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方方  石惠 《求实》2005,(Z1):73-7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必须正视和不断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相似文献   

2.
雷玖夏 《新湘评论》2004,(12):30-30
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兴衰成败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经验得出的一个深刻论断,充分揭示了牢固树立执政意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增强执政意识,首先要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  相似文献   

3.
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兴衰成败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经验得出的一个深刻论断,充分揭示了牢固树立执政意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增强执政意识,首先要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增强执政意识,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代表”意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腐败,不论对哪个阶级的执政党,都是致命的毒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深刻汲取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3):31-31
中国共产党是靠马克思主义起家的,也要靠马克思主义看家。 看好执政之“家”。上世纪90年代初苏共丧失执政地位、亡党亡国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看好执政之“家”,党员干部就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一步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让党和国家的基业根深叶茂、坚如磐石。  相似文献   

6.
祝彦 《江淮》2004,(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段论述明确地告诉全党同志,必须从“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中汲取教训。因此,进一步分析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垮台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84年的旅程, 84年来,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到今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执政5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更加成熟,执政经验不断丰富,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邵景均 《党建》2005,(5):20-21
掌握重点:我们党是执政党,而且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党。每个党员必须懂得,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不仅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而且是全体党员的共同使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增强执政意识,自觉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党员,我们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先进思想和观念,但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执政意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必须正视和不断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我们一定要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中国人民历史的必然选择。党执政的实践告诉我们,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败的任务越艰巨,越是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思想教育是基础,制度、法制建设是重点,体制改革是核心,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致使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对自身执政能力建设重视不足无疑是一条重要诱因。在苏共执 政后期,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上的缺陷表现得日益明显,党的执政理念也出现了偏差,加上苏共长期以来对内对外 奉行错误的执政方略,导致苏共执政环境日益恶化,执政资源逐步流失,最终动摇了苏共的执政基础,使之丧失了 执政地位。这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而必须持 之以恒地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是我们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法宝。我们党取得全国政权后,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虽然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许多好的意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重要意见在会后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因而这个问题在实践中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又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党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和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新的深刻变化,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执政安全是一个攸关执政党能否稳固、长久、有效地执掌政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执政党永远直面执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形态,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形态、党的领导形态、党的执政形态。党的自身建设形态是由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建设科学化搭建而成的。自党成立以来,党的领导形态的发展演进历经了体制外领导、一元化领导、民主化领导三种历时类型,并在其中充分展现了党的领导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历程。党的执政涵盖了局部执政和全面执政两种形态,历经了执掌瑞金红色政权、执掌陕甘宁边区政权、执掌新中国政权三个历史时期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跨入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考验,而最严峻的是党面临的长期执政带来的挑战和考验。面向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强化执政的意识,更要清醒、冷静地看到来自国际和国内、自然和社会、主观和客观、经济和政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考验,强化执政的风险意识。第一,必须清醒认识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过好权力关。我们党在80年历史中,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阶段,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地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田芝健 《唯实》2014,(5):39-41
<正>执政党如何防止所处的执政地位及其所掌握的执政权力对自己肌体的侵蚀,如何防止由于执政地位而脱离人民群众,如何防止执政干部由人民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只有在实践中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应对执政地位给党带来的重大考验。一、执政党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决不能以为只要掌握了执政权就可以高枕无忧,必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从执政地位的视角看,这种忧患意识至少应该包括:对党的建设和执政地位的巩固要有忧患意识。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  相似文献   

18.
党要执掌好政权,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一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关系:一是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关系,斗争哲学不是共产党的唯一哲学,尤其是作为执政党需要更好地运用和谐哲学来执好政;二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的关系,这是党执掌好政权的基本遵循、原则和方式;三是执政成本与执政成效的关系,以最低的执政成本取得最大的执政成效应成为执政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从严治党     
《当代贵州》2011,(13):46-46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要求。执政以来,党的执政地位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从严治党,很容易滋长脱离群众的倾向,腐败的风气就会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王晓斌 《唯实》2005,(6):34-35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思维的提升,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地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掌好政权尤其长期执政更不容易。执政能力能否不断提高,直接关系到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建立和谐社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