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合同具有特殊的语言特征,本文对如何提高商务合同翻译准确性的策略,从语法规则、具体语境、文化差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影视艺术语言翻译中的基本准则,要做到既适用于影视艺术语言翻译又有其特有的内涵。影视艺术语言翻译不能拘泥于原名的形式和内容,而应在紧扣影片主旨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充分考虑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观众的反应,结合影片和原文的风格追求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影韶 《政法学刊》2004,21(1):108-110
语境在语言使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翻译(语言活动之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起重要作用的三 个主要语境因素:原文和译文的文化知识、参与者和语篇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语言体系中,法律术语作为复杂的法律概念综合体,具有法学专门涵义,蕴含着法律思想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核心词汇。法律术语风格明朗、特点鲜明,具有文化独特性、单名单义性、庄严性和凝练性。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应遵循其应有的风格特点,恰当运用形式翻译和功能对等翻译两大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翻译的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同时还指出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中西两门语言间学术文章的翻译也日见增多.中西语言的互译在此起到沟通两国文化的“桥梁”作用.译者在翻译研究性学术文章的过程中势必会牵涉到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关键性术语在整篇文章中往往起核心作用.其翻译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目标语言读者对全文意思的正确解读.本文将探讨的重点放在法律术语的翻译上并强调翻译与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7.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论小说翻译中人物语言的审美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丰满与否,直接取决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能否准确传译人物语言便成了小说翻译的关键。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本着审美等值的原则努力再现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1,(9):241+251-241,25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精确,即译入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源语的真正内涵。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公正性。然而译者在实践又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实现语言功能和法律效力对等的法律翻译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目的语中不存在确切对等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英法律术语翻译中的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 许可证合同使用范围、经济前提和意义许可证合同,按传统运用于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范围。在合同范畴内转让使用发明和专有技术的权利,将艺术作品翻译、改编并搬上银幕。许可证合同的经济前提是: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成果的日益"商品化"以及这些成果的作用在发展物质生产方面和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工作.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本文通过对翻译中读者的角色的分析以及对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方面的阐述来说明如何让读者在翻译者的引导下领悟译文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英汉双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为了缩小译文与原文的差异,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理论,试论述创造性在法律翻译中的运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合同解释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通过意思联络所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合同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有口头的形式 ,书面的形式 ,部分口头或部分书面的形式 ,以及行为默示等形式。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合同 ,因为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主要工具是语言 ,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语言 ,即使是行为默示的合同 ,虽然其订约与承诺无声、默示 ,但是 ,一旦发生争论 ,必须借助语言来沟通、化解冲突和分歧。所以 ,任何合同都离不开语言。由于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人类语言对纷繁复杂世界客体的表达不但是有限的 ,有时也会出现一词多意的现象 ,例如语句模糊和语句歧义 ,这就往…  相似文献   

13.
涉外合同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因为合同主体或内容,涉及了不同国家的法律问题以及法律渊源,具有了与其他合同不一样的特征,而且,往往由于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语言,给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本文通过对涉外合同的实例分析,从法律文化的层面上,探讨了其对涉外合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CIF买卖合同中,根据Incoterms对CIF术语的解析,卖方对货物到达卸港不负有义务和责任,这种商业惯例在英国法下有相关判决予以支持.随着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合同内容的复杂化和全球石油交易的发展,英国法下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判例,认定卖方在CIF买卖合同下负有到港责任.在部分判例与Incoterms规定不一致甚至不同案例之间存在冲突的背景下,订立合同时应首先力求语言清晰,责任义务明确;当CIF合同语言含混不清时,可结合商业常识、商业背景和交易信息来解释合同,最终判定卖方是否对货物到港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外法律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的法律文本不断地被翻译成中文,大量中文法律文本也被不断地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文本。由此,法律文本翻译的失真问题成为中外法律文化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少有人关注法律解释学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虽然法律翻译有其自身的特性,但法律解释与法律翻译之间具有共同的渊源。法律解释理论对于译者在翻译法律文本中正确理解原文本意大有裨益,将法律解释学的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等方法运用于法律文本翻译中,有助于化解法律翻译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具有担保功能的权利,并非都是担保物权。如果一项权利既不符合担保物权的特征,亦有违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就不属于担保物权。对比浮动抵押与担保物权的特征可以发现,浮动抵押有担保功能但并非担保物权。在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宜将浮动抵押从担保物权体系剔除。考察比较法资料,结合“charge”的词源语义,遵循语言翻译的忠实严谨原则,宜将“floating charge”译为“浮动担保”而非“浮动抵押”。至于浮动担保何去何从,相对合理的方案是将其嵌入合同法域,规定于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之“合同的担保”章节,以此彰显民法典的体系性与逻辑性。  相似文献   

17.
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语言的交际单位,是结构与意义的统一体;任何语篇均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也应当在语篇层次上进行,以保证翻译的忠实性和准确性。本文着重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角度,举例说明翻译语篇时应注意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语言翻译研究是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翻译学体系的重要补充。法律翻译在遵守翻译普遍原则的同时,也有属于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原则。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严谨性、准确性和等效性四个方面。法律翻译特殊原则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法律翻译质量,亦有助于促进立法机关对法律翻译立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以芭斯奈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丈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了强调翻译本质即是文化翻译和翻译文化转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归化和异化.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翻译本质的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翻译教学必须有语言理论作为其背景。理解过程中的语义、语境、语用是分析的理论依据。表达过程中的动态对等,特别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句型,以及语篇概念和象似性理论是翻译的重要语言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