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杰 《统一论坛》2004,(6):24-26
海峡两岸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两岸就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儒学是两岸共同文化根基之一,两岸同胞具有共同民族文化传统,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亲情交往证明两岸血缘关系是民族认同的凝结点。“台  相似文献   

2.
9月30日,在陈水扁的强势主导下,民进党代表大会通过了所谓的"正常国家决议文"(以下简称"决议文")。"决议文"维持了陈水扁当局一贯的两岸"一边一  相似文献   

3.
民进党2012年败选后,党内掀起检讨两岸路线声浪,但过程一波三折,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决定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时,为了党内各要角是否参与,也花了一番功夫。党内经过近半年的9场大陆政策扩大会议,广邀党内外学者专家,甚至包括蓝营人士讨论,期间民进党在台"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还抛出"冻结台独党纲"提议。然而,民进党最后没有以报告形式来确立两岸路线,仅以检讨纪要呈现,而且只字未提"冻独",足见其两岸政策仍在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5.
台湾文化内涵丰富,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相近相通,根部在祖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相同的民族文化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之间的感情,减少敌对意识,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应该成为海峡两岸同胞的共识。两岸应该采取各种形式增进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化台独”的形成及其欺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杰 《两岸关系》2007,(9):12-14
"文化台独"是"台独"势力割裂两岸文化联系,凸显"台湾文化主体性",为实现"台湾独立"服务的文化分裂行为。它在台湾当局推行下愈演愈烈,具有突出的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07,(3):1-1
近两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持续增强。但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台独”势力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利用一  相似文献   

8.
郑太男 《台声》2014,(2):42-43
<正>典籍《孟子·梁惠王上》中写道:"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后人将此句凝练成"五十步笑百步",意指同样的错误,在自己身上只是程度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前段时间,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提议"冻结‘台独'党纲",此后民进党公布"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对"冻独"丝毫未提。其间中国国民党发出新闻稿,要求民进党苏主席、蔡前主席对两岸路线明确表态。鉴此,身为台湾老百姓的一分子也要插句话,请问国民党的两岸路线又是  相似文献   

9.
吴能远 《台声》2007,(10):20-22
两岸关系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两岸政治时抗正激化,“法理台独”正对两岸关系构成严重的威胁。于时,面对两岸关系之未来,如何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之议再起。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7,(11):6-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对台工作十分不平凡的五年,是两岸关系在曲折起伏中向前发展的五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台工作,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就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采取一系列新举措,领导我们紧紧围绕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了直接"三通"的进程,打开了两岸政党交流新局面,进一步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1.
邰宗 《台声》2014,(5):19-19
<正>4月1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主持了本次新闻发布会。绝不许"台独"势力借两岸协议监督之名开倒车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问:现在台湾正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机制的法制化,这会不会对两岸未来商签协议产生影响?范丽青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12.
1895至1937年间,一些传统文人或为亡命,或为应聘教学,或为视察,或为旅行,穿梭于两岸之间,留下了不少以"之台湾"和"之大陆"命名的诗歌作品。此类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大陆旅台文人在台期间的诗作,也包括一些内渡文人以"之台湾"为题首写的诗作。另一类是台湾传统文人创作的以"之大陆"为题首的诗作。这两类诗歌记载了日据下台湾人民殖民地生活的苦难,呈现了两岸历史文化交流的面貌,承载了知识分子深厚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3.
重温两岸关系发展史,中国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坚持一贯的国家统一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势蠢动,不断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紧紧把握两岸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坚决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4,(6):18-18
陈水扁上午在就职演说中谈及两岸议题,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赵春山认为,演说内容暂时缓解两岸紧绷,并且顾及了国际社会、中国大陆及国内基本教义派的疑虑,是一篇面面俱到的演说。赵春山分析陈水扁的就职演说内容,是在国际社会疑虑与中国五一七谈话及台湾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7,(7):4-4
去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陈水扁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迟迟无法付诸实施,陈水扁所谓的“新宪公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台声》2007,(4):41-43
当前.台海局势错综复杂.台湾政局正处于演变的重要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四要一没有”更是在为“法理台独”推波助澜,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当前两岸同胞的首要任务.制止”台湾法理独立”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2000年3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在本次大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曾建徽说,虽然本次大会没有将“台湾问题”列入大会议程,但它依然引起了两会代表和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华民族盼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台湾问题的解决日益提上了日程。台湾海峡局势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979年后,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自1987年底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发展。1988…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7,(8):4-4
今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形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增强。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方面又推出了十多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并加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  相似文献   

19.
陈键兴 《台声》2014,(6):16-17
<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5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习近平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稳定,经得起风浪考验。两岸关系风  相似文献   

20.
宝岛民生     
《台声》2004,(12):6-7
台官员表示将评估开放金门 为两岸观光中转点 台声讯 台湾"内政部长"苏嘉全11月7日表示,将就开放金门成为两岸人民观光往来中转点问题做政策评估。 翁明志提议扩大"小三通",采"政策开放、有效管理",让金门成为两岸人货中转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