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任弼时的人格魅力是通过时间的积累、实践的检验凝铸而成的,它主要体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忘我的奉献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任弼时的人格魅力将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指引着人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途中,去学习,去实践,去拼搏,去奋斗。  相似文献   

2.
杨晓璐 《党史纵览》2006,(10):21-23
任弼时与陈琮英 1934年7月初,湘赣苏区的中心区域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六军团处境危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红六军团向西突围到湖南中部去创立新的苏区,同时命令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湘赣省委书记的任弼时,以中央代表的身份,与萧克、王震组成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率红六军团向湘中地区转移.8月,任弼时带着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当时在湘赣省委工作的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也一起随军行动.  相似文献   

3.
一、“中央代表团”的派出及其使命1931年春,中央政治局决定向中央苏区派出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三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它的形成及派出有一个过程.早在1930年8、9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两次讨论成立苏区中央局.10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了苏区中央局组成人员,并决定派项英先去苏区.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最终确定苏区中央局由项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吴振鹏、余飞,再加上当地二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暂由项英代理.10月29日,中共中央致信红一、红三军团前委,告知在项英未到苏区之前,苏区中央局可先成立,暂以毛泽东代理书记.这时,任弼时即被指定为苏区中央局成员之一.项英于1931年1月初到达江西苏区的宁都县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于1月15日在小布正式成立,宣布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一人、共青团中央一人组成.同时成立了由苏区中央局领导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毛泽东、朱德任副主席.此时,周恩来、任弼时还在上海,共青团中央一人和湘赣边特委一人名单尚未确定,余飞因故不能去苏区,曾山因发生“富田事变”与苏区中央局失去联系.当时在苏区中央局工作的,只有项英、毛泽东、朱德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任弼时是这个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客观上讲,任弼时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广纳贤才的科学机制的结晶;从主观上讲,是对任弼时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定,是对其人格和品行的认同。总之,任弼时能够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当时历史条件与他的主观条件的高度统一,具有历史必然性。任弼时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成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任弼时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从延安到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住一块。毛泽东住的东面是任弼时,再隔一个过道就是周恩来。当时,除毛泽东外,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首长都还没有配备警卫班,外出时只有卫士跟随。对此,毛泽东向我们警卫班的战士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谁看见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外出,你们谁就主动跟着去负  相似文献   

6.
任弼时是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一.他从16岁起投身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的思想和业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任弼时英年早逝,对他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已开展多时,但由于相关档案资料的缺乏,对任弼时早期思想转变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期<党的文献>发表的任弼时1922年3月5日亲笔填写的<旅俄中国青年共产团团员调查表>,为我们研究青年任弼时的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蓉 《北京党史》2014,(2):16-20
正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早年参加革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也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贡献了一生。回顾任弼时有关群众工作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以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21):63-63
任弼时一生都注意读报,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属高等小学读书时期,一有时间就去师范部阅览室读报。通过读报,任弼时知道了天下大事,了解了时局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读报的基础上,任弼时能够独立思考,并尝试着对时局和政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他在一篇题为《近日闻见录》的文章中,  相似文献   

9.
正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任弼时坚持向群众学习,善于向群众学习,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解决实际问题。在领导共青团工作时,任弼时就号召青年"努力在农民中活动",要求共青团"深入群众",做到"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1925年6月,他在《上海五卅惨案及中国青年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任弼时1950年逝世,党中央高度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组织家。1994年在任弼时诞辰90周年纪念会上 ,江泽民强调任弼时是党的卓越领导人、政治上成熟、有着坚强的党性和实在的工作作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围绕任弼时在中国共产党建设方面的实践活动与理论贡献 ,国内召开了一些学术研讨会 ,发表了一批有新意、有深度、有分析、有见解的研究专著和论文 ,使关于任弼时与党的建设的研究有所推进。目前 ,党史界、理论界正在继续把这一研究不断深入开展。笔者认为 ,任弼时对党的建设理论的卓越贡献 ,主要体现在其对毛泽东建…  相似文献   

11.
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任弼时始终强调自我批评对每个党员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自我批评,为党内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作出了表率。以总结湘赣苏区的工作为例,任弼时在湘赣工作座谈会上坦率的实事求是的发言,使到会同志很受感动。在革命生涯中,任弼时也有过缺点和失误,他对此并不讳言,而且不断严格解剖自己、警戒自己,督促自己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改正错误,改进工作。延安整风期间,他曾多次对自己在"左"倾路线影响下所犯的错误作自我批评。任弼时还总结出许多好的开展自我批评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弼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政权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诸多方面的重要贡献,而他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任弼时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了把执政党的建设同边区的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侧重于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根本任务;强调了搞好党在执政条件下的自身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任弼时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原理同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4,(12):11-17
2004年4月30日是任弼时的百年诞辰,在纪念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回顾任弼时光辉一生的时候,胡锦涛对任弼时在革命战争时期对毛泽东的支持做了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正>1938年3月5日清晨,一辆卡车从延安南门驶出,向西安进发,车里坐着任弼时夫妇。化名陈林的任弼时,将转道兰州、新疆,前往莫斯科,肩负着与共产国际联络和交涉的重任,开启他的红色使者之旅。勇挑重担维护核心为什么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如此残酷紧张的情况下,派正在前线工作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去莫斯科呢?这是因为1937年11月29日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  相似文献   

15.
任粥时不做特殊党员 红六军团离开赣边区西征,一路上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当部队打下苏平县后,进行了短期休整。党小组长小何想利用休整的机会召开党小组会,西征一开始,任弼时就和警卫员、公务员、收发员编在一个党小组里。小何看见任弼时正戴着眼镜,手拿铅笔,聚精会神地在一幅军用地图前指指划划,想起这些日子来首长太辛苦,便没有通知他参加会。当警卫员刘永珍从任弼时的门前走过时,任弼时抬起头来问道:“小刘,你干什么去?”小刘告诉他党小组长通知开会,他说:“开会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贺龙向司机道歉1942年的一天,任弼时和贺龙一起去中共中央西北局开会。因为弼时的司机不在,临时让另一位姓周的司机开车送他俩去。车子开出延安,上了一个山坡时,突然出了故障,老周急忙下车检修。任弼时、贺龙也下了车。老周焦急地检修着,好一阵了,还没修好,心...  相似文献   

17.
任弼时革命生涯30多年,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名字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一样,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成熟的领导者载入史册.在他与战友们共事和交往中,留下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往事珍闻.2004年是任弼时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表示怀念.  相似文献   

18.
正为缅怀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进一步弘扬党的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推进新常态下党的青年工作,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任弼时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共青团上海市委拟于2016年8月中旬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任弼时与青年工作"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请以电子版形式发至:rbsyjzx@aliyun.com,论文注释统一采用脚注。征文截止日期:2016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9.
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综述蔡庆新为纪念任弼时诞辰9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办的"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于1994年4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任弼时生前战斗、工作与生活过的地方的29位专家学者和党史、青运史工作者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  相似文献   

20.
五卅运动前后,任弼时作为团中央重要领导人在青年团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包括青年团的性质、青年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以及青年团领导权的问题.任弼时关于青年团建设理论对于青年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