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朱瑞、刘志丹联名发表了《红军愿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同时,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还多次给张学良以及东北军各级军官写信,阐明我党抗日  相似文献   

2.
(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吴起镇,西北二马(马鸿宾、马鸿退)和东北军骑兵便尾随而至。毛泽东命令:“打退追教,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指挥红军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此时,东北军白凤翔部也来进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另外3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军经过此次战斗,终于结束了敌人的追剿。彭德怀在他的自述中说:“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正是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张学良十余师向陕北苏区红军进行第三次…  相似文献   

3.
吴跃农 《湘潮》2005,(9):19-23
红军抵达陕北后不久,蒋介石就调集张学良的东北军开赴陕北,与杨虎城的西北军联手进行“围剿”,蒋介石自任“剿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他们军事上的直接对手,则是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膘肥马壮、装备精良的张学良六十七军向陕北红军阵地进攻时异常凶猛。一向大刀  相似文献   

4.
霞飞 《世纪桥》2005,(8):7-10
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重大历史关头,每一次都起到了无以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他不愧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统帅。毛泽东的“放蒋”决策重新整合了中国的抗日力量到1936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已经大暴露,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而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想要先”剿灭”共产党,然后再对付日本人。正是在这种情势下.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把前来西安督促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进攻红军的蒋介石及其随行国民党高级将领扣了起来.并通电全国.提出了改组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5.
1936年5月中旬,党中央为了推动驻扎在西北的东北军和西北军抗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奉命开始西征.除红1、红15军团外,还有红81师等部,统称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同志.我记得红1军团为左路军,向甘肃的曲子、环县一带攻击前进.红15军团为右路军,钳制和阻击盘踞在陕西“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和宁夏的敌军马鸿逵、马鸿宾部.出发前,我们连李指导员动员时,传达了上级确定的西征的三项任务:第一,扩大抗日根据地;第二,扩大红军部队;第三,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并强调说明,只有完成这三大任务,才能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才能有利于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6.
力平 《共产党人》2006,(5):47-48
1936年5月,蒋介石严令东北军向北推进,消灭红军。中共中央与东北军虽已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但是尚未公开.东北军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命令。中共中央为了避免内战,6月14日决定让出中共中央驻地瓦窑堡给东北军,中央机关向保安转移。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丛德滋早在求学时期,就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丛德滋从东北大学毕业以后,被介绍到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1934年,丛德滋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和内战行径,于当年6月被逮捕。直到9月,才由张学良将军亲自下令释放,安排在东北军总部办公厅任机要秘书。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丛德滋随军到了西安,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后,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联合办公厅,丛德滋负责特种宣传组工作,并创办了《解放日报》。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囚禁后,丛德滋…  相似文献   

9.
先父高崇民经常向我们讲述他的思想转变过程,他说他为抗日救亡奔走多少年,“悔恨自己过去太瞎摸海了”,直到1935年受到孙达生同志的帮助,他才开始学习马列主义,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他称孙达生是他学习马列主义的启蒙老师。1936年5月,他因写《活路》小册子,主张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联合抗日,而受到蒋介石的通  相似文献   

10.
正红军抵达陕北后不久,蒋介石不顾日本侵略者对国土的吞并,调集张学良的东北军开赴陕北与杨虎城的西北军联手对红军进行"围剿"。而张、扬部队面对的对手是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陕北不是东北,他乡怎比家乡起初,武器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向陕北红军阵地进攻时异常凶猛,而一向敢打敢拼的彭德怀却似乎没了"气势",他领导的红军显得很"怯战",几乎是不战而退。东北军一下子就占领了陕北好大的地域。东  相似文献   

11.
1936年5月,蒋介石严令东北军向北推进,消灭红军。中共中央与东北军虽已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关系,但是尚未公开,东北军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命令。中共中央为了避免内战,6月14日决定让出中共中央驻地瓦窑堡给东北军,机关向保安县转移。 在部署转移时,中央将瓦窑堡的卫戍部队调往前线,特别是对盘  相似文献   

12.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13.
<正>1935年底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努力,实现了"内战吟成抗日诗"的伟大转变。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掉转枪口对准日本侵略者东北军对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丢失东北有刻骨铭心之痛,对在西北执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5日是朱理治同志诞生84周年的日子。朱理治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少年时代受到“五四”运动的熏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革命为职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以后至西安事变的一年多时间里,朱理治曾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陕甘工委书记,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央驻东北军特派员等职,为我党争取东北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巩固陕甘苏区迎接长征红军 1935年7月蒋介石将大部分东北军调往陕甘一带,在西安设置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对陕北苏区进行第三  相似文献   

15.
熊坤静 《世纪桥》2009,(2):19-24
1936年,为了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对峙,由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联合东北军和西北军,形成了一种以共产党和红军为政治领导的“三位一体”西北合作抗日局面。它成为导致“西安事变”爆发的一股强有力的潜流。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述:东北军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支非嫡系部队,东北军地下党是我党在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力量之一。1936年,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统治阶级内部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日盖不满,要求抗日的人越来越多。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逼蒋抗日,率东北军、十七路军(通称西北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作为中共首席代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进行工作,在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难才大略,使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英明决策付诸实现。毛泽东同志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东北军、十七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以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中国从长期内战转向全民抗战,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关于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这两位千古劝臣以及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功绩,已经有口皆碑。但对东北军地下党和广大党员在这一伟大历史事变前后,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所进行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尚未有详尽的记述。1982年中共中央党史资资征集委员会成立了东北军党史组,积极开展征集东北军党史资料工作。中国共产党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刘澜波同志辞世后,我们健在的东北军地下党有关同志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的情况如实地撰写出来,以启迪后人,就教于更多的知情者。  相似文献   

17.
海伦有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日斗争历史。海伦抗日游击队在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上赫赫有名。1936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东北抗日联军第1—6军军长杨靖宇、赵尚志和周保中等名义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在这个历史文献中,海伦游击队与汤原游击队齐名,列入"宣言"的倡导者之一。由于海伦游击队后来失败了,没有像汤原游击队那样发展壮大起来,后来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因  相似文献   

18.
孟兰英 《党课》2013,(23):120-121
“东征战役”前发出时代强音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1936年1月26日,部队挺进至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一带进行休整并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政委毛泽东、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了“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19.
“看报、看报,看《解放日报》;看张、杨将军发表对时局的宣言;看蒋委员长……。这是1936年12月13日(西安事变第二天)从古都西安大街小巷传出的卖报声,西安事变后的第一张报纸——《解放日报》诞生了。《解放日报》的主编是丛德滋,辽宁凤城人,1933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即效力于东北军中,曾因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和宣传“反对内战,枪口对外”的抗日主张,被反动当局逮捕。后经张学良将军明令释放,方恢复自由,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刊登关海庭同志的文章《1933年至1934年期间中共中央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其中谈到:“1933年8月,十九路军派代表陈公培到延平附近的王台会见了彭德怀,受到热情接待,彭向陈重申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1月17日提出的三项条件,并给蒋光鼐、蔡廷锴写信,‘告以反蒋抗日大计’,请他们派代表到瑞金,同中共中央进行停战谈判,共同抗日。”但实际上,从1933年7月初一直到1933年9月中旬,正是彭德怀率领红军东方军奉中央之命在福建与十九路军进行激烈战斗之时。在此期间,东方军先是在朋口一带重创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尔后又在闽北的夏道码头及芹山一带给十九路军以沉重的打击,这时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