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颖超,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令人敬仰而又极富亲和力的名字。她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她堪称伟人,却并非因为总理光辉的照耀;她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她历经百年风云,贡献卓著;她被千百万中国人亲切称为“邓大姐”、“邓妈妈”、“邓奶奶”;她平凡的容颜背后,是并不平凡的高贵品格和超凡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历经60年风雨,拥有了与时代同行、与妇女同步发展的60载辉煌成就。60年如一日,《中国妇运》沉淀积累记录了一个甲子的妇女事业。她大处有党政领导关心妇女事业,有妇联辛苦镌刻的座座丰碑;小处有妇联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有各级妇联人工作的真实写照,同时她也是一部妇女事业经验总结启示录、大事记。对于我而言,她则是悉心指导的良师、知心陪伴的益友,我在妇联岗位上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她的点播教诲,也因为有她,使我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不知不觉之中认识了妇联工作、认知了妇女事业、深入社会这个大学堂,逐步成为一名妇女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刚刚起步的岁月,曾经有许多明星在银幕上璀璨生辉,她们在岁月中渐渐老去,死去,她们的名字也随着时光被人们遗忘。而阮玲玉这个女子却被很多人记得,她的名字曾令一个国度酒下痛惜之泪。阮玲玉的电影成就是不容抹杀的。16岁进入明星公司,19岁进入联华公司,拍摄了《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新女性》《城市之夜》等29部影片,塑造了旧中国社会各层次的妇女形象,表演艺术真挚朴实、肢体语言丰富,达到了默片时期的最高峰。而真正令她难以被世人忘怀的,却是她的年轻辞世。是年,她25岁,芳华正茂,却留下一纸遗言,辞别人世。那些爱过她的男人们,依然苟活着,直至病死、老死;那些她做过的爱情梦,在她身后,纷纷破碎如泡影。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骑车人众多,很多人曾被交通警察处罚过,没被处罚过的也难保不会遇到这类问题。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在此,讲一个小案子。   一位妇女骑自行车到了一个路口,因强行闯红灯左转弯,被交通协管员发现后制止。因骑车人未带行车证,交通协管员便让该妇女将行车证取来查验,并将自行车暂扣在了交通岗亭旁。这位妇女回家拿来了行车证并叫来了其丈夫,因为行车证上写的是其丈夫的名字。由于协管员表示要罚款,引起双方争执和对骂。协管员坚持罚款,并在罚款收据上写上了行车证上的名字。这又引得她丈…  相似文献   

5.
采写任桂芳的念头在我的心中已经酝酿了很久,这倒不仅仅因为她与新中国同龄,采写她就能够聆听到生长于五星红旗下的一代人奋起的足音,也不仅仅因为她是连云港连众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采写她就可以仰视到一个省市先进企业腾飞的踪影。我写任桂芳纯粹缘于记者的直觉:她是一位工人的女儿,老三届知青,能够在一片荒原上创办起全国首屈一指的玻璃钢企业;能够在  相似文献   

6.
草原深处那朵白云●董葵通榆,中国东北的西北边陲,蒙汉聚居的草原之乡。这里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林海,也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就在这片草原深处,有一位普普通通的蒙族妇女,20几年来,做着普普通通的民办教师,却留下了许多不普通的故事。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白云。白...  相似文献   

7.
水月儿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可是她的死。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在湘西溆浦县小横垅乡,人们说到她时有同情惋惜,有哀其不争,也有幸灾乐祸。而更多的是犹如一声震耳发聩的钟鸣,给人以警醒。  相似文献   

8.
罗丹.无论曾经还是现在始终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名字,他的作品引无数人顶礼膜拜。他是卓绝的,正是因为他的卓绝,才有一个女人,无论多么才华横溢仍是被无声掩埋;无论经历怎样的挣扎和突围仍是逃不开他那金碧辉煌的阴影;便是疯掉了,他仍是她日夜呼唤的名字。只因为.她曾是“罗丹的情人”。她的名字叫——卡米尔·克洛岱尔。  相似文献   

9.
在浦城县,只要说起丹桂,人们就会把它和南平市人大代表、浦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青孙的名字连在一起。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丹桂协会会长,而且是他几十年来对浦城丹桂产业发展倾注的心血。  相似文献   

10.
正"我希望能做一个美的传播者,帮助每一名中国女性实现美好的梦想。"她曾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把人生最美好的韶华献于医学事业;而在对中国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有了新的想法,她开拓了中国成年女性综合素质培训研修事业的先河。她爱美,而让中国女人更美,则是她毕生的"美丽之梦"。张乐华,一个在时尚界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名字。作为国际素质形象培养研究机构专家,北京幽兰女社社长,她牵系着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07,(1):F0002-F0002,I0001
金江,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因为她连系着一个个铿锵的名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创始人王昌虎……  相似文献   

12.
玉树 《台声》2004,(1):26-29
她是外国人,因为她拥有美国国籍;她又不是外宾,因为她身体里澎湃着中华民族的热血。戴雪莉。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实业家.又是中国黑龙江橡园酒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苦心创造的“江山美人酒”、“康雍乾御酒”热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3.
她在美国出生并长大。她的爷爷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弟弟。她的父亲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医学教授。她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三年级的学生。她的名字是Sarah Tsien。她的中文名字叫钱向民。她曾向"哈佛"申请到了一个名为"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的项目奖学金,来到了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中国。 她是流浪世界的第一个哈佛女孩 在美国21岁的Sarah Tsien是在美国长大的第三代华人,出生于学识渊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国华裔家庭,住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城──硅谷。她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后海,东方发白。起早的人群中,有位衣着素朴的妇女,年逾古稀,人们叫她“赵大姐”,也有人叫她“老赵”、“赵奶奶”。人们根本不知道,而且也没想到。她是位从部队离休的军级干部。大家从她那里,听到许多故事,得到许多教益,不过,关于她自己,她似乎从来不愿多提。 太行秀苗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内忧外患,已经到了人将不人、国将不国的危难境地。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匆匆下班回家,在新街口的过街天桥底下等绿灯时,猛然撞见于蓝,她穿着随意。步履蹒跚。像个很普通的邻家老太,她正一个人横穿马路奔赴什么去处。街上人流如注,但却没有人特别关注她,因为这张经过岁月打磨的面容已变得非常普通,普通得可以淹没在人流中而令人浑然不知。 但在漫长的中国电影史上,人们却绝对不能忽略于蓝这样一个响亮名字的存在。她是我们的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从小就是看着她演的片子长大的,比如《白衣战士》、《翠岗红旗》、比如《龙须沟》、《林家铺子》。再比如《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其中她饰演的北京旧式劳动妇女程娘子可谓入木三分,而她扮演的革命母亲周莲及江姐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简直就成了江姐的代名词。至今,我的耳畔还能清晰地回响着于蓝所扮演的江姐在受刑时  相似文献   

16.
心语 《文明大观》2003,(5):22-24
今年3月,一名英国女性被四川省妇联授予“四川省杰出妇女”的光荣称号,她的名字叫罗斯(Rose Acock)。早在1999年10月,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即授予她“友谊奖”,并特邀她参加了北京的建国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当时的朱总理还亲切接见了她,称赞她为“参与中国西部开发的美丽的英格兰玫瑰”。2000年9月,四川省政府也授予她“外国学者在川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06,(4):6-6
一个虔诚的修女为了拯救受难的人们只身来到印度,当她看到当地的人们因为贫困而衣衫褴褛甚至没有穿鞋子的时候,她决定自己也不穿鞋子,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加贴近他们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以至后来戴安娜王妃听说了她的丰功伟绩之后来印度拜访她的时候,王妃因为自己穿了一双洁白的高跟鞋而感到无比羞愧。后来中东发生了战争,这位修女孤身一人来到战场上,当作战的双方都发现这位修女来到的时候,竟然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攻击,等她把战区里面的妇女和儿童都救了出来。在这位德高望重的修女去世的时候,印度举国上下的人民都为她而悲痛,在她的灵柩经过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09,(7):32-34
提起付艳强,在山东德州这个鲁西北小城里,经常看书看报看电视的人都比较熟悉她,因为她的名字在德州媒体的出现率是平均两天一次,这个名字被大家看了个"脸熟"的付艳强,也几乎被大家默认成了一个男子汉。其实这个男性化名字的使用者,是一名小女子,而且还是一名了不起的小女子。  相似文献   

19.
林西莉的名字(瑞典名CeciliaLindqvist)在瑞典几乎家喻户晓,在世界上她也是一位著名的汉学教授。因为她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把汉字介绍给了世人,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听林西莉教授讲汉字的故事不久前,林西莉教授在北京接受了我的采访。她穿着一件宽松的印花衣褂,脸上红润润的,和蔼可亲的外貌和深邃的目光令人难忘。她是为《汉字王国》一书中文版的出版发行专程来北京和上海的。10年前,她写的这本书在瑞典一问世便引起了轰动。随后,这本书被译成英、法、德、挪威、芬兰等国文字,发行量高达85万册。一本介绍中国汉字的书为…  相似文献   

20.
张海迪的名字震动了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的心弦。和张海迪相比,很少有人能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痛苦比她更多。然而她对人民做出的贡献,却比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多得多。人们惊叹张海迪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强者,同时,谁也不怀疑她又是一个极弱极弱的女子。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