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中国梦”是空前艰巨的宏伟事业,必须依赖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强和巩固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形成强大合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国梦”注入强劲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理论阐发中国梦的核心“以人为本”;再次,阐述中国梦的主体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中国梦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跨越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阐述点燃了中国青年的梦想火花。但对“中国梦”,人们却有一些误读和过度解读。“中国梦”是对前人奋斗的总结和对美好未来的描述,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梦”追求的是世界共赢友好相处,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梦”强调要把民族追求和青年个人的理想期待相融,表明了个人小追求和民族大目标的共存;“中国梦”既是要为青年创造美好未来,也要依靠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用青春的梦想和追求托起中国的梦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人人有梦,“中国梦”系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禹州梦”,渴望此地无贼。“禹州无贼”,“有梦就好”,揭示梦的来源;“好梦难成”,诉说梦的艰辛;“梦寐以求”,解读禹州实况;“梦想成真”,寄语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意义重大。首先,要对中国梦进行一种民族视角的诠释。中国梦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强国梦、人民梦和大同梦。其次,对高校民族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有三点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打牢民族学生共同思想基础;二是有利于激发民族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三是有利于凝聚民族学生的青春能量。再次,对民族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要实施“研”、“走”、“谈”相衔接的筑梦行动,“勤”、“精”、“帮”相结合的追梦行动,“调”、“提”、“启”相统一的圆梦行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正确的道路、科学的理论及建立起的具体的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扎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现实土壤。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不可分割。道路自信是中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同于别国的坚定选择,奠定了“中国梦”的基础;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先进产物,指引了“中国梦”的方向;制度自信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相一致的微观部署,保障了“中国梦”的前行。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激发了埋藏在全体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发了全国人民关于“中国梦”的大讨论,大家都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梦想人融入到“中国梦”的洪流之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理应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伟大征程上新的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探索高校学生党建以“中国梦”为指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柘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便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实践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新的中央国家领导核心提出的“中国梦”,也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本文拟就从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和重要理论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对与“中国梦”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梳理、归纳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本质和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梦”的提出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一坚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唤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无尚的光荣、自豪和责任,激发了当代中国人说梦、解梦、圆梦的空前热情。把这种强烈的责任和热情,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正能量,需要用中国精神铸魂强魄、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0.
王霞 《工会论坛》2014,(2):12-1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描绘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社会政治团体,承担着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工会组织必须将工会工作与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体系;增强参与意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流职工队伍;加强思想引导,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在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道路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11月10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古老而生气勃勃的中国,这一天,跨进了“世贸组织”的大门。入世,一个盼望了多年的梦,一个融人世界也携起世界共同发展的梦,终于圆了。这意味着中国顺应了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潮流,将与一百多个国家相互开放市场;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重的挑战,即“绿色贸易壁垒”。这是我们加入WTO后无法回避的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塑民族文化有助于整合整个国家、民族的力量,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思想活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社会更需要“中国梦”在理论和实践中引导重塑民族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尊重文化多元坚持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平 《外交评论》2006,(2):19-20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兟 《外交评论》2006,(2):21-21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梦"、"中国梦"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陶巍 《外交评论》2006,(2):21-22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梦想是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60年来,大桥人以“没有跨不过的江河湖海”的豪迈气概,筚路蕊缕开启征程。超越自我,引领行业,在国内外建造了2000多座桥梁,书写了中国桥梁建设史的辉煌篇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一流的建桥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桥人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建桥国家队,以实现自己的“大桥梦”,并用智慧和汗水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