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毛细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2例,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是DM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据统计1996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1],并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疗效稳定,毒性小,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综合作用,即对心脑血管病、白内障、肾病等并发症有着特殊疗效.糖尿病并发症病变呈慢性过程,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是长期的,因此中药治疗尤显优势.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血管病变、肾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降血脂、改善血流变、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消除自由基、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分泌等来防治和延缓其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运用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此方面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血瘀证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以社区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相关临床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结果 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血瘀脉络证165例,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分别为137、135、334、130例,分别兼夹血瘀证55、57、200、101例,各证型兼夹血瘀证的比例明显不同(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体质量、体型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舒张压、血脂水平不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结论 血瘀证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证型,年龄越大,具有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较高者易于出现血瘀证,尚不能认为病程、体质量和体型是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理演变规律,论析活血化瘀治法的利弊,指出血瘀证并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唯一证型,血瘀证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阶段性病理变化;根据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处的病理阶段及临床特征的不同,灵活选用清热凉血法、滋阴清热法、益气养阴法、痰瘀同治法、补肾填精法、温补脾肾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macroangiopathy, M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07例T2DM患者分为MA组(病例组)46例,非MA组(对照组)61例,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GHbA1c)、高血压(hypertension, HT)和微血管并发症(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MC)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MC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T和MC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合并M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DM-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中医证型的特征.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其中DM-CHD组40例,非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non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 NDM-CH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累及支数、狭窄程度及形态病变)及中医证型(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的分布特征.结果 DM-CH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3支病变或重度弥漫狭窄或严重钙化,与NDM-CHD患者的1支病变、轻重度狭窄和局限性狭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多见气虚、血瘀、痰浊、阴虚4证,DM-CHD组痰浊、阴虚、阳虚证发生率显著高于NDM-CHD组(P<0.05),同时DM-CHD组多见复合证及虚实夹杂证,与NDM-CHD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DM-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NDM-CHD患者严重,DM-CHD患者中医证型复杂,在气虚、血瘀基础上,多有阴虚、痰浊.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易并发心、血管、脑、肾、视网膜及神经等并发症,目前主要从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外周作用的敏感性,减少肝糖产生和输出、抑制糖异生,延缓糖在肠道的吸收等方面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积累数千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大量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症状、防治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目前难以阐明其药理机制,人们更多投向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降糖作用与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6例常家义(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医院237006)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587.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60%~90%〔1〕,甚至可见于全部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渴汤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并与单纯采用消渴丸治疗30例相对照,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密西根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注射可以显著减少DPN患者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耳针组采用耳穴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达美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耳针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笔者1995~1998年采用辨证分型治疗150例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瘀证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证型的关系.方法:根据88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辨证分型进行分组,重点观察各组相应血瘀症候及血瘀证候积分,并观测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证型.3组患者血瘀证的发病率及血瘀证候积分有明显的差异(P<0.01);3组患者均表现为糖、脂代谢的紊乱,但组间无明显的差异;3组患者均存在高黏血症,尤以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为甚(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系统的血瘀证候,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加重,随着阴损及阳的演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跛行指数,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增加程度及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增加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法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5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保持原糖尿病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治疗组予针刺拔罐治疗,对照组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针刺拔罐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从而改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别是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肾功能即进行性下降.在西药控制血糖、降低血压以及限制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中药在降低DN患者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DN的临床进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在病情发展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我院糖尿病专科发现有视网膜病变者占34%,其中早期视网膜病变又占总数的37%。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40例,并与不用中药者作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1996年WHO关于糖尿病及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人群常见体质类型阴虚质、痰湿质与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 IL 6)、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 10)、白细胞介素 10受体1(interleukin 10 receptor 1,IL 10R1)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筛选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体质的部分易感基因,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395例,进行基因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检测IL 6的rs1800796位点、IL 10的rs1800871位点、IL 10R1的rs222805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2型糖尿病常见体质类型阴虚质、痰湿质与IL 6、IL 10、IL 10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痰湿质组IL 10 rs1800871 CT基因型比例明显低于非痰湿质CT基因型比例(30.4% vs 45.9%,χ2=6.137,P=0.013)。以IL 10 rs1800871 CC为参照,IL 10 rs1800871 CT为2型糖尿病阴虚质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9,OR=2.593,95% CI为1.710~5.746);以IL 10 rs1800871 CT为参照,IL 10 rs1800871 TT为2型糖尿病痰湿质的主要危险因素(P=0.025,OR=1.809,95% CI为1.076~3.041)。结论 IL 10 rs1800871位点CT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阴虚质患者的危险因素,IL 10 rs1800871位点TT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痰湿质患者的危险因素,IL 10基因多态性可能是2型糖尿病阴虚质、痰湿质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