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创立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语言路径相联系的。其主要路径:一是学习古人语言的文化路径;二是学习群众语言的生活实践路径;三是独特的语言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理论创新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精神动力。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用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开展理论创新,是人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因此,从理论创新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理论在指导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一种思想理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和支持,实现真正的、深层的大众化,不是单纯依靠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大众性就能够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并与客观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需要扎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实践,"架设起人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桥梁",使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而桥梁的架设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系统的、多层面、多领域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不能把三者混淆或等同。井冈山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及逻辑起点。这一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在根据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这一理论。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利用人际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从内容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对象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求用先进理论掌握大众;从理论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看,注重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传统,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风格品质,更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现实要求,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化。  相似文献   

7.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正确判断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确保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必须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确保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必须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必须主动回应社会思潮的竞争挑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齐发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项重要使命.其关键点是:要清醒地认识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全面地把握"落后国家社会发展"这一列宁主义的内涵,真正地理解"讲求实际"这一列宁主义的灵魂,深刻地领悟"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列宁主义的主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列...  相似文献   

9.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如何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进其大众化进程始终是经典作家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经典作家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方略主要有:以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国际组织为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时刻关注和维护广大工人群众的利益及其诉求为立足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交锋和斗争为手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报刊书籍等多种媒体为依托载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教育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应准确把握经典作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实质和科学方法,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不断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应对挑战并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源泉和法宝,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认清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必要环节。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以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时代化为前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功能,以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通俗化为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创新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契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艰巨任务,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解决这一课题要有一种历史和问题意识,在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寻求宝贵的历史资源和积淀,在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中发现问题和正视挑战。以此为基点,探索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策略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与政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进行了扬弃,并把卢梭关于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社会契约思想,提炼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权决定论,其重要成果就是“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这是其人民主权特征的党性原则所在。人民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让渡与不可转让的抽象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主权特征并不能等同于人民主权本身。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后,始终要坚持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 ,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特殊贡献。毛泽东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中吸取的内容 ,主要包括来自中国广大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质朴本色、反抗精神和均平思想。在毛泽东看来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 ,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从而在革命年代夺取政权 ,在革命胜利后保持政权。  相似文献   

1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中,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总结了我党的革命经验,丰富并完善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研究。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对我们当前群众工作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们所研究的党的群众工作,主要指的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为了实现历史任务,拥护党的政治路线,以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需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发动和宣传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长夜漫漫何时旦,日破乌霭万里红.一百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洒向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征程,让真理之花在中国结出累累硕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遵循.面向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只有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才能不断开创新天地、续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共十七大基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把这一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8.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化既是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社会发展平稳有序的客观需要,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基础条件。要想使马克思主义普及化,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运用,就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结合客观实际进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主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时 ,就关注着党群关系 ,正是他们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为确立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奠定了基础。列宁又从布尔什维克执政的需要和实践出发 ,从新的高度论述了党群关系 ,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今天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丰富的党群关系思想 ,并从中寻找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我们加强执政党建设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过程,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探讨了"大众化的概念、大众化的本质、大众化的范围、大众化的途径"等问题,从而具有了"内容通俗化、表述现象化、宣传普及化"等特点,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的历史时期,重温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对我们现在以及今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