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起步于村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在加入WTO组织后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7年5月4日,第一部国家层面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虽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①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理论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基石,本文从知情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透明政府理论等入手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邓淑莲 《南风窗》2011,(5):45-46
目前中国的预算透明仍处于初级阶段,公开的预算信息只占全部预算信息的极小部分,至少有80%的预算信息没有公开。不可否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包括预算信息的公开有了可观的进步。从改革开放前的"法无准许即保密"的绝对保密状态发展到如今"法无禁止即公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制度化状态。2008年5月《中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处于制度的初探时期,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宪法依据的缺失、《条例》自身的不足以及保障制度的缺陷等;另一方面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观念的改变、主动公开未落实以及申请公开的阻力等,通过分析发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危害,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但我国目前关于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过于散乱,公开的内容、责任主体、公开程序等都有待完善,也有必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同时,我国的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技术和预警机制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5.
白静鹤 《法制博览》2013,(5):296-297
高校信息公开有助于防止高校腐败案件的发生,提高高校的社会信誉。然而根据12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发布的《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近半数高校不提供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途径,且部分高校对申请人附加各种不合理条件,设置申请障碍。可见,虽然对于高校信息公开在立法上教育部依据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了《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正文简称《办法》),但在实践中高校仍然没有将信息公开落到实处。本文将以相关案例作为背景对我国高校目前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珊 《法制博览》2015,(4):194+193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同其它的能源及物资同样已然成了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社会、经济以及国家事务的管理者,政府本身就拥有并控制着大部分的信息资源,应该说,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民主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政府信息化公开的程度如何。政府信息的公开不但能够很好的使得腐败现象得以预防和治理,还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完善,依法行政进一步发展,更能够促进公众政治事务参与程度的扩展,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稳步、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本文就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于静 《工会博览》2009,(11):74-75
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法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我国民主政治和宪政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自《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大都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媒体等载体,对政府信息进行了公开。  相似文献   

8.
石勇 《南风窗》2012,(20):9-9
著名"表哥"、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陕西省纪委调查出存在严重违纪问题,官帽已被拿掉。但他不会被遗忘。舆论会继续关注,"表哥"的"违纪"到底有多深;风头过后,有机会"复出"吗?回过头来看一下,"表哥"被网民盯上,其实是官员财产不公开惹的祸,奢侈品那么多,直觉上已经超出"合法收入"的范畴了。如果民众知道了官员的财产状况,就不会有这么多事。这件事,也在提醒政府和公众:《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4年多了,但仍然不被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当回事。有一个问题是:官员的工资,在信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公开建设问题,不仅影响到政府的建设和改革,还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提升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则成为地方政府在大数据时代完善信息公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主体,对于其相关活动和政策等情况的公开一直是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关键。但在行政信息公开的现实情况当中,公民的知情权与隐私权,行政单位对其掌握的某些行政信息保密权等出现了一些矛盾,加上我国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方面还没有一部统一完整的部门法,因此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