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在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上具有新的内涵,并在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发挥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保证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谋划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规划、培养具有思政素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等策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较大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功能,讲好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推进,建立健全大中小学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协同完善不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形式的适合性与衔接度,在知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韩志弘 《世纪桥》2023,(2):88-90
近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引领下,自媒体平台大量出现,不仅改变了社会交往方式,还对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思想认知,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关键意义。而自媒体的普及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优化整体教育质量。因此,论述自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义,以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价值取向多元化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大学生能否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创新,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追求、行为规范的引领。本文从价值观的基本要义出发,探讨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娜 《党课》2020,(4):85-87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中蕴含并可挖掘的思想政治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施教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实际上,教育在其本质上就是价值观的传递。新时代推动“课程思政”的关键与其说是要努力将价值引领注入知识传授,不如说是要明确何种价值观必须被注入知识传授,即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坚决摒弃在价值观上随波逐流、不加检视的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沿阵地的题中之义。具体来看,应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从网络文化建设方向、建设实践和公民参与网络文化建设行为三个维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的引领。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政治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展示理想信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建设"大德育"育人体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育人模式等路径,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加强情感教育,实现思想引领;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文化育人环境,发挥优秀文化的认同作用,实现文化引领;开展实践锻炼,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实践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提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功能问题的焦点。先行澄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提法有何创新,是研究如何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的逻辑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法的创新主要有四:提法意在为全社会树立一个可以共同认同和践行的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为适应社会结构分层化、价值主体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现实,对以往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重构和细化分层,具有现实针对性;批判性地"兼收并蓄"了各种思想资源,与历史、时代和现实息息相通,具有价值张力和辩证性;对传统单一价值观进行的创造性重构和细化分层,具有可操作性和未来启发性。当代中国,应该以整合调整各种社会利益来筑基、以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来固本、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来涵育等三大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党建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主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要求。在两者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点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坚持精准细实、抓好思政元素,深入研究学情、顺应学生需求。在实践路径上应注重强化师资建设,建强党员教师“排头兵”;抓好施教过程,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程建设,筑牢教育教学“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经济新常态、政治新常态、社会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高低不仅关  相似文献   

13.
曹晓玉  刘琪 《世纪桥》2023,(9):64-66
高校的教育教学宗旨不仅在于“育人”,更在于“树人”,在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辅助下促使当代大学生端正价值观、强化世界观、深耕人生观,这是推进学生走向社会、立足岗位的坚实基础,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体现,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育的重要保障。要在“大思政”格局下持续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时效性,扩大高校思政课程影响范围,应紧跟“大思政”格局下的新要求,把握其中内涵意蕴,正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大格局为契机、以大担当为导向、以大视野为视角、以大变革为突破的课程体系构建,在改革中融合创新,在实施中驱动发展,为高校启智育人奠定基础,为社会人才输送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积极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认知与实践养成、线下活动与网络引导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路径应是: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融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之中、融入社会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6,(1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有着厚重的意蕴和新的时代特点。红色文化能够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及吸引力,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导向,挖掘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打造"两化为本"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体系、实施双向互动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模式、嵌入思想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机制等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导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诉求,是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的抽象化表达,是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我国意识形态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于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抓手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作用,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体现、制约因素、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考量。通过全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的回应力以及营造共同参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舆论氛围等方式,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切实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异质性等特征,使得主体创新创业行为势必存在行为差异、协同困难、目标无法自洽等问题。为了保证价值观和谐问题,需要在教育阶段就加入指导性思想进行价值观引领。基于嵌入理论,文章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模型和机制,从过程视角将现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嵌入"立德树人"的过程分成了脱嵌、嵌入和价值引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科学性的魅力所在,直面重大现实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各界力量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力保障。这一探索过程也提供了宝贵的现实启示:要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