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授权条件及申请、审查的程序作了一些调整。据此,《实施细则》对有关制度作了相应的补充和细化,主要修改涉及以下方面:一、有关专利申请文件的规定;二、同一申请人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的规定;三、要求享受优先权的规定;四、有关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电子知识产权》2004,(4):64-64
为了规范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件形式提出的专利申请有关的程序和要求,制定《关于电子专利申请的规定》,现予以发布。本规定自2004年3月12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件形式提出的专利申请(以下简称电子专利申请)有关的程序和要求,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条和第十六条第二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提出电子专利申请的,应当事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电子专利申请系统用户注册协议》(以下简称用户协议)。 开办电子专利申请代理业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应当以该专利代理机构名义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 申请人委托已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电子专利申请业务的,无须另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 第三条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均可采用电子文件形式提出。 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办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介绍本案无效宣告请求涉及的是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下称本专利),针对该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人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本专利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规定的新颖性与创造性,并且提交如下对比文件作为证据: 对比文件1是一篇申请日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前,公开日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后,且由他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 对比文件2是一篇公开日早于本专利申请日的实用  相似文献   

4.
国际简讯     
美专商局宣布启动专利加快审查程序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于2011年5月4日启动"通道一"项目,开始受理专利申请优先审查请求,使得专利申请在12个月内得到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专利行政工作面临两难困境美国现行专利行政工作正面临危机。据统计,美国专利申请中的大约97%会被授权,然而在专利诉讼中,46%的涉诉专利会被宣告无效。同时,美国专利申请量正以爆炸似的速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专利申请量年增速为8%;到了90年代后期,年增速达到了13%。美国专利商标局(PTO)在2000年收到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专利申请及有关专利权的执行难度日益增加,中国企业若要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及提升竞争力.势必要积极捍卫自主知识产权。4月21日.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共同在京召开“2008年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论坛”,来自该律所的几位知识产权律师发表演讲,涉及专利组合管理及策略建议、如何使用协议与对手谈判以避免诉讼、如何共同应诉侵权指控及如何成功和解在美专利诉讼等议题。  相似文献   

7.
专利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对符合本法规定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然而,在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以及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个问题:有的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而申请人对专利局的驳回决定不服;有的专利申请被批准、授予了专利权,而有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并不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为此,专利法又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这个专门机构负责解决上述问题。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件形式提出的专利申请(以下简称电子专利申请)有关的程序和要求,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条和第十六条第二款,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提出电子专利申请的,应当事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电子专利申请系统用户注册协议》(以下简称用户协议)。开办电子专利申请代理业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应当以该专利代理机构名义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申请人委托已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电子专利申请业务的,无须另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第三条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对以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和俄文撰写的专利申请及公开专利文件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凋研对象还包括德国和日本的实用新型申请。目前,全世界向各国专利局或国际专利组织每年递交的专利申请大约100万件。按规定,专利申请文件须用有关国家专利局或国际专利组织指定的官方语言撰写。通常,每个国家专利局均规定了自己的官方语言。但是,国际专利组织及某些国家的专利局则不然,譬如欧洲专利局将英文、法文和德文这三种语言定为官方语言,专利合作条约(PCT)将英  相似文献   

10.
杨兴 《电子知识产权》2007,(1):48-52,64
一、引言 <专利法>第22条第2款规定,一份在涉案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前,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该申请日以后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损害该涉案专利申请的新颖性.从该法律条款的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抵触申请条款中规定了自我不抵触的原则,即中国专利法规定的抵触申请不包括申请人自已在先提交的申请.  相似文献   

11.
修订后的欧洲专利公约对专利申请语言文本,专利优先权的行使与延长,专利新颖性及专利权利范围更正等内容做了新的规定,公约简化了欧洲专利保护的程序,便利了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同时保留欧洲专利高质量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专利申请提出后,专利局依照专利法有关规定,对发明专利进行实质性审查,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初步审查后,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应当授予专利权,颁发专利证书,并予以公告”,“专利权自颁发专利证书之日起生效”。新的专利法的这一规定,将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从以往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月2日宣布,将实施“清除积压最久专利申请”(ClearingtheOldestPatentApplications,COPA)计划。该计划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致力于消除积压申请的“尾巴”,即指在2011财年初积压时间超过16个月且尚未收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14.
赵春山 《知识产权》1996,6(6):28-30
按照中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依法享有提出申请、取得专利权、行使专利权等权利。与此同时,在审批专利申请以及对授权后的专利权的管理中,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又对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某些行为予以制约。作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如果不能依照专利法规来规范办理专利手续的行为,将导致其某些权利、甚至是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丧失。本文拟从专利流程管理的角度就此专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中国专利代理机构的形式目前在中国存在三种专利代理机构。第一种是国务院指定的涉外专利代理机构,主要办理外国到中国来的专利申请以及中国申请人在外国的专利申请,有的兼办国内专利申请。这种专利代理机构目前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和上海专利事务所。根据我国专利法第19条和20条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申请专利和中国人在外国申请专利,都必须通过这种代理机构办理。第二种是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各地方设立的代理机构,只办理本部门和本地区的专利申请,这种专利代理机构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及经济特区都有。第三种是经专利管理机关同意可以办理专利代理事务的律师事务所。此外,还有各单位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它办理本单  相似文献   

16.
吴同现 《特区法坛》2004,(11):31-32
专利权主要是指专利;专利是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家专利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温旭 《知识产权》1997,(4):24-26
修改后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专利法,增加了本国优先权的规定,尽管这一规定颁布实施已近四年,但不少人对此仍很陌生,在专利申请中能充分利用本国优先权的规定,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发明创造专利保护的例子仍不多。  相似文献   

18.
也谈专利标识权行使的合规性——兼与杨喆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于专利标识权行使的规定主要见诸于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2003年5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标注方式的规定>.对杨喆先生<小议专利标识权行使的合规性>一文中提出的"采用了专利技术的产品就是专利产品"的定义、"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是一种符合<广告法>的客观事实、标注"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的行为值得鼓励和提倡的观点提出质疑.标注"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的行为虽然不受<专利法>调整,但有悖于<广告法>的立法本意,因此不应鼓励和提倡.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专利法中的不正当行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正当行为在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通常被用来作为抗辩理由.根据美国专利法,所有与专利申请的起草和审查直接相关的人员,都有义务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披露与专利授权相关的重要信息.因此,若法院判定有关人员存在实质性失实陈述或疏漏行为,并有欺诈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之意图,构成不正当行为,则该专利将被认定为全部无效.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的2008财政年度报告.2008年专利审查量较上年增长14%,专利申请量同比增加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