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工会法律监督工作是工会依法开展维护职工和工会权益的重要手段。在贯彻《劳动法》、《工会法》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在依法监督上下功夫,努力使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健全组织,形成依法监督网络。《劳动法》实施后,我们按照全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试行办法》的规定和省总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全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试行办法〉的意见》,从而使滨州市在法律监督组织的建立和监督程序的规范方面取得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网络。到目前,全市县以上工会都成立了法律监督委员会,基层建立工会劳动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1998年第10期刊载的《正义的胜利》一文,报道了蚌埠火柴厂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被依法处理;无视法律、野蛮殴打职工的凶手被撤销职务,并绳之以法;受到侵害和冤屈的职工权益得以维护的消息。读后,令人欣慰、振奋!这是工会监督作用得到发挥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 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倪豪梅《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为维护职工权益,特别是女职工权益提供了法律保证。全国总工会把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结合起来,以依法维护女职工劳动权利和特殊利益为重点,把握大局,促进《...  相似文献   

4.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工会要把推动《工伤保障条例》落实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把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与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1.维护职工劳动安全权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护职工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职工权益最大的维护,也是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基本表现。一是要落实《工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5.
强化监督依法维护案例选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案例三则强化监督依法维护案例选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案例三则案例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作用大1996年9月,辽宁兴城市外资企业某皮毛有限责任公司两名职工来到葫芦岛市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投诉外...  相似文献   

6.
问 :《实施办法》第三章从哪几方面规定了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答 :《实施办法》第三章从六个方面规定了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其主要内容 :一是工会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权利与义务 ;二是工会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与义务 ;三是工会在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和参与中的权利与义务 ;四是工会在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保护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权利与义务 ;五是工会源头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六是工会维护职工其他合法权益的权利与义务。问 :《实施办法》赋予了工会组织哪几种权利 ?答 :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民主管理权、监督权、具体维护权、…  相似文献   

7.
《重庆工运》2006,(8):25-3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工作,发挥企业工会团结组织职工、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关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001年 1月 1日起实施。这是广东工会工作的一件大事。这项法规的实施,对贯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促进工会履行维护职能,使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严峻的现实要求加大劳动法律监督的力度 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重视劳动立法工作,相继制定了《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规定》、《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是,一些用人单位侵犯职工…  相似文献   

9.
基层动态     
大中镇私营企业 工会工作步入规范化   从 1995年开始,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工会把在私营企业建立工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到目前为止,全镇 20个行政村、场,全部建立工会联合会, 96个私营企业全部建分工会,企业建会率、职工入会率均达 100%。同时,工会联合会设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成立劳动保护检查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做到“六会同步”。私营企业工会组建后,大中镇工会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入手,以签订集体合同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私营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为 100%…  相似文献   

10.
强化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葫芦岛市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权利。由此,依法做好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认真维护职工...  相似文献   

11.
袁敬路 《工友》2009,(9):18-19
主持人语: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在今年开展的“安全生产年”活动中,各级工会结合本地本行业和本单位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组织职工开展预防为主、群防群治、专群结合、依法监督的安全生产活动,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本刊特邀请部分工会干部和安全生产工作者畅谈他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篇(续)十三、当事人拒绝调解委员会调解怎么办?某市汽轮机厂发生了一起因奖金的扣发引起的劳动争议,汽轮机厂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因此,职工首先找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请求给予调解,维护其权益。接受了职工的申请后,调解委员会主任找到了厂里负...  相似文献   

13.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是劳动者权益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工会始终以维护职工权益为基本职责。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始终都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各级工会围绕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搞好源头参与,有效实施监督,办好工会实事,工会保障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一、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各级工会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07,(10):19-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保护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障其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企业工会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依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由湖北省兴山县总工会牵头,联合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经贸局、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局、公安局、司法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8部门发出《关于在乡镇建立职工权益维护站》的通知,率先在省内进行在乡镇建立职工权益维护站的试点,从而揭开了工会维权建设崭新的一页。截至2004年8月底,全县8个乡镇的“职工权益维护站”全部挂牌成立并开展工作。此举标志着兴山县总工会在创新维权思维,提升维权水平,编织维权网络,建立维权长效机制方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促进乡镇工会工作进行了新的尝试。一、新的形势对传统维权手段提出挑…  相似文献   

16.
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提出了职工的六项权益,其中之一即是安全权,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有效维护职工的安全权,实现体面劳动是工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工会应注重源头参与,通过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开展安康杯竞赛、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参加事故调查等途径有效维护职工安全权。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06,(4):24-24
点评: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权益,理所当然要关注安全生产,负起监督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不能不承认监督还不到位,作用发挥还有限,距离总理的要求还远。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不仅要讲效益,也要讲安全;不仅要搞好生产经营,更要搞好劳动保护。作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主体的各级工会组织,还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在“三到”上下功夫。   一、思想要到位。能否做好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思想是不是到位。思想到位,就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最重要的职能。职工合法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而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离开人身安全的维护,就谈不上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的维护。因…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 2001年 4月 30日公布并实施。该司法解释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保护劳动者权益,主要解决司法程序问题,也涉及到部分实体法问题。它不仅为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劳动争议案件职工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保障,为各级工会维护职工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使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了使各级工会干部尽快熟悉和掌握司法解释的内容,切实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文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指出,衡量职工权益发展状况的稽标主要包括就业权、收入权、安全权、保障权、参与权和职业发展权等六项基本权益。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管理的重点日趋体现在维护职工的自身权益上。管理者应从战略高度构建基于职工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从绩效管理战略、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流程和绩效管理实施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潜能,推动组织变革与创新,最终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