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婺源笔记     
祝勇 《人民公安》2007,(24):52-53
婺源不属于那种夺目的事物,这里没有一处是鲜艳的,它的色泽是岁月给的,并因为符合岁月的要求而得以持久。  相似文献   

2.
婺源游记     
去年仲春,我曾接连有过两次婺源之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婺源那秀美的景色仍历历在目。神奇的卧龙谷卧龙谷在婺源海拔1600多米的大鄣山两坡陡峭的山岩中,形状酷似"V"字型。走进卧龙谷,满目青  相似文献   

3.
闵勤勤 《时事报告》2013,(10):41-41
中国从来不乏美丽的乡村,但婺源只有一个。婺源的美,美在自然,又出离自然之外。婺源的确拥有美丽的基因:古村落、古文化、青山绿水……但婺源今El之美,更多的是靠后天的苦心修炼。修炼术无他,三句话耳——  相似文献   

4.
婺源“乡村游”旅游形象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凭借其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婺源打出了“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旅游品牌。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婺源“乡村游”旅游形象的优劣势、机会以及挑战,试图为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     
《中国民政》2009,(4):63-63
江西省婺源县绿桑在全国有较高的声誉.为凝聚行业力量.整合茶叶资源.打造“婺源绿茶”品牌,县委、县政府积极促成成立了婺源绿茶联合会.进而组建婺源绿茶产业集团.将对行业品牌、标准、宣传、营销推行四统一.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加强行业合作,以实现婺源绿茶的规模性经营。  相似文献   

6.
本期封面是一位村姑打扮的姑娘在殷勤敬茶。這位姑娘來自江西省綠茶之鄉婺源縣,今年二十一歲,高中畢業后在当地的文化館工作。兩年前,與她的十二位女友組成了茶藝表演隊,多次在省內外成功地再現了婺源傳統民間茶文化的精華,受到文化界的好評。 這位姑娘的家鄉婺源縣,山川秀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層深厚,歷來是  相似文献   

7.
陈培浩  黄静雯 《前沿》2013,(20):182-183
本文基于对婺源傩文化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对婺源傩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运用婺源傩的手工艺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对婺源傩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展开论述.以促进傩文化的传承与对外宣传起到对其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婺源经济要跳跃式发展,关键在于选择并培植好一至两个能促导和加速县城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自身的优势和当今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分析,如果婺源在继续强化茶叶支柱的基础上茶,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主导产业,重点培植发展,无疑是振兴经济的一大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美丽的乡村婺源,经营风景区的人很多。43岁的吴向阳就是其中之一,他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配合由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的转变,独具慧眼.开辟了一个个新领域、新思路,令人刮目相看,从最初的鸳鸯湖到卧龙谷。从卧龙谷到现今的篁岭民俗文化村,风景之花总是处处向阳开,映照灿烂的光明前程。在婺源旅游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同心协力为婺源旅游发展树品牌作为上饶市民进成员,吴向阳从事旅游业这一行已10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他深深地懂得,只有配合县委县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赢得市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做景区,到后来主动配合县里规范旅游市场,组建婺源旅游集团,他都义无反顾。就是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也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10.
婺源财政实现新跨跃胡进丁,叶茂生1994年婺源财政收入突破4500万元。这是全县上下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婺源,农业是百业之基,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来源。1994年,婺源县坚持基础农业和开发性农业...  相似文献   

11.
仲夏时节的蕉城,四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因为自6月份以来,全区自来水库容量已从日生产5.5万吨扩容至7万吨,蕉城群众从此告别夏季“水困”难耐的日子,不再为夏季“用水难”担忧。这一好消息,让中心城区十多万群众为当地人大常委会致力于推动改善民生的举措而感动着。  相似文献   

12.
婺源除了以恬静秀美、旖旎迷人的田园村庄让众多游客陶醉之外,用婺源传统厨艺精心制作出来的珍馐佳肴,也同样让游客大饱口福,连呼过瘾。婺源荷包红鲤鱼,头小尾短,背宽腹大,通体红艳,全身泛有粼粼金光。这种形似荷包的婺源特色红鲤鱼,不仅具有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而且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和神奇灵异的药用价值。在婺源民间,荷包红鲤鱼历来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物,不仅家家放养池塘作为观赏,而且也是婚嫁迎娶的重要礼品之一。无论是时节喜宴还是家中来了贵客嘉宾,餐桌上是万万不能缺少的。而且在鱼上桌后,鱼头还要对准客人,意喻“鸿运当头”。  相似文献   

13.
天刚亮,老林就扛着锄头进山了。仲夏的滇南雨水丰富,雷雨阵阵。老林头顶的天空,不时有闪电划过。但这丝毫没有消减老林种树的热情。相反,雨天种下的树苗,成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6)
正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不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人文底蕴非常深厚,既是全国4A级景区最多的县,还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便利的交通为婺源拉近了与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距离,被誉为最美高铁线的京福高铁也在去年7月开通,连接黄山、三清山、武夷山等旅游黄金区,婺源成为最美高铁线上的最美乡村符号。  相似文献   

15.
情系中华情系中西部———记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李启雄仲夏的蓉城,在晚风中虽仍有少许凉意,锦江宾馆门前的画廊却是热闹非常。一位睿智的长者手搭西服,在端详着每一幅作品,不时驻足询问。最后,他带着满意微笑消失在夜色中。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位在画廊前似行家浏览审...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不敢接大单,因为必须保证质量,所以产量就有限。初识来自四川阿坝州阿坝县的藏族小伙仁青德哲,是在2009年仲夏的拉萨,他裹着头巾,将自已关在房间里细细研磨藏香原料。那时,他就说,想建一个自已的藏香厂。没想到时隔一年,他真的将厂子开起来了,厂房里既没有机械,也没有其他工人,只有他自己。他甚至不打广告,并坚信藏香本身才是最大的广告招牌。  相似文献   

17.
画中行     
婺源素有“书乡”、“茶乡”美誉,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一颗“绿色明珠”,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 婺源县公安局局长孙荣明、政委詹建带领全县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公安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把公安工作和发展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扩大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18.
一、得天独厚的野生绿色食品资源是婺源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资源优势婺源为全省重点林业县、部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县 ,活立木蓄积量达 86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 81.5 % ,林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毛竹和常青阔叶树林等 2 0 0余种。境内野生食品资源丰富 ,主要有野生水果、林业蔬菜、油脂和中药材四大类。可以说 ,婺源拥有天然的果园基地、蔬菜基地和药材基地 ,加之保护完好的生态植被且无工业等人为污染的自然环境 ,使婺源丰富的生态资源身价倍增 ,拥有十分看好的开发前景。 1996年开发的大鄣山茶获全国首家茶类AA级绿色食品称号 ,受到越来…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6)
正"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鴂两山相对鸣。"走进山乡、水乡——婺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山水国画。婺源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847.9毫米。全县林地面积37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50万亩,森林覆盖面82%。婺源境内高峰百座,河流纵横,奇峰、怪石、古木、飞瀑、驿道等,构成一幅幅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的山水画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乡"的每一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西  相似文献   

20.
情系故里捐资兴教由台胞韩耀华先生捐资100多万元兴建的“耀华工商专科学校”于九四年九月九日在韩先生的家乡——博爱县柏山镇贵屯村举行开学典礼。九二年仲夏,韩先生’回乡探亲时,看到家乡初中生毕业后,因没有一技之长,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决定捐资兴办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