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松廷 《创造》2002,(6):16-17
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古城。大约在距今800多年的宋代,纳西族先民在学习和吸收了汉族、白族的城市建设及建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兴建了丽江古城。古城的布局依山随水,形成山城相掺,城水溶合、自由灵活的整体格局,以四方街为中心的6条主街道向四周放射而去,街道密如珠网,四通八达,街巷不求平直,势随自然,并与河道密切结合,主街傍河,小巷临泉,街道以五花石板铺筑、300多座古石桥、木桥与流水、绿  相似文献   

2.
丽江     
丽江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古城的四方街,整条街有几个篮球场大小,四四方方,因而得名。街四周木制建筑,古色古香,层层叠叠;地以石板铺成,数百年来熙熙攘攘的人们不知在这里留下多少足迹?踏得坑坑  相似文献   

3.
搜城|丽江     
《小康》2020,(6)
正(图1)窗口丽江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中国国际丽江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是外界了解丽江民族文化、认识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图2)远眺古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古城内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拥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特色景点。  相似文献   

4.
来过丽江的人都知道这里居住着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纳西族,很多人被纳西人建造的丽江古城的美折服,很多人为纳西人演奏的纳西古乐倾倒,还有很多人被纳西人书写的远古的象形文字吸引着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5.
神奇丽江     
黄咏 《当代广西》2007,(19):55-55
为什么人们鱼贯涌进丽江?古城丽江有着怎样的神奇?带着疑惑,怀揣好奇,我走进了位于滇、川、藏交汇之地的古城丽江。 据地方志载,古城“始建于南宋末,至明初有居民千余户”,已具相当规模。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纳西首领阿得任世袭丽江知府,并“钦赐姓木”。木府土司从那时起就建设城市,但偏不修城墙,  相似文献   

6.
丽江兰     
陈丽萍 《今日民族》2002,(11):54-56
走进丽江,如同走进神圣的殿堂。通透圣洁的蓝天、古朴壮观的木王府、令人神往的小镇古城、长年不化的玉龙雪山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神秘悠长的东巴文化、旋律优美的纳西古乐乃至“鬼才”宣科的奇妙经历,无不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1999年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丽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晨曦中,在婉转悠扬的歌声伴奏下,长途汽车一路颠簸,终于驶进了这个既现代又古典的城市——丽江。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海拔2400米的高原小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香古色的市容建筑以及东巴文字、纳西古乐等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绵延至今,这里因此被称作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丽江古城南边.有一个四面青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作坝子。坝子中间一条长河弯弯曲曲流淌.四周山脚下数十个被称为“龙潭”的天然湖自山脚喷涌而出,这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有名的“龙潭”之乡——鹤庆。 鹤庆是大理、丽江两大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连接点和延伸点.距丽江机场13公里。全县人口中白族占了一半以上,同时还有汉、彝、苗、壮、纳西等22个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 ,丽江无疑是今天深受人们喜爱的地方。宁静的古城 ,清冽的河水环绕四方街。在街巷的深处 ,小院人家的生活处处透露着亲切和谐的氛围。在丽江如画的风景里 ,那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另一种生活趣味 ,你只有进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得到。那么 ,何不试试当一天纳西人 ,体验一下纳西人最平常的生活 ?丽江的很多乡村 ,至今仍然民风淳朴 ,古意尚存 ,并较好地保留着纳西族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旅游者能够真切感受丽江独特的古风民情。走进丽江美丽的田园风光里 ,到纳西人家去做一天纳西人 ,算得上是一…  相似文献   

10.
寻访绿雪斋     
我从小生长在丽江古城。去年11月,我又回了趟古城。让我惊奇的是,在小城里,我发现了“绿雪斋”,一个让你感觉比古城更为古老的地方。绿雪斋其实是一个茶馆的名号。丽江的茶室、茶楼很多,但绿雪斋在文化圈里很有名气。我此次回到丽江,主要是为了调查了解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情况。丽江县民委的和洁珍老师建议我去绿雪斋采访一下茶馆的主人于涌先生。她告诉我于涌先生收集了许多纳西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前段时间还举办了一次“纳西族民间传统工艺收藏展”,不知是否已经结束。民间传统工艺当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相似文献   

11.
1999年8月13至14日,朱镕基总理在丽江考察期间,记者的镜头尾随朱总理考察的脚步,摄下了难忘的瞬间,同时也亲眼目睹了总理的风采。“总理是好人”!丽江古城大石桥,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绿树红花簇拥着小桥流水,红门紫廊的街坊前,每日都有许多中外游客观光留连。8月13日下午5时25分,朱总理一行前往古城考察丽江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情况。满街熙攘的人群沸腾了,人们为朱总理的突然到来欢呼鼓掌,高喊:“总理好!总理好!”人们推搡着,拥挤着,桥边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纳西民族服装的老大娘险些被…  相似文献   

12.
陈粒 《创造》2007,(10)
来自印度的世界著名建筑师拉吉·勒瓦尔去丽江古城的时候,本打算呆一个小时,后来他在那里呆了五个小时.他对陪同他前去的丽江市副市长说:"太美妙了!丽江让我回忆起世界上许多美丽的古城,威尼斯、布拉格、还有我们印度的杰伊瑟梅尔."  相似文献   

13.
<正>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为丽江这个古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广度、复杂程度陡然加剧,而这些归结点都集中在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在空间上的最小单元——社区。老东巴祈福的诵念、纳西古乐的悠远、清晨温煦阳光里的鸟鸣、古城里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均讲述着遥远的故事……丽江以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资源禀赋,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漫步丽江古城,"小桥""流水"依然,"人家"却已不再。古  相似文献   

14.
我是在幼年就走上绘画这条道路的。我于一九二三年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市。这里是一个四季常青、景色迷人的古城,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处理公务的地方——赤嵌楼,有掩映在古老榕树林中的孔庙,还有开元寺、延平祠、文昌祠、法华寺、竹溪寺、关帝庙、妈祖庙等古刹,吸引了很多当地和  相似文献   

15.
丽江风韵     
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一个阅尽沧桑的古城,一方闲适自得的居民,给许多人带来无尽的遐想,这就是丽江。  相似文献   

16.
和仕勇 《创造》2015,(7):43-45
<正>丽江古城,是丽江加快对外合作交流的主要平台和窗口,是丽江打造文化硅谷、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金字招牌和国家级名片,是丽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古城,就不会有莘莘游客的蜂拥而至。因此,古城是丽江人的衣食父母,保护古城,就是保护父母,保护饭碗。丽江古城维护费(简称古维费),是根据《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省物价局和财政厅《关于丽江古城维护费问题的通知》(云价经发[2000]174号,2000年6月下发)、经省政府批准开征的全省唯一一项由景区直接负  相似文献   

17.
<正>旅游的新方式:手道丽江2017年国庆节之际,作为丽江人的我,探访了隐藏在丽江古城五一街上的一家小店——"手道丽江"。这家店的特别之处是,它不仅卖东西,还是一家民族民间手工制品体验馆。体验馆,分五个展示区,分别有东巴造纸、纳西皮艺、钢笔画、老君山傈僳族文化体验馆和东巴陶艺。我这次来重点是了解和体验东巴造纸,这是国家级"非遗"  相似文献   

18.
体验古建水     
小时候随经常出差的父亲去过很多地方,建水古城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当时很小,除了那酷似北京天安门的朝阳楼,万燕云集的燕子洞,味道鲜美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和烧豆腐之外,我对建水已没有什么印象了。 后来到建水,我才重新感受到建水古城的“古”意。古洞、古屋、古楼、古塔、古庙、古寺、古宅、古桥、古井、古碑、古墓、古乐等等,这众多的古迹遍布建水乡镇,使得建水在今天显得格外有韵致。 初到建水,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里你不会感到陌生和心里没底,人们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会让你觉得非常亲切,古朴淳厚的民风让外来者…  相似文献   

19.
有些地方就在我身过,我没有去过,也从不打算去。即使远隔千山我也知道我必定会去,仿佛它们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章节,譬如滇西北我总是向往那些膨脏而神秘的地方而百朝着我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高山深谷参差纵横的滇西北地区一直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这里几乎集各种自然美景于一体框里雪山香格里拉虎跳峡丽江古城、沪沽湖‘怒江大峡谷独龙河谷、大理……这一连串朗朗上口的名字中的任何一个都令我神往。终于20多天的假期和2000多块钱让我把这个梦变成7现实。香格里拉之旅当人类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时人们却趋向于返授归真急…  相似文献   

20.
和自兴 《创造》2007,(1):24-31
在世界游客的印象中,丽江的代名词是小桥、流水、古城、酒吧等等。这只是丽江的一面。丽江的另一面是农村和贫困——“丽江是一个集边、少、山、贫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全市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高达58.1%,山区比例高达92.3%,所辖一区四县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前一面,让人顶礼膜拜:后一面,却鲜为人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丽江的现实:现代信息技术与原始农耕技术并存,国际品牌的知名度与还有近二分之一贫困人口的状况并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群众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素质的现实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