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 《党史纵览》2010,(8):22-26
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将在延安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员。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齐心协力巩固了延安大本营,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展了革命根据地。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以后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留守的岁月也成为萧劲光革命生涯中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正>留守延安,责任重大。毛泽东靠萧劲光“吃饭”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呼吁下,国民党政府终于与共产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协议。继而,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萧劲光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对内则称留守兵团司令员。八路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后,  相似文献   

3.
王木 《世纪风采》2013,(7):30-35
1937年12月,中革军委将在延安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员。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齐心协力巩固了延安大本营,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展了革命根据地,为以后全国解放做出党最高军事当局同意了八路军东进,在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区创建根据地,配合友军在平绥线和平汉线作战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敏杰  赵仕枢 《湘潮》2008,(6):12-15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萧劲光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0个春秋。这期间,萧劲光先后担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他克服重重困难,组建起留守部队,肃清了边区的匪患,打退了日本侵略军对河防的数十次进攻。特别是在边区反摩擦斗争中,他运用“有理、  相似文献   

5.
渠冉 《党史纵横》2013,(9):22-26
萧劲光(1903~1989),湖南长沙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红五军团的政治委员、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海军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改造红五军团1921年6月,萧劲光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春回国后到广东工作  相似文献   

6.
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我军作为一支人民的军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的联系、鱼水的关系。但真正把“双拥”作为一项活动、一项工作,在每年春节期间开展,是从1943年开始的。那时,党中央在延安。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后,为了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使其成为全国抗日大本营,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任命是“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萧劲光任司令员(又称主任)。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援配合下,萧劲光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与李德等“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瞎指挥分不开的,那一次萧劲光险些成了他们错误军事路线的牺牲品!几年之后,当萧劲光作为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奉命对反动顽匪进行军事清剿时,那个李德又出来想要“指挥指挥”,但结果,他没能把萧劲光指挥动!  相似文献   

8.
自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至1945年抗战胜利,萧劲光跟随毛泽东留守延安,先是任军委参谋长,继而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毛泽东、萧劲光根据抗日战争和反摩擦斗争的需要,携手拟檄文、发电报,留下了大量文稿资料,也留下了他们有关战略策略和斗争艺术的许多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共产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协议,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继而,红军主力部队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八路军(9月中旬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随后,八路军所辖的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3个师,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少数部队留守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此前任中革军委参谋长的萧劲光,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八路军后方总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0月下旬,衡宝战役结束,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率四十军、四十三军在湖南衡阳、宝庆地区歼灭白崇禧集团主力四个师。萧劲光从前线指挥所回到长沙,接到中央军委电报:毛主席在北京召见,有要事面商。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0,(2)
<正>1949年8月,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率军渡江南下,接管和平解放的长沙市。进驻长沙后,萧劲光出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和长沙市军管会主任,尽管除了处理地方军政要务外,还要指挥衡宝战役,可他还是挤出时间回了一趟老家——长沙市郊岳麓山乡天马村  相似文献   

12.
1938年3月1日,新四军二支队在龙岩白土(即今东肖)举行北上抗日誓师大会,高唱抗日战歌,奔赴苏皖抗日前线。根据支队司令部的决定,我所在的二支队第四团六连留下作为留守部队,保卫二支队留守处和二支队指战员的家属。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1月4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司令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萧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萧劲光大将身经百战,历尽艰辛,功高业伟,名满华夏。现谨将萧劲光大将部分鲜为人知的轶事片段刊载于此,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4.
刘铮  任芳 《党建文汇》2009,(9):42-42
组建东北边防军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以十三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当时,粟裕由于身体不好,正在青岛治病。他得知中央的任命后,十分着急,便托罗瑞卿给毛泽东捎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此前,周恩来和聂荣臻考虑到粟裕正在治病,建议东北边防军“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委指挥”,待粟裕等人赴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  相似文献   

15.
在萧劲光大将诞生100周年前夕,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萧劲光当年的老部下、老战友、原海军副政委卢仁灿将军。 卢仁灿1915年生于福建省永定县虎岗镇。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88岁高龄的卢将军精神矍铄,仍很健谈。说起萧劲光,显得更精神了。他说:“岁月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忘。但作为早年受到萧劲光同志教育影响、多次在他的领导下工作、长期与他共事的一名老兵,与他接触交往的情景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6.
耿飚之细     
正1939年的一天,耿飚去看望萧劲光,发现萧在石头上磨刮脸刀片,几块"可怜"的刀片早已被磨得连钢口都没了,萧劲光还是舍不得扔:"都是我从苏联带回来的,用了十多年了,现在没处买,凑合用呗。"钳工出身的耿飚三下五除二就给萧劲光用铁皮做了个夹子,磨起来方便多了。十几年后,耿飚出任大使,在国外碰到了电动剃须刀,自掏腰包买了一个送给了萧劲光。后来萧劲光  相似文献   

17.
肖劲光大将谈一国两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至1985年间,为出版武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将军的革命回忆录《留守陇东》,我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肖劲光大将审核史实并作序,后又应他要求编写《八路军留守兵团革命回忆录》(上、中、下三辑)和《八路军留守兵团史》。这使我有幸18次同肖劲光大将畅谈历史与现实。一次,肖劲光将军集中谈了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与体会。他是在问过我到深圳、沙头角与香港的情况后,放开思想谈话的。听说我是在原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詹才芳中将的女儿詹扬的陪同下去沙头角等地的,他十分感兴趣,话也很多。他说:“詹才芳可是当过公安军司令员的。1956年2月我曾随贺…  相似文献   

18.
杜玉臻 《湘潮》2011,(10):21-23
萧劲光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职务升降和岗位变迁。每次重要的晋升和变动,大都是由知人善任的毛泽东所极力举荐和最终决定的。而毛泽东在考虑萧劲光任职的根据和理由时,总会提及他曾两度留学苏联的经历,是当时军中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9.
萧劲光大将60年戎马生涯中,担任海军司令30年。以枪炮轰Ⅱ乌、军号、汽笛为音符的军事乐章,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但这绝不是他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的萧劲光,慈祥、宽厚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20.
萧劲光大将60年戎马生涯中,担任海军司令30年。以枪炮轰Ⅱ乌、军号、汽笛为音符的军事乐章,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但这绝不是他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的萧劲光,慈祥、宽厚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