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俊 《当代广西》2007,(14):43-43
全区自强势推进“工业兴桂”战略以来,各地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新举措,全区工业经济出现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如何巩固发展这一大好形势,是事关广西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工业立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构成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战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实施阶段,深入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沈阳振兴大业的实际,所确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实现沈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沈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希 《当代广西》2010,(9):27-27
<正>贺州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必须要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富民强市战略,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自身资源,重点抓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集约化  相似文献   

4.
钟振 《当代广西》2012,(24):28-29
回首十年,"崛起"是最能表达贺州工业发展的两个字,而工业的崛起之路,正是贺州市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强市之路。建市十年间,贺州市稳步推进"工业强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初步构建起新型工业化体系。工业立市谋求发展新路2002年,撤地设市后的贺州在原来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怎么样来赶超先进发达地区,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在发展路径上,贺州市进行了积极而富有创新  相似文献   

5.
张秀隆 《当代广西》2008,(18):44-45
“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是来宾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其中,“环境立市”位居首位,是整个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工业是沈阳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沈阳工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进入到攻坚克难、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全力推动沈阳市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不断开创沈阳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主题。本文从沈阳实际出发,提出建设和谐沈阳要以“工业立市”为依托,统领经济工作;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的带动力上要由传统重化工业转向信息产业和先进技术,在发展条件上要由不协调、难循环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观念上要由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以支柱产业集群为重点,提升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8.
袁良宽 《政策》2003,(2):25-26
荆门是靠工业立市的新兴工业城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荆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实施"兴工富市"战略,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目标。突出工业主体地位 实施"兴工富市"战略,总的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工业主体地位,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狠抓体制和科技创  相似文献   

9.
首破千亿,衢州奋起。2005年,衢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刚刚过去的2010年,这个数字突破1000亿元"大关"。当把目光定格在2002年,衢州确立"工业立市"战略的这一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3家,到去年年底,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企业订单大幅缩水,这个数字仍然稳稳地扩张到了1265家。  相似文献   

10.
关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发展态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打造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集团,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支撑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沈阳工业的基础,它的发展态势代表了今后沈阳工业的发展方向。本课题组以若干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为样本,围绕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的现状、制约和影响今后发展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此篇结项报告,旨在为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尽绵薄之力,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丁铭晨 《中国发展》2007,7(4):52-56
该文选取了工业发展水平中的化学纤维等34个指标对9个省份进行因子比较分析,同时对安徽省的优势产业进行分析,总体上把握安徽工业发展的现状,运用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对安徽工业发展提出建议,为安徽东向发展中的工业立省战略提供战略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毅忠 《当代广西》2005,(22):22-23
把百色建成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及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将从根本上改变百色的经济结构,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百色的落后面貌,标志着百色进入工业立市的发展新阶段。按照要求,百色要把铝工业等一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尽快建立和发展壮大起来,力争到“十一五”期末,铝工业形成年产 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深加工的规模,实现产值1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100亿元左右。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百色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现有基础和发展形势,以及全区工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冲刺全国百强县的宏伟目标,法库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富民"战略,倾力发展五大产业集群特色经济,使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刘学甫 《政策》2009,(6):45-46
近几年来,远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农村。法库县是个农业县,要全面实现小康,首先要实现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大力发展工业,壮大县城经济,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然选择;依托当地资源,加速发展"一木、一瓷、一绿"特色加工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佳选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工业立县和建设小康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委、省政府作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实现了止跌回升、恢复增长、快速发展三步目标,并日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大》2009,(Z1):64-64
莱芜市近年来,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建市、科教强市、和谐兴市"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市政府在每年评选工业企业50强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开展工业十强区县(自治县、市)的考核评选。2002年,各有关区县(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状况和现有经济基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经考核审定,决定对评选出的2002年度重庆工业10强区(市)予以通报表彰,对5个荣获重庆工业进步奖的区县给予奖励。一、2002年度重庆工业10强区(市)(一)江北区(二)南岸区(三)涪陵区(四)九龙坡区(五)沙坪坝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过程中需要确立"工业立市"的战略;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将成为工业立市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牡丹江市基于对金融这个现代经济核心的深刻理解,提出了"金融强  相似文献   

20.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拥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沈阳再一次被历史推到了世界的面前。“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这是720万沈阳人在21世纪经济大变革中提出的一个战略口号,更是历史赋予沈阳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