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弓形虫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温带更为多见。我国自从1955年在福建的家兔、猫、猪等动物体内首次发现弓形虫体以来,许多地区陆续报道了家畜弓形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明确了历史上“猪无名高热”的病因。近几年我省许多乡村和牧场也常有散发或流行该病。为查清该病在浙江省猪群中流行现状,特于1988年进行了本调查。  相似文献   

2.
贵州某兔场1986年5~7月间出现一种以败血症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兔病流行,累计死亡家兔387只,经对9只送检病兔、死兔的病原学诊断,确诊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的兔副伤寒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氯霉素肌注治疗病兔,并用该场分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制成死菌苗,对临床健康家兔进行预防注射,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一)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兔场共饲养家兔1070只,4月底开始发病,大多数病例发病突然,迅即死亡。病程短,一般为1~3天。病兔表现精神沉郁,不食,体温升高到41.2~41.8℃。幼兔患病后呼吸增数,间或出现惊叫、不安。怀孕母兔可见死胎、流产而引起死亡的现象。本病在流行过程中,除个别慢性病例发生拉绿色清稀粪以外大多数病兔均未见到腹泻、下痢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1989年6月,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某兔场发生传染性疾病,根据发病情况,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尸体剖检变化,现场初步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并立即采取了紧急接种等项措施,制止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兔瘟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1984年国内发生的一种新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兔患病后,以呼吸系统和实质器官的郁血、充血、出血和肿大为特征。1985年至1986年春,我省也发生一种兔的传染病,症状同兔瘟相似。为查清病原,我们在排除细菌和寄生虫的基础上,进行了病毒的分离、电镜观察、兔瘟荧光抗体检查、兔瘟灭能苗保护试验,确诊为兔瘟病。 (一)流行情况调查 1985年元月,我省贵阳市郊的兔群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迅速蔓延到贵阳市区,形成爆发性流行。1986年春,除贵阳市的兔群继续发病外,思南、普定等县也有本病发生,死亡兔6000多只。堡子两个自然村饲养西德长毛兔530只,发病死亡441只,死亡率为83%。人工接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鸡、鸭、猪等动物均不发病。 兔自然感染发病,潜伏期2~3天;人工感染一般在38~72小时,病兔体温升高0.8℃~  相似文献   

5.
从 2 0 0 2年 8月以来 ,丹东地区发生了一种以高热、发绀、贫血、流产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 ,其流行面积之大 ,发病猪数之多 ,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因多数基层兽医人员对该病认识不清 ,开始被误诊为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感、猪瘟、链球菌病、副伤寒等疫病 ,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退热解毒等药物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 ,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8月 5日 ,在辽宁省东港市菩萨庙镇关海山村首先发现该病 ,接着在宽甸县、凤城市、振安区、振兴区等地的一些乡 (镇…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大家畜(黄牛、马、骡、驴)传染性皮肤病防治研究协作组,于1987年9月,先后在我省周口地区、郑州、开封、许昌等市县对大家畜发生的皮肤溃烂病进行了调查,并以扶沟县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弄清了该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特征。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生化试验及动物接种试验等,证实该病为刚果嗜皮菌引起的大家畜嗜皮菌病。并筛选出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犬、狐、狼等动物的血液原虫病。该病1910年发现于印度的犬和狼,随后在锡兰岛、马来西亚、埃及等地广泛流行。1987年吕文祥在国内报道了发生在河南卢氏县猎犬的吉氏巴贝斯虫病,随后南京地区不断有该病的爆发流行。本研究对流行于南京地区的犬吉氏巴贝斯虫(Babesia gibsoni)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苏尼特左旗地区家畜中流行一种以麻痹型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有扩大蔓延趋势。为控制本病流行,自1985年以来,对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原学等进行了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先后从牛、绵羊、猪的脑组织及脑脊液中分离出6株致  相似文献   

9.
1984年2月以来,无锡地区家兔中流行一种急性传染病,我们对流行区的15个乡、161个村、791个生产队、2746个疫点进行了调查,自1984年2~4月(73天内)共发病23045只,发病率平均55.54%,死亡21209只,致死率92.03%,死亡率为25~100%,平均为55.65%。死亡兔中98%以上是3~4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2月龄以内的幼龄兔很少发病死亡,即使死亡也是并发其他病。该病发生快、病势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是本地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病。近年来 ,该病在全国发病的报道很多 ,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危害。甘肃省的一些市、州 (地 )也有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生和流行 ,但全省的总体发生和流行情况尚未掌握。为了查清该病在甘肃省的流行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控制 ,笔者于 2 0 0 2年 10月 30日至 11月 15日配合农业部对甘肃省河西 4市 7个猪场进行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检和流行病学调查。1 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1993年 6月 ,甘肃省张掖市某猪场发生了一种类似猪瘟、猪弓形…  相似文献   

11.
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瘤病毒科、疙瘩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所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1929年发现于赞比亚和马达加斯加,随后迅速传播至非洲南部和东部及世界其他地区。 我们于1987年9月在河南省扶沟、通许、民权、尉氏等地发现黄牛以皮肤上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结节、坏死、化脓等病状为特征的牛皮肤溃烂病流行,经对该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认为该病主要是由牛疙瘩皮肤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自1972年以来,发表了许多关于一种新的急性接触性猪病流行的报道,该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水泡性综合症,其临床症状与口蹄疫、水泡疹和水泡性口炎类似。本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1973年1月和4月欧洲口蹄疫防治委员会在罗马召开的及以后的各次会议上和1973年5月在国际兽疫局第41次大会上,对此病都给予了特别的注意。对这种新的猪病,已建议列为单独的一种病,定名为肠道病毒引起的猪水泡病(BBC)。  相似文献   

13.
1986年3月上旬~5月下旬,我省某地的家兔良种场的良种兔群中,爆发一种以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脱毛、形成痂皮为特征的皮肤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微生物学检查及省皮肤病研究所真菌室的鉴定,确认该病系石膏样癣菌所致的皮肤霉菌病。国内尚未见报道。 (一)流行情况 该场建于1980年,饲养有日本大耳、加利福尼亚和比利时等良种兔180余只,毛兔80余只。全部采用立式分笼饲养。1986年3月上旬,在刚断奶的幼兔中发现有的兔头部脱毛,形成结痂皮。时隔数日,脱毛病兔剧增到74只,其中幼兔55只,产仔母兔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养兔业的发展,我省家兔波氏杆菌病的流行较为严重,给养兔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选择有效药物对该病进行防治,我们采用我省的地方株对常用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了敏感性测定。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腔上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自 196 2年在美国发现后 ,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 ,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在我国 ,IBD自 1979年发现以来 ,在许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在甘肃省 ,2 0世纪 90年代初IBD呈暴发流行 ,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自 1996年以来 ,该病的暴发流行虽得以控制 ,但散发和混合感染及非典型性流行时有发生。现阶段 ,混合感染或综合征已成为甘肃省鸡病发…  相似文献   

16.
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治孙家刚(四川省苍溪县畜牧食品局628400)向春道(苍溪县人民医院1992年5~6月,在苍溪县歧坪、三川等地和县种兔场的幼兔中流行一种以排水样或胶冻样粪便为特征的疾病,部分病例急性死亡。经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动物试验等检查,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的牦牛副伤寒流行较严重。其中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的病原以牛病沙门氏菌为主,甘肃以都柏林沙门氏菌为主。根据我们1987和1988年对山丹军马场、甘南河曲马场部分场队的调查结果,该病发病率为15%~16%,发病致死率为30%~85%。我省每年由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cuniculum)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或兔传染性鼻炎,其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存在于健康兔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内。当家兔抵抗力强,外界环境良好时,不易致病。当外界环境恶劣,饲养管理不良,家兔体质差,抵抗力减弱时,此菌乘机活动,引起发病。统计资料表明,该病是引起9周龄至6月龄的兔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治疗目的,必需做出生前或病前诊断。煌绿滴鼻试验是多种:日刊介绍的诊断兔巴氏杆菌病的一种方法。《中国兽医科技》(原《兽医科技杂志》)1982年第11期刊登宋兆敏的《煌绿激发试验引起死亡初报》(以下简称《初报》)的文章,对煌绿滴鼻进行了否定,使兽医临床莫衷一是,不知其可。工作的需要,要求我们做兔巴氏杆菌病生前诊断、病前诊断、所以对《初报》进行了研究、推敲,认为其所谓“假阳性”理由不能成立,致死滴鼻兔不能排除药物以外的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春,在陕西省的宝鸡、咸阳、渭南和汉中地区爆发和流行兔病毒性出血症(以下简称兔瘟),给当地养兔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加强兔瘟病的防治工作,1987年10月至1988年1月我们开展本项试验,比较了不同的试验条件对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影响,选择出较适宜的试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 (Leuco cytozoon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L .sabrazesi)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内所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 ,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我国于 1 960年在福建省首次确诊该病 ,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 ,目前江苏省盐城市也有该病流行。发病情况  2 0 0 2年 9月 ,江苏省盐都县某户饲养 1 5 0 0只雏鸡 ,在 3 0日龄时开始下痢 ,鸡冠、肉垂苍白 ,病鸡逐渐增多 ,并出现死亡现象。整群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