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城镇化,尤指农村“城镇化”,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相似文献   

2.
林静 《求实》2005,(Z1):167-168
城镇化(国际通用的提法叫城市化),一般认为,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但藏族人口城镇化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藏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关系藏区农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牧民增收。本文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川西北藏区人口城镇化现状与特点、城镇化的空间产业与人口资源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了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多种因素。许多测度城镇化水平的方法仅仅考虑了人口因素,即用城镇化率来反映城镇化水平,这样过于片面。兵团城镇化率较高,但实证表明,兵团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城镇化质量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但藏族人口城镇化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藏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关系藏区农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牧民增收。本文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川西北藏区人口城镇化现状与特点、城镇化的空间产业与人口资源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城镇化水平偏低,与省会地位不相称,不仅领导层为之焦虑,而且每一个关心石家庄发展的人也无不为之忧心。县域城镇化率低拖了省会城市化的后腿。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年来,贵州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贵州城镇化水平33.81%,低于全国水平(49.68%)近16个百分点。赶!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城镇化是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是加速发展的"牛鼻子"。贵州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林静 《求实》2005,(Z2)
城镇化(国际通用的提法叫城市化),一般认为,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三明市人口和面积第一大县,立志崛起的“新兴工业县”,我县致力于打造省会城市的“后花园”,海峡西岸“金腹地”。但我县当前的城镇化水平仅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城镇…  相似文献   

10.
县域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县域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从城镇化的历史看,城镇化的发展都是以农村集镇的发展为前提的,县域城镇是发展小城市的母体,是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使产业和人口向县域城镇集中,不仅可以带来县域城镇的繁荣,带动  相似文献   

11.
国家战略背景下阜阳市“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部经济区来说,新型城镇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环境载体,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产业主导,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要素基础。阜阳"三化"发展不协调问题仍很突出,但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表现在城镇化率较低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率较低但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但正处于快速转型阶段。为此必须促进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向园区和城镇集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3,(9):27-29
<正>城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城镇化调研中强调,城镇化需要产业的支撑与带动,只有把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不断吸纳新转移的农村人口,并提出要深入谋划并加快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13.
<正>"道路选择"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事关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材料上所作的重要批示指出,"中国更宜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中小城市介于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是联结大城市与农村的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支点。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既能适应引导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实需要,又能兼顾农业人口城镇化的社会效益,避免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过度分散在农村所带来的种种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入口众多,人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只有通过城镇化建设大量减少农村人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产业带动,集聚人口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先导的原则;市场运作,多元融资的原则;集约节约,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修春亮  孙鹏 《新长征》2010,(12):22-23
一、城镇化的基本规律:过程和新趋势 城镇化是城镇数量增多、城镇地域范围扩大、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作为近代以来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脱离传统而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6.
县域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县域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从城镇化的历史看,城镇化的发展都是以农村集镇的发展为前提的,县域城镇是发展小城市的母体,是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使产业和人口向县域城镇集中,不仅可以带来县域城镇的繁荣,带动农村的繁荣,而且县域城镇的发展可以加速农村工业的集中发展,产生集聚效应,降低农村工业的投资成本并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需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进行两种重要的经济结构转换。一个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就业结构由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过程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产业结构转换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不同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1978:城乡分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缓慢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八要素"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施工图。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施工队长"的职责,牢牢把握"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贵州广大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涌流。八个村的"八要素"实践,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9.
张涵 《理论学刊》2014,(4):80-84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文化经济在新型城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城镇化中的文化经济,把握好二元体系向一元体系转化的历史进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体系作出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冯颖 《理论建设》2011,(1):107-109
城镇化是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