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5岁那年我从幼儿园回来,就看到了妈妈怀里的她,小小的,黑黑的,如一个丑丑的玩具,我想摸她,妈妈不许.我想依偎在妈妈怀里,但妈妈怀里因为有她而没有太多的空隙.妈妈刚要给我喂饭,就听到她哭.然后丢下我就去看她.她是我的刚出生的小妹.那时,因为她的出现,仿佛妈妈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于是,我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2.
诗的世界     
陈菲菲是我一位同事的女儿,多年前为写《城市与人》我去长沙时见到了她。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在我的印象里,这孩子单纯、安静,不苟言笑,似乎多少有一点儿忧郁。送我回京时她曾隔着车厢玻璃与我对掌相别,是个令人怜爱的小女孩儿。后来她上了大学,因为爱写诗,我曾先后读到了她的一些诗作,给她写过辅导信件,也曾在电话里谈过对她作品的意见。再就是近年时而在报刊上读到她的诗文  相似文献   

3.
影像记忆     
正我至今忘不了她——我的曾外婆。她的百岁的人生历程,应该有许多故事,可我并不全部了解。当我想起她的时候,想起的是和她和我之间的往事。恰恰就是这些往事,让我在想她时,将略带感伤的怀念和悠远的思念跃然纸上。"想我的时候,就把你妈妈当成我。"她这话曾让我无法理解。我难以判断她说这话的初衷。但分明又理解她对我失去她以后的日子的担忧。她这话,仿佛将压在箱底里的东西翻腾到箱子外面,让人在异样的气息中沉醉于一种想象。  相似文献   

4.
西凡 《新青年》2007,(10):32-33
一、离去小井是在那个风高月黑的夜晚离开我的。那天我送她到火车站,我第一次有了拥抱她的冲动。"不回来了么?"我眼巴巴地看着她头上的蝴蝶结,紫色细绸带在她头上一动一动的,我的心也跟着一跳一跳的。"不知道。"她含混不清地回答我,口里嚼着口香糖,那是我在路上给她的。她的目光应该是越过我的肩膀,一直看着我的身后。"哇,你后面有一个帅哥  相似文献   

5.
一 我曾经痛苦甚至害怕,她那种迫不得已、不能死便继续活的令人心酸的坚强. 那天在医院里,她晕得不知所措,头痛得一直在哭,我喂她吃饭,看她打针,扶她检查,服侍她吃药,一直守在她身边,回答医生的问题,是的,我不冉是个孩子了.当她的头伏在我的肩膀,我才知道自己的肩膀有多重,而我却没有负担得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搞不懂,歪歪为什么大学毕业了还非要与我同租一套房子,她没必要省那几个钱,而且我还经常对她没好声好气的。说真的,歪歪的优点挺多,比如她漂亮,或者说是妩媚迷人,我和她一起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绝对百分百,不过都是冲着她去的;她温柔,可以说是柔情似水,我把她数落得跟卖笑女郎似的她都不会介意;她大方,那些男人们孝敬她的食物大部分都进了我的肚皮可是,我还是不喜欢她我觉得自从我和她在一起后,她就克得我没一个男人喜欢。  相似文献   

7.
细雨姐姐:你好!我有个姐姐,她很可爱,只是……我不太喜欢她的脾气。她的脾气很坏,我跟她在一起总感到很不自在。她好像有点儿神经质,有时对我很好,好像很亲热;可也许马上她又会对我大发脾气。如果我和她的朋友同时做错了同一件事,她肯定会对朋友笑眯眯的还那么亲热,可我却没这么好运,姐姐会跳起来把我大骂一顿,让我在大家面前很难堪。还比如她管我要东西,我若表现出有一点点不舍得的话。她就会对我大发脾气。我觉得姐姐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都说姐妹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忍让,可为什么我们俩在一起却让我这个小妹妹去忍姐姐?我真想不通,你能帮我想个办法让我们和平共处吗?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初。在柳河林校念书的第三学期,我因阑尾炎手术住进了医院。在疗养期间,我的同学们常常拎着水果、奶粉一类的东西,在闲暇的时候来看望我。可是,一连几天我都没有见到她的身影。我终于忍不住向同学们问起她为什么不来看望我?同学们回答我说她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不好意思来。我想她是怕我笑话她。于是,我让同学们转告她说她能来看望我就是给了我最好的礼物。第二天清晨,有人轻轻地推开又关上了病房的门。原来是她。她的手里捧着一束百合花,怯生生地走进来。鞋子踏在地面上发出一阵“吧唧吧唧”的声响,她走到床头,把那一束百合花插在旁…  相似文献   

9.
马老师: 您好!我和小丽是大学同学.去年大学毕业后,她被一家计算机公司聘用,我则进入市委机关当了一名公务员.我们俩感情一直很好,同学、老师、家人甚至邻居都认为我们是天生的一对.我也非常珍惜与她的感情.不料工作两个月后,就在我准备向她求婚的时候,她突然提出和我分手,理由竟是我"不适合她"!我争取了很长时间,可她终究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0.
肖峰 《新青年》2007,(12):42
高中和我一个非常好的女生,现在我们读大学没有在同一个学校,我们的友谊好像在淡化。她从来都不给我打电话,我打电话向她借钱,她也不借给我了。而我把她当做我的精神支柱,但是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她说,她从来都不给我安慰的话,我好伤心啊。我想如果她给我一点鼓励,对我好一点点,我现在也不会经常想到死亡。  相似文献   

11.
朔夫 《海内与海外》2004,(11):56-58
许是多年前就听说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也可能早已习惯了影视和新闻报道中车如流水的场面。从抵达美国的第一天起,当我面对终日不息的车流时,这些数量庞大、花样翻新、速度惊人的车辆并没有怎么刺激我的视觉,反倒是另一种“车”——电动轮椅——让我感觉更新奇。第一次见到电动轮椅,是抵美的当天,为了“倒时差”,我强忍瞌睡去逛住处附近的一个电器商店BEST-BUY。商店里出售的电视、DVD、数码相机、手机和国内没有太大的分别,看着看着就昏昏欲睡了。就在这时,一辆小车拐到我面前:它与国内的轮椅相似,却依靠电力驱动。车上坐着一位…  相似文献   

12.
安宁 《新青年》2006,(7):59-60
1、别赶我走好不好 我给柯小蓉详细描述了我所住的位置,她还是迷了路.我听见电话那边的她在嘈杂里几乎哭起来,只好安慰她,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接她.她这才破涕为笑,说:我就知道靖哥哥是个大好人,我刚出了北京火车站,你快来吧,我不会乱跑的!我有些气,但话已说出口,无法再收回,只好打车赶往车站去.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小女孩名字叫蓝明丽,她是我好朋友的独生女儿,我看着她长大。每年的暑假,她都会来我家住上几天,听我讲中国的故事。当她很小的时候,我给她讲嫦娥奔月,孙悟空大闹天宫,稍大一点了,我给她讲一些成语故事,每次,她都是似懂非懂地听着。近年,我和她讲中国见闻,讲万里长城的宏伟,少林寺的功夫,华清池的传说,逐渐,她的兴趣变浓了,也懂事了很多。近几年,她更是无论多忙,都要来探望我。我们约定的那个日子,她总是风雨不改,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要来看看我和她亲手种下的一株北京水蜜桃。  相似文献   

14.
心语     
姚玉红 《新青年》2015,(1):36-37
他对她而言曾经是满眼的威严,很少见到他的笑容,只能是敬而远之。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看到他感觉很温暖。坦率地讲,她很敬重他,不仅欣赏他善解人意的为人处事,也喜欢他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担当,更享受他那风趣幽默的话语……总之,她和我说她迷上了他。那些日子她很烦,常约我去小酌。我能看得出她的内心很矛盾,什么心思也没有,她总想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容。但我知道她内心装着沉  相似文献   

15.
老师:马您好!我是一名军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和一个女孩相识并相爱了,她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今年25岁,比她大5岁。我觉得她就是我今生要找的人,和她在一起我是那么的开心和幸福,她也一样,也愿意和我在一起。我对她是认真的,因为我早已过了年少轻狂的年龄,7年的军营生活使我  相似文献   

16.
马老师: 您好!早就想给您写信了。因为我的心理出了问题。我看过您写的《爱上了老师的女孩》,而我恰恰相反,是一个爱上了老师的男孩。自从上初一,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到了初二她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虽说她是班主任,可是我一点也不怕她,因为我从心里喜欢她,她很爱笑,笑起来好看极了,我平时喜欢在日记里写些自己的心事,她就经常给我写评语,比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抬头看远方,胜利属于你!……”到放假的时候,我就把那些评语剪下来珍藏。有一次春游,我还和她照了一张合影,就这样,我就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暗恋上了她.我该怎么向她表白?我怕,因为她是我的老师,表白了以后我怎么上课呢? 现在我上初三了,她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我开始很高兴。后来我发现她对我越来越冷淡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脑子一片空白,在这岔路口,我不知该继续追寻,还是该放弃?我有一个念头,要她当我的姐姐,不知这样如何?请您指点迷津。困惑的男孩曹会元  相似文献   

17.
小丹妮现就读于意大利米兰市18区SCIALOIA街小学。三年前 ,已开始在中国接受启蒙教育的她随父母移民来到了意大利。跟她家乡浙江温州农村山区学校相比 ,她得到了好的教育环境 ,但几年的学习之后 ,她的意大利文反而超过了中文 ,她把所学无几的国语———普通话几乎忘了个一干二净。我开中文课的那天 ,发现她很怕和我说话 ,但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出她是多么渴望学习中文 ,我发现我在黑板上写时 ,她便在下面临摹。有天上午她到学校很早 ,见了我她不断在口袋里翻弄一张纸条 ,一会儿掏出来一会儿塞进去 ,嘴咧得大大的 ,就是说不出话。我以…  相似文献   

18.
你快回来     
伍振 《新青年》2002,(12):30-31
遇见她,是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因为同情,想带她回家。她却站在那里不走。可能以为我是骗子,我想。于是我买来了一大堆她喜欢的食物,哄她开心。因为不是SOHO一族,不可能成天陪她在家或是逛街,于是大多时候,她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尽管觉得她太委屈,但是想到寄“我”篱下,心里也平衡许多。开始我很开心,为这位愿意和我同居的漂亮的异性朋友,但,我慢慢发现——  相似文献   

19.
时空的聆听     
王朔莹 《新青年》2005,(12):3-4
自从上了大学后,与小素的联系就渐渐少了,虽然有时在QQ上也能见到她,但却不知从哪儿找话题聊。这尴尬的原因要从两年前说起。那时我读大二,刚刚通过英语四级,正在备考六级。闲时给她发了一封E-mail,向她询问有什么考六级的诀窍,因为我认为她既然大一时就通过了四级,那么已经大四的她一定通过六级了。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的邮箱始终没有她的回信。这不像她高中时的作风,那时的她在我遇到困难时都是有问必答的。不但采用最古老的纸、笔、信封的邮寄方式,而且还会跑来与我面谈。记得,就在她要参加高考的前一个星期,为了给我辅导生物,她竟倒…  相似文献   

20.
烟火 《新青年》2005,(11):19-20
其实我和楠谈到结婚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曾经问她“:做我的老婆好吗?”她说“:好啊好啊,那你得给我买5角钱的糖。”我知道,她是怕自己嫁不出去,9岁的她比6岁的我邋遢得多,鼻涕总是长长的挂在嘴唇上,袖头上满是饭渍。每一次我们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她总是落单,没有小朋友会挑一个满脸鼻涕头上总是生疮的女孩子做搭档的。那是我们第一次直言不讳地谈嫁娶。她喜欢我给她买的糖,我乐得有她的保护。她生得五大三粗,我长得腼腆秀气。刘妈妈说,我们两个感情是性别错乱了。错就错吧,我的糖让她越吃越胖,她的身板也让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越来越跋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