例,肝昏迷、自发性腹膜炎各6例,肝癌3例,肝肾综合症2例。血浆A/G倒置31例。辨证:气滞湿阻型22例,湿热蕴结型5例,肝肾阴虚型9例,脾肾阳虚型9例,肝脾血瘀型2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4至1999年采用河北省安平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孟氏半环槽外固定架(以下简称孟氏架)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5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0~87岁,平均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横断型骨折5例、短螺旋型6例、长螺旋和长斜型29例、粉碎型12例.胫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44例、中上段骨折7例、多段骨折1例.车祸伤8例,坠落伤4例,树木砸伤17例,压伤5例,跌扭伤18例.新鲜骨折47例,陈旧性骨折5例(伤后14~22 d入院).合并筋膜间隔区综合征14例,合并石膏压疮1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