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更为严格的要求。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要在人的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本文通过对人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地区性成人高校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组建社区学院,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以人为本,是社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区学院的发展要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目标。内涵发展、拓展外延,是社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区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一,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强化学院整体发展。第二,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实现社区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社区老年教育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研南京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南京市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深层趋势以及社区老年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南京市社区老年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现。正确认识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和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前提和保障;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中隐性课程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设计通识教育体系中隐性课程结构,使通识教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动,以实现高职通识教育目标,有利于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也日益获得国人认同。可持续发展理论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突出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母机"的培育基地,必须将自身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真正成为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7.
开展环境、人口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教育),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教的理念,注重贯彻主体教育思想,以主体参与、合作活动、共同关心、创新发展为策略,采取多种实施途径,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综合实践教育模式的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和价值现,以及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健康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向,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相应地,发展观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从增长至上论、基本需要论、可持续发展论再到人类发展论,使人们对发展的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主流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与新世纪青年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刚刚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就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也把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青年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及时地调整青年教育的培养目标,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青年人才,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顺应的发展趋势。江西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既需要外部的支持,即各级政府要大力营造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通过更新观念,找准定位,优化结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教研等一系列改革,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理所当然地适用于教育和警察教育。我们当前的警察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方面不符合警察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已成为制约中国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适合中国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公安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依法治国将进一步推动公安工作的发展;人口压力、贫富分化、有组织犯罪以及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安定因素也将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正确处理前瞻性与阶段性的关系,公安工作才能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市民素质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统一。市民素质的提升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体现。市民素质的提升将更有利于贵阳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提升市民素质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实现贵阳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人类价值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环境法作为上层建筑,其反映的是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规制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后者反过来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文中将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基地为视角,专门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方环境立法的关系,揭示经济、环境、社会等多赢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的国情入手,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地理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观,是全球范围的一场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目前,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发生影响,阐明这种影响的广度、深度、力度、后果和发展趋势,对于在法制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是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距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之际,我国的法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南方谈话的思想精髓对于我国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谈话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对于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发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建议。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我国在法制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要突破传统的从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追求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一、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三个代表”的首要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建设先进文化,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我国在新世纪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即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价值目标;在具体行动中,进行制度变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协调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学院教育体系,既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又要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学院教育体系必须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