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台商在汉投资始于1989年。当年10月24日台胞丁雪鸿获准与武汉特种皮鞋厂合资兴办第一家汉台合资企业“武汉昌鸿鞋业有限公司”。截止1998年9月底,我市已累计批准设立台商投资企业520家,投资总额6.3亿美元,合同台资额3.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7亿美元。按合同外资额排序,来源于台湾地区的投资占我市利用外资的第三位,仅次于香港和美国。总体来看,台商在汉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行业比较分散,涉及50多个行业。其中投资密度稍高的行  相似文献   

2.
胡明 《江苏政协》2010,(2):46-48
一、台资经济:昆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身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特别是把引进台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来抓,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到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3562家,投资总额404.9亿美元,注册台资185.6亿美元。昆山已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3.
李立 《两岸关系》2001,(4):50-51
最近,对台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一个亮点。记者看到,台商投资苏州已成燎原之势,台资企业到处呈现出生机一片。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台资企业有20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102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54亿美元。去年,苏州市吸引台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市新批台资企业428家,合同利用台资26.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4.
今年初以来,皖台经济 合作交流呈良好的发 展态势。一季度安徽新批台商投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台资企业202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项目数增加40%,合同利用台资额增长20%。目前安徽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96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10亿多美元。台商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发挥亚欧大陆桥和港口优势,切实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了众多台商前来投资,全市呈现引进台资速度快、项目多、经济效益好的新局面.据统计,1994年全市接待台胞638人,新批台资企业61家,总投资5487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2734万美元,累计台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17年来,福建省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敞开大门欢迎台胞来闽投资兴业,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305家,合同台资额72.3亿美元,实际到资近40亿美元。尽管去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台商到福建投资的热情依然不减,投资的总量和层次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5年全省新批台资项目601项,合同台资额达1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2%,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4月份新批台资项目135项,合同台资额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台商实际到资1.34亿美元;对台贸易额4.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 台湾大财团纷纷进军福建 近年来,来闽投资的台商日益趋向集团化、大型化,投资的项目趋向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这些趋势充分显示了闽台经贸合作已由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的新阶段。目前台湾一些大企业、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亚洲金融风暴对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受到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普遍好评。 近年来,台商及外商在青岛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已批准台资项目975项,总投资14.23亿美元,合同台资10.19亿美元。已投产的台企达400多家,其中产品出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是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江苏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数量列大陆第一,吸引利用台资占大陆台资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台商投资、苏台两地贸易等各项指标多年在大陆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苏台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截至2017年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67万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090个,实际到账台资747亿美元。总体  相似文献   

9.
两岸一家亲     
素有"地嘉人善"之美誉的嘉善县,是浙江境内一个有着38万人口的美丽县城.然而这座小城却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截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05家,总投资20.59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06亿美元,今年1月至6月,又引进台资18家,总投资1.7亿美元;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聚集地,全县常住台商就有1100多人.是什么缘故使众多的台商聚焦嘉善,集聚嘉善,共奏发展的和谐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台商在北京投资已渐成规模,投资项目从制造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建筑业、农业等,扩展到科技研发与软件、IT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这些台资企业在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强化市场经济力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到2003年10月,北京市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11家,投资总额达22亿美元,台胞直接投资14亿美元。在北京海关注册并正常经营的台资  相似文献   

11.
10月 18日,近百名台商代表在东晖国际大酒店聚会,庆祝青岛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三周年。青岛市台资企业协会成立于 1997年。三年来,在沟通政府与台商的联系,维护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展各项联谊交流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协会会员企业已发展到 157家,代表着 210多家台资企业,占青岛市已开工台资企业的 42%,成为广大台商和台资企业信赖的“台商之家”。截至目前,来青岛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达 l109家,总投资额达 17.5亿美元,合同投资额 13.l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纺织、铸造、建材、电子…  相似文献   

12.
徐雪娟 《今日浙江》2006,(18):35-36
千余名台商云集嘉善置家创业,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迷恋这块土地素有“地嘉人善”之美誉的嘉善县,是浙江境内一个有着38万人口的美丽县城。然而这座小城却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截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05家,总投资20.59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06亿美元,今年1月至6月,又引进台资18家,总投资1.7亿美元;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聚集地,全县常住台商就有1100多人。是什么缘故使众多的台商聚焦嘉善,集聚嘉善,共奏发展的和谐曲?董事长的三轮车“情结”1995年,嘉善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引进总投资1.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愚公故里成为台商投资热点随着愚公故里──焦作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批批台商纷纷到焦作投资设厂。继1990年焦作市首家台资企业的建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发展台资企业47家,投资总额达7069.544万美元,实际合同利用台资3368·091万美元,这在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通过发挥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伟人故里优势,着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强化工作效率,成为珠江口西岸台资企业最多的地方。至2002年全市已有台资企业917家,合同利用台资20.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逾20亿美元。下面的一组报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山的魅力和台商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 2000年,浙江省嘉兴市吸引台资创下佳绩,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台资在外资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全年共新批台资企业 57家,合同利用台资 1.7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 8670万美元。分别比 1999年增长 23.5%、 44%和 34.5%。历年来,该市合同利用台资金额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在 20%左右, 2000年所占比例达到了 45%以上,实际利用台资数占到了 58%。引进台资在全省 11个地市的排名中也上升至第 2位。   嘉兴市政府每年都要出台扶持开放型经济的政策。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服务,赢得了前来投资的台商的信任。浙江丽正电子…  相似文献   

16.
吴县市是江苏台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地区。据市台办副主任陆金水同志提供的情况,截至去年7月底,全年累计批准各类台资企业332家,已投产台资企业245家,总投资8.2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7.5亿美元。其中台湾“百大”富豪及上市(柜)公司投资的企业有11家,超千万美元的企业24家。记者本想采访一下吴县市对台工作情况,后经陆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福建新批合同台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92.1%;2006年1至10月,福建签约台资项目1000个,合同台资18.1亿美元,实际到资11.8亿美元,这样的大幅增长在台资“冷落”福建之后,已经多年未有。2000年以来,福建台资企业平均单项合同金额超过300万美元。目前,在闽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项目共669个,合同台资180亿美元。台湾历年百大企业中有40多家来闽投资,合同台资90亿美元。闽台企业合作日益紧密,闽台产业对接领域已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电力电子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拓展,并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来闽投资,已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聚集及规模效应。 种种迹象表明,福建省在度过数年台资滑坡的“寒冬”之后,这个一度“失落”的老牌的台资大省重新点燃了台商的投资激情,新一波的台资浪潮正在涌回福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南省焦作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批批台商纷纷到焦作投资设厂.继1990年焦作市首家台资企业的建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发展台资企业47家,投资总额达7069.544万美元,实际合同利用台资3368.091万美元,这在处于内陆腹地的城市是不多见的.目前,台商投资焦作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6家台商正在办理有关合资手续,13家正在洽谈有关合资事项.而且,台资企业的项目领域正逐步向高科技产品和农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被国际舆论界称为“中国北方经济黑马”的烟台市,也同样被台湾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好,“抢滩登陆”的台商一波接着一波涌来,使烟台的“台资热”不断升温.只有赚钱的,没有赔本的谈起“台资热”,烟台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兴致勃勃地说,台商投资烟台是80年代中期由“三来一补”开始的,后来逐渐扩大到产业投资.1987年首批台资企业在烟台落户后,先后出现三次台商投资高潮,台资企业连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1993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230家,合同总额和台资额分别超过前6年的总和.截止到今年3月底,烟台批准成立的台资企业达到525家,合同总投资10.3亿美元,其中台资额5.2亿美元,台商实际投入资金1.8亿美元.投资项目以生产型为主,涉及水产、食品、服装、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塑料等几十个行业.目前,台资在烟台的外来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已经跃居第二位.台湾地区继香港、韩国、日本之后,成为烟台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截止2001年年底,江苏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项目)超过10000个,合同利用台资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20亿美元,在两岸经贸交流中,令人瞩目。最近,笔者采访了一些在苏投资的大型台资企业总经理,回顾在江苏的创业历程,他们说:“在江苏投资就象度蜜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