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其中的方药及其相关属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主要用药类型为补虚药和理气药;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常用药对包括茯苓配半夏、茯苓配陈皮、川楝子配延胡索、半夏配陈皮等。结论 针对“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的发病规律,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湿化痰为主要治则,善用茯苓、半夏、陈皮等药。  相似文献   

2.
方肇权治郁特色体现在“五脏郁”和“六郁”两个方面。其继承和发展孙一奎的治郁思想,认为郁证病因在于七情所伤,拂逆五脏本性,致使五脏郁滞,久而虚惫;在朱丹溪内因致郁基础上,指出外感六淫亦可致郁,认为六郁中气、血、痰郁均可分为寒、热两证,而湿郁、火郁亦与外感六淫关系密切。方肇权治疗郁证用药多为自创的拟类诸方或在经典名方上加减的改正诸方,药简力专,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3.
新安医家余国珮提出的“燥湿为纲”是中医辨治体系的一大创见,其以燥湿为纲,御寒热之变,统治外感、内伤诸证。燥湿相济是脾胃协调之关键因素,脾升胃降,气机方能畅达。湿邪是脾胃致病的常见因素,前人多有发挥。余国珮从燥邪立论,其以燥湿邪气为根本,重在中焦气机。治疗时强调燥以育阴,湿以益气,常用甘寒、甘咸滋润益阴,配合清肝、柔肝、养肺等诸法。无论因燥、因湿所致诸证,余国珮常加体滑而润、畅通气机诸药,力求达到畅达气机之效。对于津液不足者,余国珮好施鲜药,对于阴液亏虚者,余国珮喜用血肉有情之品。对于久病患者,以及感受外燥或素体脾虚者,余国珮注意配合养阴滋润法,顾护阴液。  相似文献   

4.
老年咳血从郁论治举隅钟怡就(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5041)关键词:老年咳血;郁证;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55.7咳血为老年常见病证之一,其病位在肺,但与脏腑气机郁滞密切相关。《丹溪心法》指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强调气血郁滞是导致许...  相似文献   

5.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新安医学的传承、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方剂学教学应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以及新安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等融入其中。具体方法为总论概述新安医家对方剂学理论的贡献,各论突出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和制方特点,联系新安医家有关论述和用药经验剖析药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新安医学的兴盛与当时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等诸多因素有关。“新安”从南北朝至清末共有医家745人,共撰刻汇纂医籍615种。新安医学的特点为:重视对经典著作的注释、阐发,注重普及医学知识,专科多为世袭代传,学术上既有继承,亦善创新。“新字医学”系笼统地指新安地区历代所出现的医家、医籍,不宜称“新安医学派”。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新安医家家族链涌现了大量的新安医家,促进了新安医学专科特色形成,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理论与临床。认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新安医家家族链形成的特殊原因主要是与新安的宗法制和文化发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安医家治疗温病具有丰富经验,提出了“暑必兼湿”“寒温融汇”“新感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燥湿为纲”等学术思想,临床用药具有“辨四时温病论治”“寒温并用”“养阴润燥”“轻清透邪”等特色。新安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特色可为温病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著名医家与医著甚多,且各具特色。广泛深入地研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系统而全面地整理新安医家的医学著作,对继承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刊从今年起,开辟“新安医学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稿。  相似文献   

10.
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新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将文献研究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结合,应用关联规则、决策树方法、CBR技术等,对新安医家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为继承和发扬新安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安名医考》歙县籍医家补遗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关键词:《新安名医考》;歙县籍医家中图法分类号:R-092《新安名医考》李济仁主编,共收新安名医668人,其中歙县籍医家超过200人,为新安医家之冠,但仍有一部分有影响的歙县籍名医未...  相似文献   

12.
吴洋、吴桥生平及其学术特点童光东,吴华强,指导,王乐(科研处合肥230038)关键词吴洋,吴桥,新安医家吴洋、吴桥为明朝著名的新安医家,生平至今不详。但其医案频繁见于《论医汇粹》、《医述》、《名医类案》等医著中,可见其影响。李济仁《新安名医考》,洪芳...  相似文献   

13.
胡国俊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涉及心、肝、脾胃和肾脏,在心为营阴暗耗、心火独旺,在肝为情志怫郁、肝火上灼,在脾胃为脾胃失健、虚而生热,在肾为下元亏败、阴阳失济。胡师着眼整体、四诊合参,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调治脾胃是中医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方法.新安医家汪机、徐春甫、罗周彦、吴楚等医家继承前人经验,结合临床,提出调和脾胃的新观点,汪机的"培元重参芪"说,吴澄的"理脾阴"说以及罗浩的"治脾以燥药升之,治胃以润药降之"等观点具有其广泛性和实用性,为脾胃学说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新安医家发...  相似文献   

15.
[摘要]医家创方,指的是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针对某些病证首次总结出的方剂,或者是根据前人方剂再结合自己临证经验化裁出的方剂。首载方,是指在某位医家书籍中记载的方剂而在其之前医籍中未见记载的方剂。新安医家创方或首载方的选择标准包括:作者明确自称创方者;方剂出自新安医籍,未见于其他医籍者;众多方源中,新安医籍最早记载者;方名相同而来源、组成和功效均不相同者;工具书中未见来源于新安医籍记载,所载方剂组成、功效均相同,但成书晚于新安医籍者;见载于新安医书,但工具书中方源漏列者。  相似文献   

16.
新安医家徐春甫治疗眩晕的简便效方含大黄、荆芥穗和防风各等分,以大黄为君药,以利为度的通下法治疗眩晕,上病下治,塞者通之,是眩晕的创新性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外科秘授著要》的版本、作者、成书时间、现有整理概况进行考证,认为其作者为清代新安医家程让光,成书时间应不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外科秘授著要》在医学理论、医案和方剂上均对前人论著有所借鉴,在学术思想上又受到其他新安医家的影响,论治疮疡重痰,注重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分类号R289.1温补培元方是在研究新安温补培元医家医案中总结出来的代表方剂,该方由人参、黄芪、附子、黄柏、山茱萸等13味中药组成。现就其设计原理、方法等试述如下。1温补培元治法的提出新安自明·汪机始,出现了一批善用“温补培元”方药的医家群体,...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新安医家余懋,著<推拿述略>一书,专述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特点独具.余懋丰富和发展了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方法,为推拿方法的普及运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新安医学针灸推拿学科中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0.
新安医家孙一奎重视《内经》《脉经》及张仲景脉法,从"肺朝百脉"的角度对《难经》及《脉经》中寸口脉诊的机制进行阐释;突破《内经》的脉学候具体脏腑等理论,创"证候推移指论"拓展寸关尺候脏腑的运用范围;从元气太极角度探讨人体生理气机之变化,与脉之相应,创"脾胃和平之脉"理论;将人迎气口诊法与遍诊脉法相结合,总结为人迎气口脉、冲阳脉、太溪脉,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