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21):56-5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这是从全局的高度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战略性研判,深刻揭示了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为做好经济工作乃至全局工作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作了系统阐述,对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提出系统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论"经济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出自经济词汇,却在很短时间内由经济思想界扩展到其他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词。"新常态"的"新"是针对"旧"而来的,"常态"是针对偶然而来的,意指新近发生的已经相对稳定的形态。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过:"每一个时代思潮,都有一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5,(11)
<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阶段,"三期叠加"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基本背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表述,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宏观经济形势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判断,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新趋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创新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理论。1.经济新常态的理论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  相似文献   

6.
自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内,反复强调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于我们准确研判经济新形势,积极谋划经济新举措,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7)
新常态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也面临"新常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破解影响社会保障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推动社会保障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最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创新和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对于全面深化改  相似文献   

9.
伍定 《理论视野》2015,(4):86-87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国情特点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只有准确把握当前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才能争取主动,顺势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党中央立足"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进一步阐述了新常态带来的新要求、新机遇、新目标。新常态讲求的是质量和效益,与过去相比要求更高、标准更高、难度更大。我们一定要以进取的心态对待新常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创新驱动、提高效益上来。坚持"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干事,情况在一线了解,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6)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势在必行。民营企业要想在"新常态"下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以领导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创新为基本前提;以加大创新投入为有效保障;以培养吸纳创新型优秀人才为动力源泉;以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为制度支撑;以有效整合外部创新资源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做出了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的判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也都迈入了新常态。党的建设尤其是作为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方面的党性教育,也应该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措施迈入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看,社保制度本身就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文章在剖析我国"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保制度对"新常态"经济状态的不适应及"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对社保制度改进的要求,并据此提出了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5,(8)
<正>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和精神资产。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助推企业的运行方式和管理理念,是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的不竭动力和强大基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天津港正大力发展"四大产业",加快实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战略。作为集团公司经营建设的主体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下属基层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中的老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发展战略调整和文化体系的改造提升,构建起与新时期天津港  相似文献   

15.
杨海波 《求知》2016,(4):4-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使用过的关键词,涉及经济发展、内政外交、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保持战略定力,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除中央政治局此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释放出2015年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信号。政治局会议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随即启幕,为2015年经济发展勾勒出框架,阐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并把"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市场要活,主要靠市场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必须常识"三情",增强从严治党的紧迫性;常学"三词",把握从严治党的新内涵;常知"三严",筑牢从严治党的大基石;常行"三实",落实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如何服务市场的资源配置决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转型升级调结构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必须在宏观上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加大政府保障市场自由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力度来应对。文章依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从市场体系、产权制度、市场信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现代法治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政府如何服务于实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决定权。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发展态势如何?调结构能否保持稳增长?改革有哪些重头戏?民生有哪些新看点?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新动向。看趋势:九大趋势性变化定位新常态认识形势、研判走势是做好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近一年来海内外始终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会议通过对"九大趋势性变化"的阐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在消费  相似文献   

20.
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应当在新常态研究中引入人权法的新范式,因为新常态不仅蕴含着平稳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自由发展的理念,更是对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权的科学诠释。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发展权,必须进行四大突破:突破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的陈腐观念,从"持续发展"的维度寻求新常态下发展权的概念升级;突破发展权的时空维度,从"发展正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突破发展权的传统手段,从提升"发展权能"的角度认识与释放创新驱动的战略功效;突破发展权的干预模式,从"政策平衡"的层面重构自由与平等、市场与政府关系以谋求更充分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