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高铭仁,张世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没有触及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仅从矛盾普遍性的意义上肯定了“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论述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一系列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著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邓小平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和现实要求,相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理论。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第一,第一次明确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第二,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篇十分重要的理论著作。这部著作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 ,在农村、城市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中 ,都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 ,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促使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判断。建国头三年 ,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又影响了毛泽东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部署的考虑。所有这些最终成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客观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刘少奇共同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基础唐振南在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作了富有成果的探索,领导集体成员各有特定的贡献。其中贡献最多的应是毛泽东,其次是刘少奇,可以说是他们二人共同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改革的理论基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改革?这是改革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他认为,中国的改革源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矛盾。邓小平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他探索的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探索中的失误,也为我们今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少走弯路和避免大的挫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教训。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主要历史贡献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首先,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思想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申德成 《传承》2007,(6):27-28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建立了社会发展矛盾的理论,把矛盾论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精髓 ;矛盾规律和矛盾分析方法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学习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 ,对于进一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理论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矛盾理论的伟大发展。刘少奇同志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很早就提出并阐述过社会主义矛盾问题。在1951年的  相似文献   

12.
革命导师列宁在苏联开创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由于斯大林从理论上否认矛盾,实践上混淆矛盾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 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然而,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李国亮 《前沿》2008,(2):23-25
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面对新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并提出解决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更加复杂,重新学习这篇历史文献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57年6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有机统一,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总题目"的人民内部矛盾,由此构成了毛泽东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矛盾系统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根本标志。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特别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肯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对这两对矛盾作了新的阐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傅鸿颖 《重庆行政》2013,14(3):36-37
一、直面现实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所以必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毛泽东就曾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公开承认矛盾的存在,并认真研究矛盾的变化发展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这一观点出发,毛泽东超越了传统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坦承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矛盾.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就从理论角度逐一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并据此分别论述了涉及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经济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生活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最主要的人民内部矛盾阎长贵1.党中央历来重视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春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是他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  相似文献   

18.
雷国珍 《湖湘论坛》2008,21(1):9-13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第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第一个矛盾多发期的产物。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在毛泽东这一理论指导下,牢牢掌握认识矛盾、转化矛盾、处理矛盾和化解矛盾的主动权,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必须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这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创立了完整的革命理论。新中国建立以后,他又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明确的改革思想。只是当时不叫改革,而称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革命思想中包含了后来改革理论的刍型。今天把它发掘出来也是颇有意义的。 一、社会改革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认为:人类社会的更替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当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来以后还有没有矛盾?毛泽东批评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他说:“有些人说社  相似文献   

20.
王欢  王辉  夏文强 《传承》2007,(6):24-2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标志着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形成。这篇讲话的形成和发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今天,虽然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一些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原则、方针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具有其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