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新闻敏感,要善于运用“新闻眼”去发现和捕捉新闻,才能写出更大新闻价值的报道来。一、新闻敏感的判断能力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识别事物新闻价值的能力,外国新闻学者称之为“新闻眼”。新闻敏感来自于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事实的鉴别和判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这种敏感使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的素材。它是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特殊素质。那么,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它来自记者对形势的正确分析与预见,对新闻线索的鉴别与判断,对采访事件的研究与估量,对到手材料的认识与挑选。首先,要培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把握舆论导向。这种敏感同时有着新闻活动的规律。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过选择报道出来的,哪怕是一条经济动态消息,也并非单纯地就经济谈…  相似文献   

3.
新闻来源于记者对客观的现实生活反映,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观察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精华反映。这就是所谓的意识作用问题。意识中人们以观念的方式反映现实的一种能力。人的这种能力能作用于自然过程,也能够作用于社会过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件的报道。但这决不意味着任何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件都有新闻价值。那么,该怎样发现、判断一个事实或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呢?这就牵涉到人们常常提到的新闻敏感了。新闻敏感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说法也很多。比较通常的观点是:新闻敏感是新  相似文献   

5.
浅论如何提高新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莉玲 《学习月刊》2011,(12):26-27
新闻意识,就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发现、感受、认识、分析和确认选择的能力。德国思想家尼采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最怕的是缺少发现,缺少新闻敏感,也就是缺少新闻意识,如果没有新闻意识,就没有新闻可写。在当今新闻竞争激烈的时代,作为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一项主体性实践性强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新闻实践中,记者是否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业务触角,对于及时捕捉新闻,准确反映新闻关系极大。新闻敏感是记者的重要基本功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素质和重要基本功。新闻,就是报道近期发生的,对面上工作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事实。记者如果没有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行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鼻”和“新闻眼”。只有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价值,才能下决心去报道它,经营它,否则稍纵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1,(17):30-31
“甬温线7·23特大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主持了一场备受争议和质疑的发布会,再次将新闻发言人这个敏感的岗位推到聚光灯下。据最新消息,王勇平目前已调任波兰,不再担任新闻发言人的职务。  相似文献   

8.
每当出现突发事件,每当遇到重大新闻,编辑部的敏感,记者的快速反应,新闻的最快见报,这些新闻中的"第一时间",始终是我们遵循的新闻原则。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     
反腐没有“纸牌屋”,也无需敏感化。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回应了多个热点敏感内容。对此,《新京报》评论认为,很多以往只能用“你懂的”来隐晦表达的敏感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公开透明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一、在信息化时代,记者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闻必录,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非典型性的区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处在大量的信息包围之中。它们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们的受众面临着选择,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选择。因为新闻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次次选择。“选择贯穿于新闻产品采集、写作、播发的全过程。新闻线索、采访对象、新闻事实、报道角度、新闻主题、报道形式乃至稿件的播发时机和版面等。由此可见,选择是新闻记者的水平、本领、发现力和新闻敏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法制经纬     
最高法院回应四大"敏感"话题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进行了解答。15%死刑复核案件不核准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言而喻 ,“事实”即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 ,“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 ,客观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 ,敏感问题报道与其他形式一样 ,也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 ,敏感问题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矛盾的斗争性、对抗性、冲突性 ;涉及的面广、多种矛盾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 ,关系难以处理 ;问题敏锐 ,又往往深藏在表象背后 ,是非难以判断 ,公众关注分寸难以把握。为此 ,正确把握敏感问题的报道 ,事关舆论导向。一、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人们认识事物从来是从个别开始的 ,而个别的事物总是带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新闻采访呢?我的回答是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线索的发现,是指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所蕴藏的新闻价值的先知先觉,并作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判断。她使新闻线索确立,她是新闻采访的先导,她更是新闻写作前提的前提。也就是说,发现决定了新闻线索,决定了新闻采访,决定了新闻写作,更决定了新闻精品的成败,大记者、名记者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他们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即发现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记者的“悟性”与“敏感”,西方新闻是所指的“新闻鼻”,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指向记者的发现力。因此,我以为…  相似文献   

14.
周怡 《理论学刊》2007,(11):123-126
《聊斋志异》的新闻学价值主要包括:创作选材与写作的纪实倾向,"异史氏曰"式的新闻评论因素,记录重大和敏感社会时事灵活运用的新闻策略。此外,从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纪实传统中也能够揭示出《聊斋志异》的新闻学文体特征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所谓新闻线人,是指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并获得报酬的人。一般来讲,新闻线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新闻线人,自制设备,把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作为自己  相似文献   

16.
1998至2001年度,我曾连续四次担任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的评委。我深感,好新闻评选的过程,既是对当年度全省报业新闻业务工作的回顾、检阅和总结,也是一次生动、现实的业务学习和研讨的机会。每次评选带回来的省好新闻作品可以说是开展业务研讨的一笔笔财富。这些新闻佳作,从总体上反映了江苏报业过去几年在新闻改革中的探索和创新。一、在报道事实上求新,捕捉鲜活事实,回归新闻本义新闻的要义在“新”,好新闻评奖的一个基本标准也在“新”字上。构成一篇好新闻作品的要素之一,首先是内容新鲜、题材重大的事实。经济和社会生活既丰富多彩,又瞬息万变,给报纸新闻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敏感地抓取发展变化中的新题材,写闻所未闻之事,或从老主题里淘出新含义,及时引  相似文献   

17.
苏清杰 《求贤》2010,(9):34-36
31年的新闻生涯.从通讯员到报社主编.职业的敏感时时提醒着我:一定要为何俊田写点什么.不然我会感到终生不安。  相似文献   

18.
给新闻下定义,是反思新闻传播理论的第一命题和逻辑起点,也是新闻学界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或一颗"皇冠上的明珠"。迄今为止,中外新闻界给出的新闻定义约200种,表现出相当的探索热情。定义新闻,属于玄学。只用"一句话",概括对象,抽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新闻发布制度是随着党的力量的壮大和社会进步潮流的推动而不断发展的。鉴于战争时期的特定形势,党的新闻发布除了通过日常的报刊等新闻途径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被赋予历史性政治任务的形式,使其既是一种政治宣传,也是一种外交斗争,更是一种统战形式,特别是从抗战时期到建立新中国之间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党把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作为一种与武装斗争具有同等意义的武器,向世人展示了其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价值和战斗力量,值得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志刚 《党课》2011,(18):62-63
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事件时代,公开透明逐渐成为执政共识,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各级政府的媒介意识必须随之提升,“被各种信息和媒介包围的领导干部,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