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今社会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成份、就业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进一步多元化、纵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困难、新矛盾和新挑战.如何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技术精、优良作风正的政工队伍,这也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切实做好新时期供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也是我们为保证城镇正常供水、安全供水,努力服务、服从于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经济利益的调整,经济成份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方式和对象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新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这一课题,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郭凯 《南风窗》2007,(19):19-20
当经济主体的成分开始分化、并且这种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同的经济体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时,国家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就具备了对公共福利的分配职能。  相似文献   

4.
彭唏 《工会博览》2009,(7):54-5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成份,就业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进一步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这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如何掌握新情况、解决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加强国企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将结合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经济成果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解决多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成了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杜彬 《工会博览》2010,(5):79-79
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人际关系,保持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要的条件,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措施。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增加了新内涵,拓展了作用空间。因此,要努力探索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务求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当前,朝阳区的发展正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加速期,经济全球化使朝阳与国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利益再分配所引发的各种纠纷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8.
秦天雄 《法制博览》2013,(1):44-45,29
当负连带保证责任的保证人破产时,保证人具有何种保证责任,新《破产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使得债权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本文基于对破产财产分配的数理分析,分析现有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利弊,通过明确保证人破产时的保证责任,改革破产财产的分配方式,确立实体财产与将来债权相结合的新破产财产分配方式及债权人优先权制度,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朝阳区的发展正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加速期,经济全球化使朝阳与国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利益再分配所引发的各种纠纷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日,中央编译局与以日本首都大学宫川彰教授为团长的日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代表团共同主办了主题为"中共十七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中日学术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学者就中国当前的多种分配方式以及分配制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本人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以及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在日本社会再分配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相关与会学者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上的三篇论文。  相似文献   

1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产生多元化追求,使职工的观念更新,思想更解放。因此,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是多层次、多  相似文献   

12.
郭凯 《南风窗》2008,(14):42-43
一个政党走向现代民主政党,它在调和所代表的不同群体、阶层的经济利益诉求中,会形成相对平衡的经济分配政策。3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为考察这一过程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样本。  相似文献   

13.
走向民富     
张有义 《南风窗》2012,(26):48-49,52
当资源垄断利益失控甚至影响民生大计之时,当城乡二元化结构下农民利益被严重忽视之时,财富分配体制不能审时度势地深刻调整,则有可能影响中国社会之根基。2012年经济明显下行的背后,是经济结构的失衡,而经济结构的失衡背后,关键问题正是收入分配体制的畸形。经济的复苏,需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设若没有运行有效、体系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4.
吴俊 《工会博览》2009,(9):13-15
在电力企业实行“厂网分开”后,电网企业实行了充分的市场化运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符合国家要求和法律法规等宏观调控及坚持企业工资分配的市场化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探索实施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不断深化电网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  相似文献   

15.
贫穷真的是民主的敌人吗?笔者以此问题意识为引导来重新理解经济因素同民主的关系。本文认为贫穷确实存在反对民主的可能性,但是贫穷并不必然是民主的敌人,只有当贫穷造成的经济不平等超过一定水平时,贫穷才会妨害民主。经济不平等的阶层依据民主体制下的再分配政策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来决定自身的政治态度和行动策略,只有当经济不平等的程度促使中产阶层和贫穷阶层结盟从而形成温和的再分配政策的时候,民主才能作为反映阶层利益均衡的政治体制而出现。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称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这种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希望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主体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衔接,一脉相承。其中相承之脉是它们一贯倡导的人民利益标准和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奉行的价值目标。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员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在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不同利益主体为自己的利益自行其是,各种利益矛盾产生.为处理城乡关系中的不和谐,我国出台了诸多政策,本文主要阐述毛泽东统筹兼顾的思想对处理城乡关系相关政策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卫 《工会博览》2009,(1):28-2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分配关系、劳动关系、职工队伍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经济利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分配形式多样化、文化水平差异化的特点。企业职工不仅面临着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带来的利益冲突,而且面临着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利益调整。同时,工会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载体等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20.
一、吸收会员的基本条件 工会组织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主体,因此,劳动与资本根本对立,工资与利润直接对抗,雇主与雇员处在利益关系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