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珠海经济特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1979年3月,国务院批复珠海撤县建市。1980年8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近三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珠海按照中央“三步走”发展战略,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天下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过程中,经历特区的建立、发展到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2.
蒋积伟  刘昱彤 《党建》2023,(12):39-41
<正>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40多年来,特区人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在“杀出一条血路”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特区精神。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40多年前,党中央作出创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为改革开放先行探路。从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后又设立海南等经济特区。在艰难前行路上,特区人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以敢闯敢拼的气魄和勇于担当的品格,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吴南生是广东经济特区的主要拓荒者,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创办特区时,他主动请缨。从1979年起,吴南生负责筹办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其间,吴南生等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他坚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特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又是处于战略区位上的重要口岸城市,带动和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特区的“两重性”。由此入手去研究经济特区,我们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优势,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从而更准确地预见特区未来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特区和特区城市 特区与城市相结合、相促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形态。在改革开放中,特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创建经济特区,今天我们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些地方所见到的,大多还是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曾先后两次视察珠海特区,给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亲笔题写的“珠海经济特区好!”和讲“你们这里(珠海)是很好的社会主义!”,给特区建设者们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可以毫无愧言地宣称:特区建设实践的每项成就,都闪耀着邓小平理论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正>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像5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上。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在经济特区决策与推动特区发展的进程中,邓小平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陈云则运用他长期领导经济工作的丰富经验,给予了经济特区健康发展许多战略性的指导。1981年12月22日,陈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讲话中,对特区发展提出明确意见:赞成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并提出搞来料加工不能把我们自己的产品挤掉。1984年3月26日至4月6  相似文献   

9.
刘琳 《唯实》1996,(12)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本世纪领导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渐进的、但却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伟大革命。深圳经济特区16年的巨大变化,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意义。 从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看,深圳经济特区就象当年陕甘宁边区那样的根据地,点燃了改革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改革烈火燎原之势 第一,特区是第二次布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创办经济特区,要求特区要象陕甘宁边区那样,要杀出一条血路。1979年初,广东省领导层酝酿方案:在邻近港澳和沿海地区划出一些地方,设立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以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在同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同志听取了上述方案的汇报,并对广东省委的领导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把特区比作革命根据地。而创建根据地是非常艰难的,但必须在艰难险阻的重围里“杀出一条血路来”。会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试办特区。1980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在广东省的深圳、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19):32-33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深圳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迅速崛起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11.
珠海启示录     
珠海,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个海滨新城。它位于广东南部,珠海口西岸,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接。市属大小150个岛屿,星罗棋布,被誉为百岛之市。整座城市倚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1979年改为省辖市。1980年在与澳门接址处划出6.8平方公里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扩大特区面积为15.16平方公里。试办特区以来,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基建峻工面积,相当于建市前2O年总和的16倍。一幢幢色彩淡雅,式样新颖别致的标准厂房、居民楼拔地而起,风格各异的商场、宾馆、度假村、大型游乐场等相继落成。珠海已由原来的一个边陲小城,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引人瞩目的海滨工业新城。  相似文献   

12.
邵雍 《世纪风采》2020,(4):26-30
一、新时期初期上海的困境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同年7月15日又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在艰难的条件下,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3.
王建柱 《党课》2010,(19):119-1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迈入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其中一个大事件,就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今天,特区政策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年兴办经济特区过程中的许多故事至今却仍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决定允许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诞生后,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经济迅速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然而,在党内,在国内,还有许多人对发展特区存有顾虑,担心资本主义占上风。干劲十足的特区人,一方面不断进取,勇敢开拓,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存在着有形的或无形的压力,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中央最高层的明确肯定。  相似文献   

15.
未去经济特区以前,对它的认识,有如雾中观花,总有点模糊感、神秘感。到深圳、珠海学习、考察一段时间之后,云雾消失了,特区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认识上实现了一个飞跃。下面所说的,就是笔者学习、考察经济特区之后的哲学断想。  相似文献   

16.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珠海成为广东省省辖市。1980年8月,试办经济特区,经过两次调整,特区面积从6.8平方公里、15.16平方公里,扩大到121平方公里。 珠海建市前,经济主要以渔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属广东省内经济落后的地区之一。1978年,全市工业农业总产值只有2.6亿元,地方财政收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进入"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阶段。而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向依靠"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于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开放和辐射、带动等方面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创经济体制新优势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中央允许它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进行超前改革开放试验,这是长期存在的最大特殊政策优势,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益显示其旺盛的活力。过去的十几年,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小平同志辞世,我和全国人民一样感到无限悲痛。此时此刻,我回想起小平同志首次南巡珠海时的音容笑貌。 1984年1月,在我即将退居二线之际,有幸地接受光荣的任务:接待我国经济特区的倡导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经济特区。 1月26日晨,我得到通知:小平同志一行从  相似文献   

19.
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文化观念的交流碰撞,带来了特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抓住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有的放矢地搞好特区意识形态的建设,这是事关特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及其成败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1980年,我国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已经发展成为沿海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带动内地经济发展上成绩斐然。这份成绩的取得与当时的国家副总理王震密不可分。积极支持深圳改革开放1991年3月2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开放特区模范",这饱含着他对深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