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明钢  金敏求 《湘潮》2011,(4):50-50
多少年来,史学界都以为新四军第一个军部设在江西南昌。但近年发现,第一个军部诞生在汉口。  相似文献   

2.
1941年夏,日寇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大扫荡,并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一并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新四军军部避其锋芒,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团马家庄。  相似文献   

3.
吉华 《湘潮》2014,(12):46-46
1943年夏,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召开会议,华中局代书记兼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在会上布置开展"抢救运动"。 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苏北区党委书记黄克诚开完会回来,先在第七旅小范围内搞了一个试点。他亲自考察,掌握动向。  相似文献   

4.
1941年2月至5月,在豫皖苏边区抵抗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新四军第4师,终因顽我力量过于悬殊,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减员近半,其中第10旅损失尤为惨重,只剩3100多人。6月,第4师奉命撤至皖东北休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新四军军部决定,第4师第10旅同第3师第9旅对调,第10旅归第3师建制,进驻第3师防区淮海地区。9月下旬,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和当前斗争环境的需要,决定主力部队地方化。有的浓缩编为两个团,另一个团同地方武装合编。有的旅全部同地方武装合编。其中指定第10旅兼淮海军区,全部化整为零,同8个县的地方武装合编。…  相似文献   

5.
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迅速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下辖7个师。粟裕被任命为第~师师长,后又兼任第一师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苏中位于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北起高邮至盐城东部斗龙港,东临黄海。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人口SOO多万。新四军军部自重建之日起,就继续高举抗日大旗,成了日、伪、硕的心腹之患,眼中之钉。因此,[J伪加紧了对新四军的“扫荡”,妄图乘新军部刚组建、正在整编部队之际,围歼新四军军部及主力,占领苏中、苏北。汪精卫群丑公开宣扬要“完成院变未竟之功”,日军…  相似文献   

6.
皖南事变后不久,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1月25日在苏北盐城重建。同年7月上旬,日军以7000余兵力为骨干,辅以李长江、杨仲华等部伪军,共纠集两万余人,以日军第十二旅团长南浦襄吉为总指挥,拟犯盐城,围歼新四军军部及其主力部队,新四军军部被迫撤离盐城,转移到阜宁县侉周、停翅港一带。 1942年底,日军扫荡重点移至华中,日本东京报纸叫嚣:“予韩(德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作者注)总部苏省府及新四军军部  相似文献   

7.
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在敌人的疯狂“扫荡”面前,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  相似文献   

8.
<正>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顺手牵羊地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  相似文献   

9.
铁军的精神 黄花塘的水—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小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城70华里,有个地方叫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曾悄悄转移到这里,在此驻扎了两年零八个月,直到抗战结束。于是,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因为新四军军部的驻扎而闻名。  相似文献   

10.
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后,谭震林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由闽北红军改编的新四军第五团,隶属于第三支队。五团于1938年2月25日离别石塘,在安徽歙县岩寺接受新四军军部领导的检阅。叶挺军长赞扬说:“五团基本都是闽赣边  相似文献   

11.
1941年夏.日军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固马家庄。区委书记将刘少奇安排在马庄乡农救会主任马玉甫家。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军部机关在后勤方面设供给部、卫生部和军工部。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反贪污浪费,正应了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现在的弱点就是浪费公粮和乱用钱"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既要抵御十几万日伪军的  相似文献   

13.
王志刚 《湘潮》2011,(3):6-9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着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不但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且迅速重建新四军军部,使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蒋介石妄图通过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来达到消灭新四军的阴谋也彻底破产。在这一过程中,刘少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达成共识,决定由叶挺担任军长,在武汉组建新四军军部。于是,叶挺来到武汉,并全身心地投入新四军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钢 《党史博采》2004,(5):13-16
在新四军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事件,因其发生地在当时的新四军军部黄花塘(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因此史称"黄花塘事件".  相似文献   

16.
福建是新四军组建的重要策源地.1938年春,福建各块游击区党组织历经曲折,胜利完成了新四军在福建的组建任务,闽西、闽南以及闽赣边汀瑞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第四团;闽北、闽东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第六团;闽中游击队和闽籍东南亚回国华侨青年等作为后续部队先后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和教导队.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1日深夜,刘少奇正准备上床就寝,机要员送来新四军军部急电。电文说:“我们决定全部移苏南。”此电是发给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并告诉刘少奇、陈毅的。刘少奇看了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项英终于同意率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转移了。担心的是,现在向苏南转移能安全吗?长期以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驻在皖南任县、繁昌一带纵横不到100公里的狭窄地域,北临长江,和日伪沦陷区,东、南、西三面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监视着。中共中央鉴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的险恶处境,三令五申要其北移。项英由于受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对中…  相似文献   

18.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 1期刊登了写于1994年8月8日的拙文《新四军新军部何时成立》,现根据近来所见材料,对拙文作几点补充。 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于1941年1月25日的根据,除拙文已提到《陈毅代军长就职演讲》、陈毅《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赖传珠《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三个外,还有三个: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新四军组建的重要策源地。1938年春,福建各块游击区党组织历经曲折,胜利完成了新四军在福建的组建任务,闽西、闽南以及闽赣边汀瑞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第四团;闽北、闽东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第六团;闽中游击队和闽籍东南亚回国华侨青年等作为后续部队先后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和教导队。新四军初建时,由福建游击队组建的部队兵力约占当时皖南岩寺整编部队兵力的半数,成为新四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二日“泉州事变”发生后,经我们巧妙的斗争和新四军福州办事处王助同志的据理抗争,终于在事变后约一个月,由钱东亮驻泉旅部派出车辆把我们全体同志送到福州洪山桥,福州办事处传达军部对我们支队的命名:“新四军军部特务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