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退却。途中,部队在三湾休整了几天。经过几次失败,这时,部队只剩下700多人,为了便于作战,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毛泽东建议将整个部队改编为一个团,下设7个连队。整编后原一营营长、黄埔一期毕业的陈浩担任了团长,徐恕为副团长,韩昌剑为参谋长,黄子吉为一营营长。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这4个人同时被毛泽东处死。战略上的分歧,余洒度出走,导致毛泽东与几个军事骨干的矛盾不断激化在三湾改编中,深思熟虑的毛泽东着手在部队内建立党组织和士兵委员会,并提出“不愿意干的可以走…  相似文献   

2.
正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927年9月29日来到永新县的一个名叫三湾的小山村。部队在村里驻扎5天。进村的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其解决的措施,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第一,把已经不足1000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时,毛泽东宣布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9):19-20
1927年9月29日,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的“泰和祥”杂货铺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在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思想情况和增补了前委委员后,针对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  相似文献   

4.
柯云 《党史纵横》2010,(10):47-48
1927年9月,秋风萧瑟,枫叶如火。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三湾改编,部队有了新的转机,向井冈山古城进军,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了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把正在南粤活动的南昌起义部队找回来。这个任务十分艰巨,派谁去做呢?毛泽东思虑好久,百般斟酌,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人——何长工。  相似文献   

5.
刘志宏 《党史文苑》2007,(10):20-21
1927年9月,毛泽东奉命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暴动受挫后,他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为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三湾改编”留了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6.
《党史天地》2007,(8):10-11
总指挥卢德铭阵亡,毛泽东面对苍天,大呼:“还我总指挥” 三湾改编,宛希先率共产党员高呼:“跟着毛委员打天下” 毛泽东指挥工农革命军会师文家市,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毛泽东的计划是,部队出了文家市后,经上栗市村向南,过萍乡,进莲花。  相似文献   

7.
张启俊 《世纪风采》2006,(11):43-43
农四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02师,是解放战争时期由苏北和苏中地方武装改编的一支部队。1952年4月,该部队奉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奔赴苏北沿海、沿江开垦建设。1953年4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报请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国营淮海农场”。从102师到农四师到淮海农场,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5):36-37
三湾夜读 “红旗飘飘进三湾,九陇山沟闹革命。”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境内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7,(9):21-21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向南转移途中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保留下来的不足干人的队伍进行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相似文献   

10.
正南昌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起义开创的党领导军队的原则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得到了坚持和发展。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书记,领导起义。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于南昌起义部队的措施。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相似文献   

11.
赖毅(1903-1989),原名赖玉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7年9月加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他是永新三湾改编以来“连队建党”的首批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毛泽东称赞为“铁打的硬汉”,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全面打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经国共双方谈判,于8月下旬将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0月,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南北呼应,并肩抗战。在新四军成立之初,谁来具体指挥这支部队?毛泽东作了慎重考虑,在国民党确定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后,10月30日,  相似文献   

13.
正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缩编为1个团,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和武装割据的开辟,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  相似文献   

14.
秋收起义部队由毛泽东率领进军井冈山时,经过三湾改编的工农革命军里只有两个营长,即第一营营长黄子吉,第三营营长张子清。秋收暴动之前,张子清就是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又称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第三营副营长。部队在三湾缩师为团,挑选团长时考虑了两个人:陈浩与张子清。  相似文献   

15.
<正>永新人民富于光荣的革命传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永新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全红县,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毛泽东、朱德、陈毅、任弼时、萧克、王震、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永新战斗和生活过。永新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通过三湾改编,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1927年9月,毛泽东奉命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暴动受挫后,他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为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三湾改编"留了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结合军队的实际,建立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军队的各项建设,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了初步探索,发挥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一)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创立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端。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组建了工农革命军,并在江西省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针对当时部队组织严重不纯,思想混乱,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情况,对部队实施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一直高度重视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首次提出了作风的概念,并系统概括出了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整套理论。早在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针对部队暴露出来的涣散作风进行整顿,将党支部建在连上,部队面貌和作风焕然一新,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的整顿和改编。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开篇,标志着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开始形成。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迫切需要解决军队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后,在向井冈山转战途中对部队进行的三湾改编,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基础,是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回顾这段光辉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三湾改编在摧毁旧式军队传统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中的巨大作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人民军队中创造的业绩是何等伟大辉煌,从而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