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理论》2015,(24)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社会需要大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和管理者要借鉴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尤其是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对其倡导的有教无类、关爱学生,强调才德统一、因材施教的理念加以弘扬与发展,在教育公平、人文关怀、人格修养等服务育人方面做好文章,保障城市管理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以培育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城市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创建教育强(县)区,是省委、省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实施科教兴粤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设教育强省、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各区党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着眼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紧紧抓住我省推进教育强区评估的机遇,加快创建强区步伐,力争到2005年建成教育强市。目前,深圳市已有4区17镇通过省的评估成为教育强区、强镇。教育强区、强镇的创建,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市、构建学习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青宇航  李继鹏 《学理论》2013,(24):255-256
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生机的延续,面对日趋紧张的资源环境,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期。以此为背景,探讨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与文化转型中创业教育与大庆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得出创业是教育的大趋势、生活的大视野、发展的大战略。大庆在转型中推进创业教育,对一个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城市的发展应该具有全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要求,城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努力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进而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化城市。落实《决议》这一重要精神,必须构建城市的大教育体系,以发展生机勃勃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教育,满足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大力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共同创造城市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其推进和实现,是以国家治理理念为价值导向,并从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要着重抓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统筹好二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设备和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1)教育民主化,(2)教育多样化,(3)教育个性化,(4)教育终身化,(5)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现代化在历经百余年发展后的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本源性的问题就是"人"的缺失。这种"无人之境"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现实的。为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必须呼唤"人"在教育中的复归,为此可以选择公民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教育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法制向现代化法制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世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法制建设必须走向现代化,并努力实现其静态和动态目标,以使各种纷繁复杂的教育法律关系得到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
在当今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他们在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城市立足,我们应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帮助和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素质。四个现代化要靠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实现。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使教育适当超前发展。下文对教育适当超前发展的必要性和所应采取的措施,作了简明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是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公民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探讨城市社区在公民教育中的责任,分析城市社区在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对于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公民权益,推动城市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9,(11)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助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三个关键点:一是要牢牢抓住新时代特征,二是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三是要不断以教育改革推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郭万保  刘昕 《学理论》2023,(1):10-12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引领着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建成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支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与“现代性”的内涵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对传统的扬弃为基本起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代化为核心的过程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秉承“社会本位”(具体表现为“任务本位”)的目的观。马克思主义则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识必须回归主体自身,完成由“社会本位”到“主体本位”的转换,即以促进入的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并将人的主体性和开放性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测度,需要在主体路向和科学化路向上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刘娟娟 《学理论》2012,(11):250-251
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代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促进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并且为社会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创设适应社会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多种适应现代化的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历史过程。它强调教育与信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突出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 ,在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团结》2007,(5):43-45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急需政府部门重视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党和国家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各项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系统性治理思维,为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生动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制度优势。坚持系统观念完善教育现代化体系,亟须构建“动态监测——政策调适——科学督导——质量提升”的循环闭合型运行系统,整体提升政策的运行、监测、调适和执行的力度,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柯敏 《理论视野》2013,(11):18-21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推进目标上,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在推进方式上,要从“教育部门自己推进”转变为“政府、学校、企业联合推进”;在推进导向上,要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并突出革命性影响、应用驱动、机制创新、试点引路。  相似文献   

20.
闫玉俊 《学理论》2014,(2):271-272
中国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命线[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现代化转型是其必由之路。在现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及时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完善它的教育机制,才能有效地保障其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在借鉴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促成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