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日<马关条约>开辟苏州为商埠后,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在苏州出现,缩短了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距离".轮船、铁路的通行刺激了苏州经济的复苏,为苏州带来了新的商机,推动着苏州商业区向近代商业街区转变,带动了阊门商业区的复兴和观前商业区的崛起.同时,轮船、铁路也改变了苏州商业区的布局,形成了两个商业中心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令人瞩目的苏州格局──苏州考察采访札记郭宁虎,段永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境内土地肥沃、湖荡密布、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的苏州,自古就是一块经济发达的风水宝地。近年来,乡村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全国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到苏州考察,...  相似文献   

3.
王鹏辉 《实事求是》2007,195(2):41-44
乌鲁木齐中心旅游城市地位的确立,有赖于游憩商业区的培育。二道桥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正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游憩商业区。二道桥游憩商业区的价值增殖不但对乌鲁木齐市有重大意义,而且还会对新疆旅游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曹文君 《世纪桥》2010,(7):34-36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江南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会馆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市场化,繁荣了苏城西北区域经济,为苏州吸纳型经济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打「桥」牌与抓机遇○赵庆平世界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交通发展史。随着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一体化、集团化的加剧,以陆上铁路为桥、铁路两端的海港为堡的国际联运的大陆桥运输方式也应时而生。1990年,我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路...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4,(12):54-54
正厉以宁在10月27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结构调整比单纯追求经济总量更重要。举个例子。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GDP是世界第一的,要比英国大很多,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行。具体来说,英国大约在1770年左右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到鸦片战争时,英国GDP构成中,主要为蒸汽机、机器设备以及铁轨、铁路机车、车厢等工业品,纺织业中使用的也是机器。而当时中国的GDP完全是由农产品跟手工业品构成。同时,英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是轮船和火车了,而中国当时仍然是帆船和马车。  相似文献   

7.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区商囹林立,商业影响力与日俱增,商圈的党建格局也逐步形成。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西城区马连道国际茶城、西单商圈、洲际酒店等3个党支部,近距离感受这些基层党组织是如何把党的工作渗透到商业区各个商家、把党员作用发挥到商业区各个阵地,来推动、促进西城区商圈党建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孙自俭 《世纪桥》2009,(3):68-70
二十世纪初,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传播,资产阶级有投资铁路的意愿。同时政府借债官办铁路失权过多,引起国人的忧虑和政府的警惕,促使清政府改变其铁路政策。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鼓励和支持绅商投资铁路,各省绅商和爱国人士纷纷申请承办铁路,以开富源、保利权,中国出现了创设商办铁路公司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邬才生 《唯实》2008,(1):53-56
苏州经验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在市管县的体制下,理顺市和县的管理权限职能,探索建立统分协调、管放结合的有效机制;二是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发展路径,创造富有特色、彰显个性的发展优势;三是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发挥典型作用,营造敢于争先,率先发展的良好氛围。“苏州经验”集中体现了苏州人的创新创业创优的时代精神。发扬“三创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苏州县域经济发展必然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冯成 《当代贵州》2007,(2):12-13
随着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延伸。经济发展也将从以点带面的模式向点轴模式转变,所谓点轴模式就是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轴,形成道路沿线的网状结构,改善区域经济的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贵广高速大通道的建设,将以广州和贵阳两个省会城市为基点,形成穗筑东西双城之间的经济互动,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田松 《世纪桥》2009,(24):52-53
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它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着力进行铁路建设,把它列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筹集筑路资金最为困难,庚子退款作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其对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建设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孟红 《党史纵览》2010,(1):20-23
中国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建设成渝铁路一直是四川人民多年的夙愿。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南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中共中央顺从民意,从建设人民交通事业着手,掀起了西南大地的建设高潮。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成都至重庆505公里的铁路,横贯四川中心地带,是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大动脉)的开工典礼隆重举行,为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3.
寻城记     
《红岩春秋》2010,(2):1-1
1891年3月1日,重庆开为商埠。 早在1861年,一批外国冒险家乘船入川,行至奉节而止,沿途搜集了水流险滩和航行资料,随时准备再次入川。1898年3月,英国商人立德乐组建的川江轮船公司的轮船第一次进入川江,打开了通商重庆的大门。1899年5月,英国炮艇闯至重庆江面,  相似文献   

14.
陈岗 《当代贵州》2010,(21):25-25
<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花家毅 《唯实》2001,(7):26-29
苏州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近年来城市建设步子很大,城市规模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苏州行政区范围整体城市化程度还不高,按统计口径城市化率仅为33.5%,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苏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67万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超过3200美元。根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与城市化水平有明显的关联性。按照苏州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城市化水平应不低于50%,从这一意义上讲,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化发展大大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纪风采》2010,(12):F0002-F0002
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将这座古城推向时代潮头。为顺应苏州整体发展,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2009-2012年苏州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规化》。从检察业务建设、队伍素质建设、基层院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检务保障建设和检察形象建设六大目标出发.确立了39项改革发展措施,指引苏州检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州作为中宣部在新世纪推出的第一个文明城市宣传典型,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塑造苏州文明城市新形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近年来,苏州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苏州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文明建设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定位、更高的参照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二是苏州外向度比较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徐美健 《唯实》2014,(12):12-14
苏州工业已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 进入"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苏州工业以"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工作主线,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以新兴产业为第一方略,主攻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9.
123年前的一天,即公元1872年8月11日,一艘大轮船离开上海码头向大洋彼岸的美国驶去。船上的乘客中有30名中国男孩,他们脑袋后拖着长辫子,脸上挂着胡珠。他们是大清帝国首批赴美留学生。16年后,他们当中的一个成为中国第一名铁路工程师,他的名字叫詹天佑。由于他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的卓越贡献,后人称  相似文献   

20.
王玉琴 《廉政瞭望》2014,(10):58-59
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船王”陈顺通将“顺丰”、“新太平”两艘轮船租借给一家日本公司,但轮船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神秘消失。此后,陈家四代人耗尽心血,相继在日本东京、中国上海提起诉讼。77年后,船王的曾孙陈中威终于打赢了这场跨国官司。日前,陈中威向本刊特约作者讲述了这起“中威船案”背后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