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来信来论     
“李真”如此说周凌华近来,一本《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的书引起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关注。该书记录了案发前担任河北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真的忏悔。其中李真有这样一段表白:“有一些官员出事,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出在官员缺乏遵守制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思想工作》2005,(1):36-38
2004年国庆长假前后,一本名为《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新华出版社)的书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传阅。李真,原河北省委主要领导秘书、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因贪污、受贿等罪被判死刑。“这是我极不情愿写的书,如果不是因为‘记者’两个字,如果不是为了警示后人”,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唯一对李真多次面对面采访的人、今年38岁的乔云华说。“看到这本书的官员无一不向我讲述心灵受到的震撼,他们希望每个党员干部都读读。”这个生前曾经在河北省政坛叱咤风云的“第一秘”,被人前呼后拥、志得意满的局长,死后化作一把灰尘寄放于一只毫不起眼的小骨灰盒内存放在寂静、阴冷的殡仪馆,盒上只有两行火柴头大小的字:“姓名:李真,编号:6199”。除了家人没人“凭吊”。生死差异何其巨大!人一旦沾上“贪”字,真是欲壑难填!我们特摘登《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希望能给世人以警醒,贪者戒!  相似文献   

3.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王全杰代表提交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几乎与此同时,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为首的一批老干部也上书中央,呼吁尽快制定《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再次引发了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09,(8):40-41
刘日在2009年07月20日《学习时报》载文《“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应率先公示财产》: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败的终端机制,它最根本的指向是促进公权力的规范化运行。目前,全世界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对“官员财产申报制”立法。我们应当吸收这一人类文明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建立我们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问题官员的抵触和反对。不赞成的论调主要有四点:“个人隐私论”、“害怕露富论”、“社会震荡论”和“条件不成熟论”。只要我们真正把反腐败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认识,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官员财产公示突破口可选在“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这些优秀分子身上。  相似文献   

5.
中纪委在给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的通报中说:李真受贿财物折合人民币1051.69万元。而据一位熟知李真案的官员说,“这仅仅是受贿部分,通报公布之际,李真案并未完全结束。而在起诉书中,李真的罪名有两个,除了受贿,还有贪污,贪污金额超过受贿额。”具体数额,这位官员拒绝透露,但用了一个概括性的判断——“非常!”  相似文献   

6.
《人大建设》2008,(11):55-55
《人民日报》近日报道,明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将率先实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山东人大工作》2007,(9):56-57
《检察日报》8月14日刊登中国法学会郭道晖教授的文章.剖析了当前官场中官员一边腐败一边升官的怪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事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对贪渎官员的检举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8.
继去年新疆阿勒泰试行官员财产申报以来,内地地方政府探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纷纷“破冰”。近日,珠海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意见》。《意见》规定,珠海逐步实行党政一把手家庭财产在一定范围内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锡恩 《人民论坛》2012,(21):40-41
官员的职能权限没有严格的规制,也就是制度不完善或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这种制度环境风险是最大的潜在风险官场潜在风险如何应对《人民论坛》2010年4月(下)推出"特别策划"《当官也高危》,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当官高危"成为媒体热词。当期策划深入探讨了官员面对的显性的权力风险等,实际上,人在官场,除面临显性风险外,更多的是潜在风险。新媒体时代,官场潜在风险有哪些?如何应对?这是每位官员必须直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金銮殿上坐到第18个年头(公元1385年),对地方官员腐败的现象见得多了,于是便总结出一条规律。他在《大诰·谕官之任第五》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员,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们当官久了,全都又奸又贪。”朱皇帝的这段话,后来有历史学家称之为“官人堕落定律”。  相似文献   

11.
罗蔚 《公民导刊》2008,(1):33-33
人大代表“约见”基层官员成功的很少,其原因在于《代表法》规定了人大代表可以约见官员的权力.但并没有相应的措施保障。2007年,重庆《忠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的出台,完善并细化了制度设计,使“约见”具有了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木易 《民主与法制》2013,(24):51-51
近期《民主与法制》的《仅有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管用吗?》一文,从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问题、国际经验和理据与对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官员财产申报作为一个破坚之题,一直引发争议。笔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不能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而要把它作为反腐败利器,一旦亮剑就该让官员“摊上大事”。官员财产公开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事实上,主在1994年《财产收入申报法》就立法,只是规定在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执行力的疲弱根源于规定中存在的“硬伤”:只要求申报官员自身的财产,同时不需要对外公开,财产被作为“官员隐私”得以内部消化,这种冬似于袖管内交易的监督必然导致监督虚置。因此,就算官员财产申报,也根本“摊不上大事”。  相似文献   

13.
古页 《小康》2005,(5):54-55
初见袁瑞良先生,是在文汇出版社在上海主办的一次新年活动上。萧关鸿社长介绍他的时候,把南通市副市长的头衔先抬出来,然后才告诉大家,他同时是新书《晚年叶飞》、《南通游记》、《阅江楼赋》的作者。这样的介绍未免让人得出某种推论,以为他大概是个附庸风雅的官员。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13,(3):43-43
游伟在2013年2月8日《法制日报》撰文《织密法网,关住“官跑跑”》认为,近年来,我国官员涉案潜逃境外的人数和级别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涉案资金也在不断增大,大笔的国有资产外流、受损,这对我国反腐败的成效及其评价形成了伤害,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声誉。有时,它还会像瘟疫一般,在腐败官员的群体中不断传播和蔓延。一有风吹草动就想溜之大吉,一出事就潜逃出境,似乎成了某些腐败官员的抗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雷达 《人大建设》2010,(5):46-46
瑞典是世界上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并配合有其他的信息公开制度,这使得瑞典官员就像是“接受着阳光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新提拔任命的55名县(处)级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如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去年5月,阿勒泰地区纪委在勇气与压力的博弈中出台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半年之中,官员财产申报和财产公示从坐而论道转向制度设计,从制度文本步入政治实践。尽管官员财产“阳光法案”及其实施仅限于西北边陲一隅.但其制度效应早已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7.
当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严重腐败案件被揭露,特别是中纪委发出关于接受李真案教训的通报后,立即在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年轻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后,放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私欲极度膨胀,背弃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宗旨,利用职权大肆收受贿赂、聚敛钱财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李真这个活生生的反面典型,再一次为全党同志特别是年轻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案情简介李真,1962年5月出生于张家口一个普通干部家庭,1981年中专毕业,先后在张家口地区果树场、张家口市油漆厂工作,1…  相似文献   

18.
3月14日《人民日报》有一篇《用人失误当追究》的文章 ,就建立对推荐、考察和提拔“坏官” ,给人民、给国家造成危害的高官追究法律责任的制度 ,发表了真知灼见 ,读后感慨颇深。古往今来由于错用了人而导致祸国亡邦的史例太多了!任何一个朝代的覆亡 ,几乎都是上必有奸臣 ,下必有贪官污吏。就今天来说 ,一个国家的官员素质的好坏 ,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安危 ,关系到执政党的领导地位的稳覆。然而 ,要准确地选拔忠正贤良、廉洁奉公、才华出众的人才到领导位置上谈何容易 ,这不仅需要出于公心 ,更需要辨别良莠的学问。掩卷而思 ,《用…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人位官员死后到冥府阎罗王处报到,自称任职期间不贪钱财,所到之处但饮一杯水,因此无愧鬼神。阎罗王讥笑说,设官为治事,如果不要钱即为好官,那么,放个木偶在堂上,连井水都不用喝,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20.
王龙 《同舟共进》2014,(3):72-77
《瀛环志略》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轩然人波。上人大们开始攻击徐继畲,痛骂他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公开赞美外国制度与元首。更有甚者,断章摘句弹劾徐,欲置其于死地。而最终将徐继畲推入绝境的,竟是同为“睁眼看世界”的另一晚清官员林则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