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从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在发展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以及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问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蕴。  相似文献   

2.
时下,以人为本作为一个词语、口号,在我国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我怀疑对以人为本做到真懂、深解的人未必很多。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要明白这一点,首先要明白不能以什么为本,而且要切实做到。例如,不能以物为本,不能以头衔、名号、地位、级别为本,另外不能以权力、权势为本。什么叫以物为本?举些小例子:一些家庭中,最受宠的是狗,全家都围着它转,百般伺候和养护,这就叫以狗为本,即以物为本。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简约"概括为历史合力论,对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人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有所贡献.历史合力论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社会和个人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它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和个人都知道"谁"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本"是什么,每个人都实现了自身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完美结合、历史剧作者与剧中人物的辩证统一.这一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犹如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热切地昭示人们:只有每个人都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只有实现此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每个人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以人为本常常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它的表面化理解。因此,必须在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企业才能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什么人"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以及什么人"如何才能"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一旦我们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贯彻到了企业领域,也就是说,将它与企业的特殊性质结合起来,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并且发现把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结合起来亦即把伦理与经济结合起来乃是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属于人的实践和认识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人类的价值优于动物及环境价值 ,因此环境保护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环保伦理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环境保护以什么人为本 ?以人的什么为本 ?以及主要保护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 ?这种分析视角把环保的眼光由自然转向社会、由富人转向穷人 ,并建立一种由福利伦理和正义伦理构建的新型环境保护观念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是共产党人执政境界的升华。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以君为本,也不是以人的本性或人性为本。以人为本内涵的基本要求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主体地位、利益、诉求、快乐、幸福和发展。以人为本外延的基本要求是,任何个人都应享有作为人的权利,对任何个人的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一些企业管理不善,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人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没有人的活力,就没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实现基业长青,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必须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一、以人为本,满足员工五项需求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辨识的条件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俊杰 《前沿》2005,(2):194-197
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一次革命。但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却有不少模糊认识,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 以人为本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因此, 必须澄清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并分析、研究其从理念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和策略, 以推动以人为本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邹永达 《创造》2004,(8):44-44
党 的 十 六 大 提 出 “ 以 人 为 本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吸收前人 经验,集中世界文化的先进性所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才有了人权入宪、私有财产保护、宪政政府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举措的出台。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不仅在经济领域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方 向与指针。强化依法执政能力的建设,也应是实现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关口,改革、发展、稳定在稳步推进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中央针对这些情…  相似文献   

10.
看来,在以人为本的理解上还有些话要说,也还有些问题要研究。报刊上时而发表“解读”的文章,有的问题虽经解读仍不清晰,有的解读本身就有问题。简单归纳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以人为本的整体概念,是不是指以所有的人也就是一切人为本,或者像有的文章所说的那样以所谓“类存在意义上的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人,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整体社会为本,如果离开以社会为本去讲以人为本,那岂不是鼓励以个人为本?不能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等同起来,“民”过去是相对统治者、现在是相对领导者而言,把以民为本混同于以人为本,就把以人为本的意义和范围降低和…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相似文献   

12.
我们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适当位置,并使之成为社会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合乎逻辑的继承、发展与深化,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关键和重点在于以人民群众为本。  相似文献   

13.
人类思想发展史证明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贯穿于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根本原则,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人为本”不仅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它是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理念。 因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认真地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执政理念,它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理念,执政兴国的发展理念,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廉政理念等。现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则是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且更具根本意义。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人类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也都以理性的方式思考人的特性和存在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愈来愈认识到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主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幸福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实践,为…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以谁为本?说来话长。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春秋时期即提出了“民为邦本”、“以人为本”的口号,这从表面上看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着鲜明的阶级分野,存在着剥削制度,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地位,难以享受人的尊严与价值,不在“为本”之列。在欧洲中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里,作为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这里的“人”无疑指人类,指全体社会成员,而当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根本没有做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归属点。但现阶段,我国在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因此,我国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推进包括"双创"机制、劳动力价值补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在内的创新,为我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五本”论     
弓克 《今日浙江》2006,(16):35-38
人贵务本。务本之要,在务“五本”(这里的本,指“根本”,乃哲学价值论概念,而非哲学本体论概念):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五本”乃人生之本。世以人为本“世以人为本”之“世”,乃世界之“世”,乃为人世界之“世”。世界,可分为“自在世界”和“为人世界”。为人世界,应以人为本,应以人为主体。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着,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这意味…  相似文献   

18.
王亚楠 《重庆行政》2013,14(1):39-41
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政府和服务是不矛盾的,而且服务就是政府的本质所在,也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1]。2012年中秋和国庆双节长假期间施行的小型客车免收高速公路过路费,是政府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政府回馈社会的实践创新。根据全国假日旅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民法精神?有学者认为,民法精神是自然人人格平等,法律在调整本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时对双方实施同等保护,这也是民法的直接宗旨,民法各基本原则如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最终都派生于这一宗旨[1]。笔者比较赞成这一观点并概括为:民法精神是以"平等理念"为核心,包括意思自治等各项基本原则在内的综合体。在我国,随着"人本主义""以人为本"观念的确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放到马克思人学视域中去,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会由价值层面上升到历史科学层面。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需要为本,需要则以"全面"为本。我国当前处在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正视这一阶段,把它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统一起来,从"物"的产生、"物"的布局、"物"的持续、"物"的配置、"物"的共享五个方面把握,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